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22-03-1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76313
  • 1版
  • 418687
  • 44250058-3
  • 平装
  • 16开
  • 2022-03-18
  • 380
  • 285
  • 历史学
  • 中国史
  • 思政教育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淀与传承的优秀文化成果作了系统归纳与整体阐述。除导言外,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中华文化渊源篇,重点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阐明了中华文化的最初源头及其无比深厚的历史根基,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百家争鸣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的创立与发展,作了系统而明晰的论述;中篇为专题文化篇,阐述了中华哲理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文艺文化和科技文化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及其在我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下篇为传承弘扬篇,集中论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详细论述了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代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接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接受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教育的现实意义、具体途径与方法。三篇结合起来,较好地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涵盖的思想内容和知识体系,内涵充实,信息面广。

本书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既可作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教材,还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者与爱好者的参考阅读书目。

目录

 前辅文
 导言
  第一节 本课程若干重要事项简述
   一、增设本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二、本课程的基本宗旨与中心内容
   三、本课程在教学中应当坚持的基本方向与目标
  第二节 本书若干重要概念阐释
   一、“文化”“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二、“道德”“传统道德”“中国传统道德”
  第三节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掌握的原则与方法
   一、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当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应当掌握的基本方法
 上篇:中华文化渊源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述略
   第一节 “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创造与社会性质考释
    一、“三皇”与“五帝”其人及其主要历史功绩
    二、“三皇五帝”时代的文化创造及考古佐证
    三、“三皇五帝”时代的社会性质——原始公社制度
   第二节 夏、商、西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及观念文化简述
    一、夏、商、西周时代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
    二、夏、商、西周时代观念文化创造概述
   第三节 百家争鸣学术思潮的兴起及其文化景观
    一、百家争鸣学术思潮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百家争鸣学术思潮展示出文化大繁荣的景观
  第二章 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文化创造概述
   第一节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学术贡献
    一、提出了以德治为目标的德政说
    二、创建以“仁”为统帅的道德范畴体系
    三、对道德教育艺术的独特贡献
   第二节 著名儒家学者孟子的学术成就
    一、创立了以“民本”为核心价值的“仁政说”
    二、提出了以“性善”为特征的人性论体系
    三、对道德教育内容与方法作了系统论述
   第三节 儒学革新思想家荀子的学术思想概述
    一、哲学思维方面的理论创造
    二、以“隆礼重法”为核心内容的政治主张
    三、道德教育方面的理论创造
   第四节 儒学典籍及儒学的重要地位与历史贡献
    一、先秦儒家的主要经籍概说
    二、儒学的重要地位与历史贡献
  第三章 前期墨家的学术创造概述
   第一节 墨子的政治观与战争观简述
    一、以“尚贤”与“尚同”为其基本倾向的政治观
    二、以“非攻”为主导的战争观
   第二节 墨子的经济思想述略
    一、“生产”环节的理论思考
    二、“消费”环节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墨子的道德哲学浅说
    一、道德教育内容的独特见解
    二、道德教育方法的设想
   第四节 墨子学术创造的重大贡献
    一、墨子的学说集中反映了劳动阶级的心声
    二、墨子的学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三、墨子学术创造的现实价值
  第四章 先秦道家学派的学术创造概述
   第一节 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学术贡献
    一、 老子在哲学上的创造性成就
    二、老子在政治方面的独特思考
    三、老子在道德理论方面的学术造诣
   第二节 庄周学派的学术思想述要
    一、《庄子》在哲学领域的智慧创获
    二、在道德学说方面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节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贡献
    一、从道家与儒家之比较看道家的学术成就
    二、道家学术在中国古代政权建设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第五章 先秦法家学派的学术创造概述
   第一节 著名改革家商鞅的学说
    一、商鞅的法治理论体系概述
    二、商鞅建构的为法治服务的道德学说
   第二节 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学术贡献
    一、韩非的哲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二、韩非以法、术、势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思想体系
    三、具有法家特色的道德学说
   第三节 法家学派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法家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二、法家学术思想的重要地位
 中篇:专题文化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专题文化”选讲
  第六章 中华哲理文化概述
   第一节 “天人之学”的哲学思考
    一、“天人相合”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天人相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变通之学”的哲学探讨
    一、历代关于“变易”思想的演绎情况
    二、“会通”思想的哲学表达
   第三节 “中和之学”的哲学见解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二、“中和”之道的理论价值
   第四节 中华哲理文化的主要特征与理论价值
    一、中华哲理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中华哲理文化的重大价值
  第七章 中华道德文化概述
   第一节 道德教育活动的重大价值述略
    一、个体“修身立德”的重大价值
