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08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交流调速系统(第3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430407
  • 3-6
  • 341953
  • 2013-08
  • 255
  • 204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介绍现代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控制系统和应用性能,以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作为编写方针。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按照技术与应用发展的需要做了必要的扩充与修订,其中特别增加了“中压大容量变频技术”和“无速度传感器的高性能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两章内容。第3版又按实际发展需要做了一定的增删,例如增加了SVPWM控制技术、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双馈控制技术、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用PI闭环控制构造转速等内容。
本书主要供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和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教材。
目录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绪论1
11交流调速系统的发展和应用1
12交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2
121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2
122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基本类型3
13现代交流调速的技术基础3

第2章异步电动机转差功率消耗型调速系统5
21异步电动机恒频变压调速系统5
211异步电动机恒频变压调速电路5
212异步电动机改变电压时的机械特性6
213闭环控制的恒频变压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8
22异步电动机恒频变压调速时的转差功率损耗分析9
23变压控制在软起动器和轻载减压节能运行中的应用11
231轻载减压节能运行12
232软起动器13

第3章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原理和按稳态模型控制的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15
31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15
311基频以下调速15
312基频以上调速16
32异步电动机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稳态特性17
321异步电动机的稳态等效电路和感应电动势17
322恒压恒频正弦波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17
323基频以下电压频率协调控制时的机械特性18
324基频以上恒压变频控制时的机械特性21
33笼型异步电动机恒压频比控制的调速系统22
331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的构成22
332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调速系统的控制作用24
34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25
341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概念25
342基于异步电动机稳态模型的转差频率控制规律25
343转差频率控制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26

第4章静止式变压变频器和PWM控制技术28
41静止式变压变频器的主要类型28
411交直交和交交变压变频器28
412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逆变器31
413180°导通型和120°导通型逆变器32
42六拍交直交变频器输出电压的谐波分析36
421谐波分析36
422变频器输出谐波对异步电动机工作的影响38
43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控制技术41
431基本思想41
432正弦波脉宽调制原理42
433SPWM波的基波电压45
434脉宽调制的制约条件47
435同步调制与异步调制48
436SPWM波的实现50
437SPWM变压变频器的输出谐波分析53
44消除指定次数谐波的PWM(SHEPWM)控制技术56
45电流滞环跟踪PWM(CHBPWM)控制技术57
46电压空间矢量PWM(SVPWM)控制技术61
461电压空间矢量61
462电压空间矢量与磁链空间矢量的关系64
463六拍阶梯波逆变器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电压矢量64
464六拍阶梯波逆变器供电时异步电动机的旋转磁场67
465期望电压空间矢量的形成69
466SVPWM的实现方法71
467SVPWM控制时的电动机定子磁链72
468SVPWM控制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74
47桥臂器件开关死区对PWM变压变频器工作的影响76
471死区及其对变压变频器输出波形的影响76
472死区对变压变频器输出电压的影响77

第5章中压大功率变频技术79
51中压大功率变频技术的各种方案79
52三电平逆变器80
521工作原理80
522中性点箝位型逆变器工作状态的切换82
523中性点箝位型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83
524中性点箝位型逆变器的特点85
525三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策略86
53单元串联式多电平PWM变频器90
531单元串联式多电平变频器的工作原理90
532变频器整流电路的多重化连接92
533多电平移相式PWM控制95

第6章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和坐标变换98
61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的性质98
6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多变量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99
621电压方程式100
622磁链方程式100
623转矩方程式103
624电气传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104
62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104
63坐标变换和变换矩阵105
631坐标变换的原则和基本思路105
632三相两相变换(3/2变换)107
633两相两相旋转变换(2s/2r变换)108
634直角坐标极坐标变换(K/P变换)109
64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正交坐标系上的动态数学模型110
641异步电动机在静止两相正交坐标系(αβ坐标系)上的动态数学模型110
642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dq坐标系)上的动态数学模型112
65三相异步电动机在两相坐标系上的状态方程式114
651ωψris状态方程式114
652ωψsis状态方程式116

第7章异步电动机按动态模型控制的高性能调速系统117
71矢量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思路117
72按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方程式及其解耦控制119
73转子磁链模型121
731计算转子磁链的电流模型122
732计算转子磁链的电压模型124
733电压模型与电流模型的选择和切换125
74转速、磁链闭环控制的矢量控制系统——直接矢量控制系统125
741带磁链除法环节和电流内环的直接矢量控制系统125
742带转矩内环的直接矢量控制系统126
75磁链开环转差型矢量控制系统——间接矢量控制系统127
76异步电动机按定子磁链砰砰控制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129
761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点129
762定子磁链和转矩反馈模型130
763定子电压矢量开关状态的选择131
764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与矢量控制系统的比较133
765改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性能的方案135

第8章异步电机转差功率馈送型控制系统——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控制和串级调速137
81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时的转子回路137
811异步电机转子回路附加电动势的作用138
812转子回路的电力变流单元139
82异步电机双馈控制的五种工况140
821次同步转速电动状态140
822反转倒拉制动状态141
823超同步转速回馈制动状态141
824超同步转速电动状态142
825次同步转速回馈制动状态142
83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系统143
831电气串级调速系统的组成143
832串级调速系统的起动、调速与停车144
833异步电动机串级调速机械特性的特征146
834串级调速装置的电压和功率148
835串级调速系统的效率和功率因数149
836其他类型的串级调速系统151
837串级调速系统的双闭环控制153
84绕线转子异步电机双馈控制技术153
841双馈控制的工况与应用153
842双馈工作用的AC/DC双向PWM变流器155

第9章无速度传感器的高性能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59
91开环计算角速度——基于电动机数学模型计算转子角速度或角转差159
911利用转子电动势计算同步角速度后求得转子角速度160
912利用转矩计算转差角速度后求得转子角速度163
92闭环构造角速度——基于闭环控制作用构造角速度信号163
921比较定子电流转矩分量用PI闭环控制构造角速度164
922比较电磁转矩用PI闭环控制构造角速度165
923比较转子磁链的电压、电流模型用PI闭环控制构造角速度165
924比较定子电压用PI闭环控制构造角速度166
925比较定子电流用PI闭环控制构造角速度167
926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用PI闭环控制构造角速度167
93特征信号处理——利用电动机结构上的特征产生角速度信号169
931检测转子齿谐波磁场的感应电动势产生角速度信号169
932注入高频信号获取角速度信号170

第10章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71
101同步电动机的特点和类型171
102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同步电动机群调速系统172
103直流励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73
1031负载换相交直交电流型变频直流励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73
1032交交变压变频器供电的大功率低速直流励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73
1033按气隙磁场定向的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174
1034直流励磁同步电动机的多变量动态数学模型178
1035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供电的直流励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80
104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81
1041梯形波永磁同步电动机(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182
1042正弦波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185
参考文献1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