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教程(下册)(第二版)
¥49.00定价
作者: 徐江荣
出版时间:2023-08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759290
- 2版
- 514327
- 46258974-8
- 16开
- 2023-08
- 公共基础课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套书是浙江省精品课程“大学物理”的配套教材,也是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分上册、下册和习题集三册出版。本书为下册,内容主要包括波动与光学篇、热学篇和量子力学篇,其中波动与光学篇包括振动、机械波、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热学篇包括气体动理论和热力学基础,量子力学篇包括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与本书配套的习题集,按教学单元划分,用于每周课堂或课后学生的检测和练习之用。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各类非物理类专业的物理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理工类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各类非物理类专业的物理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三篇 波动与光学
第10章 振动 3
10.1 简谐振动的描述 3
10.1.1 简谐振动 3
10.1.2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3
10.1.3 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5
10.1.4 振幅和初相位的确定 6
10.1.5 旋转矢量表示法 7
10.1.6 简谐振动的能量 8
10.2 简谐振动的合成 12
10.2.1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2
10.2.2 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4
10.2.3 两个方向垂直、频率相同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5
10.2.4 两个方向垂直、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6
10.3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7
第11章 机械波 21
11.1 波的基本概念 21
11.1.1 波是振动相位的传播过程 21
11.1.2 横波和纵波 21
11.1.3 波面与波线 23
11.2 平面简谐波 23
11.2.1 波的频率、波长与波速 23
11.2.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24
11.2.3 波的能量和强度 波的吸收 27
11.3 声波 31
11.3.1 声强 声强级 31
11.3.2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31
11.3.3 冲击波——激波 36
11.4 波的衍射与干涉 37
11.4.1 惠更斯原理 37
11.4.2 波的衍射 39
11.4.3 波的干涉 40
11.5 驻波 41
11.5.1 驻波的现象 41
11.5.2 驻波方程 42
11.5.3 半波损失 43
11.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45
第12章 光的干涉 49
12.1 光波的叠加 49
12.1.1 光的相干条件 49
12.1.2 两列相干光叠加后的光强分布 50
12.1.3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50
12.2 光程 51
12.2.1 光程和光程差 51
12.2.2 等光程性 52
12.3 杨氏双缝干涉 53
12.3.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53
12.3.2 劳埃德镜干涉 57
12.4 分振幅干涉 57
12.4.1 薄膜干涉 57
12.4.2 薄膜等倾干涉——增透膜 59
12.4.3 薄膜等厚干涉——劈尖干涉 60
12.4.4 薄膜等厚干涉——牛顿环 61
12.5 迈克耳孙干涉仪 63
12.6 时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 65
12.6.1 时间相干性 65
12.6.2 空间相干性 66
12.7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66
第13章 光的衍射 69
13.1 光的衍射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69
13.1.1 光的衍射 69
13.1.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69
13.1.3 衍射的分类 70
1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70
13.2.1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菲涅耳半波带法 70
13.2.2 衍射条纹特点 72
13.3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73
13.3.1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73
13.3.2 瑞利判据 73
13.4 衍射光栅 75
13.4.1 光栅 75
13.4.2 光栅光谱 78
13.4.3 衍射和干涉的区别与联系 79
13.4.4 X射线衍射 80
13.4.5 射电望远镜 81
13.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81
第14章 光的偏振 84
14.1 自然光和偏振光 84
14.1.1 自然光 84
14.1.2 偏振光 84
14.2 由介质吸收引起的光的偏振 86
14.2.1 偏振片 86
14.2.2 马吕斯定律 86
14.3 由反射引起的光的偏振 87
14.3.1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 87
14.3.2 布儒斯特定律 87
14.3.3 玻璃堆起偏 88
14.4 由双折射引起的光的偏振 89
14.4.1 晶体双折射现象 89
14.4.2 惠更斯原理在双折射现象中的应用 90
14.4.3 由双折射产生偏振光的器件 91
14.4.4 人为双折射现象 93
14.4.5 旋光效应 94
14.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95
第四篇 热 学
第15章 气体动理论 99
15.1 热学基本概念 99
15.1.1 平衡态 99
15.1.2 温度 99
15.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02
15.2 基本宏观量的微观统计 104
15.2.1 理想气体压强的统计解释 104
15.2.2 温度的统计解释 107
15.2.3 能量的微观统计 107
15.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11
15.3.1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实验 111
15.3.2 速率分布函数 112
15.3.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112
15.3.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的三种平均速率 113
