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记往 / 戴逸文集;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69.00定价
作者: 戴逸
出版时间:2018-1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263991
- 1-1
- 277335
- 2018-11
- 289
- 336
- I25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戴逸先生多年来对史界同仁的追忆和相关记事以及函札的结集,包括陈垣、范文澜等重要人物,周口店中国猿人头骨发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创立等重要事件纪念,以及作者本人的学术生涯,特别是书中收录了几十封重要函札,包括作者与季羡林、汤志钧、章开沅等学界名家的通信,记录了学界的许多重要事件。
目录
纪念郑天挺老师
与胡华同志相处的岁月
悼念尚钺同志
睿智的学者勇猛的斗士——忆黎澍同志
吴晗同志和我谈清史编纂
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光明大道——在纪念吴晗同志诞辰七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纪念陈垣教授
纪念范文澜同志
融学术、哲理、诗思于一身——纪念翦伯赞同志
邓拓与历史科学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
纪念罗荣渠同志
回忆金应熙同志
纪念马奇同志
怀念陆荫乔(戈平)学友
回忆北京大学孑民图书室的草创
罗髫渔同志的风雨征程
忆交大学风
初进北大
我选择了历史专业
我的处女作——《中国抗战史演义》
我走上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道路
我的学术生涯
借来斋记
我和清史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
金田起义出大湟
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几位新兵
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纪念周口店中国猿人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
总结经验攀登高峰
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
纪念鸦片战争弘扬爱国精神
纪念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纪念太平天国研究中国农民
纪念郑成功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
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
尊老崇文抒写新篇——在纪念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第三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
在“王朝宫廷比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清史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感言
致季老(羡林)[2001年3月27日]
致茅海建[2002年3月]
致郭成康、陈其泰[2003年]
致祁龙威[2004年2月4日]
答传记组同志问[2004年2月16日]
写给魏玮小朋友的一封信[2004年2月23日]
致杨国强[2004年5月10日]
致陈祖武[2004年5月23日]
致张海军[2004年6月7日]
致柯愈春[2004年7月29日]
致任老(继愈)[2004年8月27日]
致潘振平[2005年1月14日]
致李文海[2005年1月18日]
致吴建雍[2005年2月16日]
致徐和雍[2005年2月27日]
致祁龙威[2005年3月10日]
致潘振平[2005年3月25日]
致卞孝萱[2005年5月20日]
致蒋寅[2005年5月27日]
致程歗[2005年8月1日]
致严云绶[2005年8月10日]
致朱诚如[2005年8月19日]
致郭成康、赫治清[2005年9月5日]
致吴建雍[2005年9月17日]
致郭成康[2005年11月2日]
致郭成康等典志组专家[2006年2月12日]
致马楚坚[2006年2月13日]
致章开沅[2006年2月]
致程歗[2006年9月19日]
致马自毅[2006年9月24日]
致朱育礼[2006年9月26日]
致汪敬虞[2006年lO月31日]
致郭成康[2007年6月27日]
致孙燕京、宝音[2007年7月11日]
致赫晓琳、赵晨岭[2007年10月16日]
致缪廷杰[2007年11月29日]
致程必定[2007年12月]
致罗老(哲文)[2007年12月]
致汤志钧[2008年1月14日]
致杨遵道[2008年8月]
致马大正[2008年9月17日]
致典志组[2008年10月]
致典志组各位专家[2009年4月9日]
致郭成康等专家[2009年5月5日]
致潘振平等专家[2009年10月28日]
致周远廉[2010年6月1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4日]
致沈秋农[2011年10月23日]
致编审组[2011年11月6日]
致周琦珍[2011年12月26日]
致编委会各主体组[2011年12月31日]
致潘振平[2012年3月29日]
致郭成康、宋元强、陈铮[2012年4月9日]
致郭成康[2012年11月3日]
