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19-10-2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政治经济学(第五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27209
  • 5版
  • 282403
  • 60252619-6
  • 平装
  • 16开
  • 2019-10-21
  • 570
  • 412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课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9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政治经济学》的第五版。

本书从本质关系和现象形态两个层面阐述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规律,按照商品经济篇、经济制度篇、经济运行篇和经济发展篇的顺序,建立篇章结构和体系。

本书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在体系上突破了资本主义两阶段和政治经济学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部分的传统理论框架;在范畴上突破了政治经济学诠释概念一律问姓“资”、姓“社”的传统分析方法;在内容上突破了只限于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本质的研究,重视所有制实现形式、生产关系现象形态、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每章后链接二维码资源,读者可及时检验学习效果。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也适合作为自学考试、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的参考用书。

目录

 前辅文
 导论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
 第一篇 商 品 经 济
  第一章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第一节 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一、自然分工
    二、自然经济的产生
    三、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
    一、社会分工
    二、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三、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的不可逾越性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历史进步性
    二、经济现代化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要性
  第二章 商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一、使用价值
    二、交换价值
    三、价值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二、抽象劳动
    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第三节 商品的价值量
    一、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三、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
   第四节 价值规律
    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二、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三、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章 货币
   第一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三、一般价值形式
    四、货币形式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和货币形式的演变
    一、货币的职能
    二、货币形式及其演变
   第三节 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
    一、货币流通规律
    二、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四节 信用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形式和社会信用体系
    三、信用的本质及其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
 第二篇 经 济 制 度
  第四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生
    一、资本主义前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
    三、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节 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
    一、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产生的条件
    二、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
    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四、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五、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下工资的本质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分配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二、产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三、商业资本和平均利润
    四、借贷资本和利息
    五、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和两极分化
    一、资本积累的源泉
    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与相对人口过剩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
   第一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
    一、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二、第二次产业革命和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三、资本主义国有制的性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缺陷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社会制度
    二、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
    三、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
    二、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四、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
    三、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合作经济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和按劳分配
    二、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三、按劳分配和消除两极分化
  第七章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中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二、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一、按劳分配方式的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以共同富裕为原则设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四、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四节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一、社会主义阶段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
    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阶段向未来共产主义阶段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篇 经 济 运 行
  第八章 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 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体制
    一、资源配置方式
    二、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市场经济体制
    三、有国家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
    一、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二、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基本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框架
    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的国际比较
    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构建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三、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四、有效市场 有为政府
  第九章 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第一节 市场供求
    一、市场的买方与卖方
    二、市场需求及其弹性
    三、市场供给及其弹性
    四、供求规律与供求机制
   第二节 市场价格
    一、价值和价格
    二、公共产品价格和市场竞争价格的形成
    三、价格机制和价格管理政策
   第三节 市场竞争
    一、市场竞争及其功能
    二、市场的垄断和竞争
    三、竞争机制和竞争风险
    四、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反不正当竞争
   第四节 市场体系
    一、市场体系构成
    二、商品市场
    三、生产要素市场
    四、我国市场体系的建设
   第五节 市场秩序和市场组织
    一、市场秩序和规则
    二、市场组织
  第十章 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第一节 市场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一、市场配置资源和微观经济活动
    二、微观经济活动主体
   第二节 财产所有制和微观经济运行
    一、财产所有制、财产所有权和产权
    二、产权制度和微观经济运行
    三、市场经济中产权的可交易性
   第三节 企业制度与企业改革
    一、企业财产制度
    二、国有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
    三、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第四节 企业资本的运动与经营
    一、企业资本的性质与形态
    二、企业资本的筹集和运用
    三、企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四、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和企业再生产
    五、企业的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
   第五节 农户经济行为和居民经济行为
    一、农户的经营目标和经济行为
    二、我国农村集体和农户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农户的生产活动
    四、居民的收入行为
    五、居民的消费行为
    六、居民的储蓄和投资行为
   第六节 微观监管
    一、微观监管的依据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微观监管的特点
    三、完善微观监管体系
  第十一章 对外经济开放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第一节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一、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二、生产和资本国际化
    三、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价格、汇率和关税
    一、世界市场价格与国际价值
    二、世界货币和汇率
    三、国际收支和关税
   第三节 对外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
    一、内向型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二、利用两种资源和开拓两种市场
    三、对外进出口贸易
    四、资本、技术、劳务的国际流动
    五、经济全球化
   第四节 中国经济建设的对外开放
    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二、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
    三、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第十二章 社会总供求和国家宏观调控
   第一节 社会总产出和社会总供给
    一、社会总产出
    二、社会总产出结构
    三、社会总供给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社会总需求及其形成
    一、社会总需求的内涵
    二、社会总需求的形成
    三、社会总需求的结构
    四、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社会总供求的非均衡成因分析和平衡条件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
    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平衡的条件
    三、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总量管理与结构管理
   第四节 政府宏观调控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
    二、宏观调控目标
    三、宏观调控手段和政策
    四、我国的宏观调控
 第四篇 经 济 发 展
  第十三章 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划分
    二、社会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四、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五、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两大部类发展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及其衡量标准
    二、社会再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
    三、经济增长的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
   第三节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财富、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
    二、经济增长和要素生产率
    三、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第四节 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一、市场经济和经济周期
    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
    三、社会主义经济的周期性
   第五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
    一、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三、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节 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新发展理念
    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二节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三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内容
    二、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原则
    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六、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二、乡村振兴战略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
    五、农业现代化
    六、新型工业化
   第五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地区经济发展
    一、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地区经济分工和结构优化
    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
    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推进绿色发展
    一、经济增长的外部性
    二、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推进绿色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