15.3.5 玻耳兹曼分布律 114
15.3.6 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分布 114
15.4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115
15.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17
第16章 热力学基础 119
16.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9
16.1.1 内能、功和热量 120
16.1.2 准静态过程 120
16.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1
16.2 等 值 过 程 122
16.2.1 等容、等压过程及其热容量 122
16.2.2 等温过程 124
16.2.3 绝热过程 126
16.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129
16.3.1 循环过程 129
16.3.2 卡诺循环 130
16.3.3 制冷过程 132
16.4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134
16.4.1 自然过程的方向 135
16.4.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微观意义 136
16.4.3 热力学概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 137
16.4.4 熵和熵增加原理 139
16.4.5 热力学第三定律 140
16.4.6 麦克斯韦妖 141
16.4.7 生物中的负熵(流) 142
16.5 耗散结构理论 143
16.5.1 自组织现象 143
16.5.2 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145
16.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47
第五篇 量 子 力 学
第17章 早期量子论 155
17.1 黑体辐射 量子概念的诞生 155
17.1.1 黑体辐射的实验定律 155
17.1.2 黑体辐射的经典理论 157
17.1.3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158
17.2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160
17.2.1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61
17.2.2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和光电效应方程 162
17.2.3 光的波粒二象性 164
17.3 康普顿效应 164
17.3.1 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 164
17.3.2 光子理论的解释 166
17.3.3 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的联系 168
17.4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69
17.4.1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69
17.4.2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71
17.4.3 玻尔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173
17.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74
第18章 量子力学基础 177
18.1 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177
18.1.1 德布罗意波假设 177
18.1.2 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 178
18.1.3 不确定关系 179
18.2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182
18.2.1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182
18.2.2 薛定谔方程 183
18.2.3 一维无限深势阱 185
18.3 氢原子、电子的自旋 188
18.3.1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结果 188
18.3.2 电子的自旋 193
18.4 四个量子数 多电子原子和壳层结构 196
18.4.1 四个量子数 196
18.4.2 泡利不相容原理 196
18.4.3 能量最小原理 197
18.4.4 多电子原子和壳层结构 198
18.5 势垒 隧道效应 199
18.5.1 一维势垒 199
18.5.2 隧道效应的例子和应用 201
18.5.3 扫描隧道显微镜 202
18.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204
参考文献 207
第10章 振动 3
10.1 简谐振动的描述 3
10.1.1 简谐振动 3
10.1.2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 3
10.1.3 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5
10.1.4 振幅和初相位的确定 6
10.1.5 旋转矢量表示法 7
10.1.6 简谐振动的能量 8
10.2 简谐振动的合成 12
10.2.1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2
10.2.2 两个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4
10.2.3 两个方向垂直、频率相同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5
10.2.4 两个方向垂直、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16
10.3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7
第11章 机械波 21
11.1 波的基本概念 21
11.1.1 波是振动相位的传播过程 21
11.1.2 横波和纵波 21
11.1.3 波面与波线 23
11.2 平面简谐波 23
11.2.1 波的频率、波长与波速 23
11.2.2 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24
11.2.3 波的能量和强度 波的吸收 27
11.3 声波 31
11.3.1 声强 声强级 31
11.3.2 声波的多普勒效应 31
11.3.3 冲击波——激波 36
11.4 波的衍射与干涉 37
11.4.1 惠更斯原理 37
11.4.2 波的衍射 39
11.4.3 波的干涉 40
11.5 驻波 41
11.5.1 驻波的现象 41
11.5.2 驻波方程 42
11.5.3 半波损失 43
11.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45
第12章 光的干涉 49
12.1 光波的叠加 49
12.1.1 光的相干条件 49
12.1.2 两列相干光叠加后的光强分布 50
12.1.3 获得相干光的方法 50
12.2 光程 51
12.2.1 光程和光程差 51
12.2.2 等光程性 52
12.3 杨氏双缝干涉 53
12.3.1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53
12.3.2 劳埃德镜干涉 57
12.4 分振幅干涉 57
12.4.1 薄膜干涉 57
12.4.2 薄膜等倾干涉——增透膜 59