致郭成康[2013年5月11日]
致谢俊美[2013年6月1日]
致主任办公会议、项目中心、各业务组[2013年7月9日]
致潘振平[2013年8月14日]
致陆文灏[2014年3月6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2015年3月12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感言[2016年7月24日]
致成崇德、郭成康、刘仲华[2018年1月22日]海瑞罢官>
与胡华同志相处的岁月
悼念尚钺同志
睿智的学者勇猛的斗士——忆黎澍同志
吴晗同志和我谈清史编纂
从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光明大道——在纪念吴晗同志诞辰七十五周年、逝世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哲人其萎风范长存
纪念陈垣教授
纪念范文澜同志
融学术、哲理、诗思于一身——纪念翦伯赞同志
邓拓与历史科学
刘大年同志与中国历史研究
纪念罗荣渠同志
回忆金应熙同志
纪念马奇同志
怀念陆荫乔(戈平)学友
回忆北京大学孑民图书室的草创
罗髫渔同志的风雨征程
忆交大学风
初进北大
我选择了历史专业
我的处女作——《中国抗战史演义》
我走上了历史教学与研究的道路
我的学术生涯
借来斋记
我和清史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反动实质
金田起义出大湟
历史科学战线上的几位新兵
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纪念周口店中国猿人头盖骨发现五十五周年
总结经验攀登高峰
五四运动与中国青年
纪念鸦片战争弘扬爱国精神
纪念北京市历史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纪念太平天国研究中国农民
纪念郑成功
第十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纪实
继承、发扬孙中山的精神遗产
世界一体化潮流中的桃源乐土
尊老崇文抒写新篇——在纪念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建馆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三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
在第三届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
在“王朝宫廷比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清史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感言
致季老(羡林)[2001年3月27日]
致茅海建[2002年3月]
致郭成康、陈其泰[2003年]
致祁龙威[2004年2月4日]
答传记组同志问[2004年2月16日]
写给魏玮小朋友的一封信[2004年2月23日]
致杨国强[2004年5月10日]
致陈祖武[2004年5月23日]
致张海军[2004年6月7日]
致柯愈春[2004年7月29日]
致任老(继愈)[2004年8月27日]
致潘振平[2005年1月14日]
致李文海[2005年1月18日]
致吴建雍[2005年2月16日]
致徐和雍[2005年2月27日]
致祁龙威[2005年3月10日]
致潘振平[2005年3月25日]
致卞孝萱[2005年5月20日]
致蒋寅[2005年5月27日]
致程歗[2005年8月1日]
致严云绶[2005年8月10日]
致朱诚如[2005年8月19日]
致郭成康、赫治清[2005年9月5日]
致吴建雍[2005年9月17日]
致郭成康[2005年11月2日]
致郭成康等典志组专家[2006年2月12日]
致马楚坚[2006年2月13日]
致章开沅[2006年2月]
致程歗[2006年9月19日]
致马自毅[2006年9月24日]
致朱育礼[2006年9月26日]
致汪敬虞[2006年lO月31日]
致郭成康[2007年6月27日]
致孙燕京、宝音[2007年7月11日]
致赫晓琳、赵晨岭[2007年10月16日]
致缪廷杰[2007年11月29日]
致程必定[2007年12月]
致罗老(哲文)[2007年12月]
致汤志钧[2008年1月14日]
致杨遵道[2008年8月]
致马大正[2008年9月17日]
致典志组[2008年10月]
致典志组各位专家[2009年4月9日]
致郭成康等专家[2009年5月5日]
致潘振平等专家[2009年10月28日]
致周远廉[2010年6月1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2日]
致郭成康[2011年4月4日]
致沈秋农[2011年10月23日]
致编审组[2011年11月6日]
致周琦珍[2011年12月26日]
致编委会各主体组[2011年12月31日]
致潘振平[2012年3月29日]
致郭成康、宋元强、陈铮[2012年4月9日]
致郭成康[2012年11月3日]
致郭成康[2013年5月11日]
致谢俊美[2013年6月1日]
致主任办公会议、项目中心、各业务组[2013年7月9日]
致潘振平[2013年8月14日]
致陆文灏[2014年3月6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2015年3月12日]
致编委会主任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感言[2016年7月24日]
致成崇德、郭成康、刘仲华[2018年1月22日]海瑞罢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