    二、在全社会开展道德教化的重大价值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条目的丰富内容与理论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条目的丰富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条目的基本功能与理论价值
   第三节 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概述
    一、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实施的若干教育方法
    二、受教育主体自我修身的若干方法
   第四节 中华道德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探析
    一、中华道德文化的基本功能
    二、中华道德文化的主要特征
  第八章 中华政治文化概述
   第一节 儒家“德政”学说的理论构想及其基本内容
    一、儒家“德政”说的中心内容与深化发展
    二、“民惟邦本”:儒家“德政”说的理论内核
    三、儒家论德治优于刑法之治
   第二节 墨家、道家、法家政治谋略概述
    一、墨家“尚贤”说的理论建构与基本内容
    二、道家“无为而治”政治主张概述
    三、法家“法治”主张的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
   第三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经验教训
    一、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中华政治文化在治道方面的可贵经验
    三、中华政治文化在治道方面的深刻教训
  第九章 中华文艺文化概述
   第一节 先秦文学艺术创造的重大成就概述
    一、《诗经》的艺术成就
    二、《楚辞》的艺术成就
    三、“先秦散文”的艺术成就
   第二节 汉至唐代文学艺术成就概述
    一、“汉赋”的艺术成就及其深远影响
    二、“唐诗”的结构形式及其艺术成就
   第三节 宋至清代文学艺术成就概述
    一、“宋词”的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成就
    二、“元曲”的形式、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三、“明清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其艺术成就
   第四节 中华文艺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彰显了鲜明的人文色彩
    二、展示了无比高超的艺术成就
  第十章 中华科技文化概述
   第一节 科技的基本概念及中国科技发展简史述略
    一、“科学”与“技术”之基本概念阐释
    二、中国科技发展简史述略
   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丰硕成果与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丰硕成果
    二、中国古代科技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国科技成就的评估与展望
    一、中国古代的科技创造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二、中国科技在近代陷入发展迟滞的理论反思
    三、中华科技已具备走向复兴的优越条件
 下篇:传承弘扬篇——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一章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本民族薪火相传的精神家园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世界文明进步中的现实价值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优秀中华精神的支撑
   第二节 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法
    三、要正确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当代社会文明中的功能
    一、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风尚”的功能
    二、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民”的功能
    三、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的功能
    四、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发展”的功能
  第十二章 大力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定位
    一、“国家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定位
    二、“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定位
    三、“公民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功能定位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
    一、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
    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
    三、公民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的渊源关系
   第三节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
    一、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工程来抓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与领悟
    三、要采取积极措施培育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十三章 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立志报效祖国
   第一节 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高尚精神属性
    一、爱国主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二、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高尚精神属性
   第二节 要自觉弘扬爱国主义传统与爱国主义精神
    一、要自觉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二、要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高尚精神
   第三节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现代价值
    一、要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当代中华儿女爱国奉献的重大使命
  第十四章 借鉴传统美德,深化完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第一节 借鉴传统美德,深化丰富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职能及对公民的具体规范
    二、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社会公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第二节 借鉴传统美德,深化丰富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职能及具体规范
    二、传统美德在新时代职业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第三节 借鉴传统美德,深化丰富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
    一、“家庭美德”的内涵、职能和具体规范
    二、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家庭美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第四节 借鉴传统美德,深化丰富新时代个人品德建设
    一、“个人品德”的内涵、职能和具体规范
    二、传统美德在新时代个人品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
 阅读文献
 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