12.4.3 薄膜等厚干涉——劈尖干涉 60
12.4.4 薄膜等厚干涉——牛顿环 61
12.5 迈克耳孙干涉仪 63
12.6 时间相干性与空间相干性 65
12.6.1 时间相干性 65
12.6.2 空间相干性 66
12.7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66
第13章 光的衍射 69
13.1 光的衍射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69
13.1.1 光的衍射 69
13.1.2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69
13.1.3 衍射的分类 70
13.2 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70
13.2.1 夫琅禾费单缝衍射——菲涅耳半波带法 70
13.2.2 衍射条纹特点 72
13.3 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 73
13.3.1 夫琅禾费圆孔衍射 73
13.3.2 瑞利判据 73
13.4 衍射光栅 75
13.4.1 光栅 75
13.4.2 光栅光谱 78
13.4.3 衍射和干涉的区别与联系 79
13.4.4 X射线衍射 80
13.4.5 射电望远镜 81
13.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81
第14章 光的偏振 84
14.1 自然光和偏振光 84
14.1.1 自然光 84
14.1.2 偏振光 84
14.2 由介质吸收引起的光的偏振 86
14.2.1 偏振片 86
14.2.2 马吕斯定律 86
14.3 由反射引起的光的偏振 87
14.3.1 反射和折射产生的偏振 87
14.3.2 布儒斯特定律 87
14.3.3 玻璃堆起偏 88
14.4 由双折射引起的光的偏振 89
14.4.1 晶体双折射现象 89
14.4.2 惠更斯原理在双折射现象中的应用 90
14.4.3 由双折射产生偏振光的器件 91
14.4.4 人为双折射现象 93
14.4.5 旋光效应 94
14.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95
第四篇 热 学
第15章 气体动理论 99
15.1 热学基本概念 99
15.1.1 平衡态 99
15.1.2 温度 99
15.1.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02
15.2 基本宏观量的微观统计 104
15.2.1 理想气体压强的统计解释 104
15.2.2 温度的统计解释 107
15.2.3 能量的微观统计 107
15.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 111
15.3.1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实验 111
15.3.2 速率分布函数 112
15.3.3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112
15.3.4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的三种平均速率 113
15.3.5 玻耳兹曼分布律 114
15.3.6 重力场中粒子按高度分布 114
15.4 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115
15.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17
第16章 热力学基础 119
16.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9
16.1.1 内能、功和热量 120
16.1.2 准静态过程 120
16.1.3 热力学第一定律 121
16.2 等 值 过 程 122
16.2.1 等容、等压过程及其热容量 122
16.2.2 等温过程 124
16.2.3 绝热过程 126
16.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129
16.3.1 循环过程 129
16.3.2 卡诺循环 130
16.3.3 制冷过程 132
16.4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134
16.4.1 自然过程的方向 135
16.4.2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微观意义 136
16.4.3 热力学概率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解释 137
16.4.4 熵和熵增加原理 139
16.4.5 热力学第三定律 140
16.4.6 麦克斯韦妖 141
16.4.7 生物中的负熵(流) 142
16.5 耗散结构理论 143
16.5.1 自组织现象 143
16.5.2 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145
16.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47
第五篇 量 子 力 学
第17章 早期量子论 155
17.1 黑体辐射 量子概念的诞生 155
17.1.1 黑体辐射的实验定律 155
17.1.2 黑体辐射的经典理论 157
17.1.3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158
17.2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 160
17.2.1 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 161
17.2.2 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和光电效应方程 162
17.2.3 光的波粒二象性 164
17.3 康普顿效应 164
17.3.1 康普顿效应的实验规律 164
17.3.2 光子理论的解释 166
17.3.3 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的联系 168
17.4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69
17.4.1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169
17.4.2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171
17.4.3 玻尔理论的意义和局限性 173
17.5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174
第18章 量子力学基础 177
18.1 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177
18.1.1 德布罗意波假设 177
18.1.2 德布罗意波的实验验证 178
18.1.3 不确定关系 179
18.2 波函数 薛定谔方程 182
18.2.1 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 182
18.2.2 薛定谔方程 183
18.2.3 一维无限深势阱 185
18.3 氢原子、电子的自旋 188
18.3.1 氢原子的量子力学结果 188
18.3.2 电子的自旋 193
18.4 四个量子数 多电子原子和壳层结构 196
18.4.1 四个量子数 196
18.4.2 泡利不相容原理 196
18.4.3 能量最小原理 197
18.4.4 多电子原子和壳层结构 198
18.5 势垒 隧道效应 199
18.5.1 一维势垒 199
18.5.2 隧道效应的例子和应用 201
18.5.3 扫描隧道显微镜 202
18.6 重难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204
参考文献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