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6-07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后现代论(第2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187761
  • 2-1
  • 270566
  • 2016-07
  • 601
  • 588
目录
目录  第2版前言(1)  初版前言(3)  第一章从后现代主义的不可界定性谈起  第一节后现代主义的模糊性  (一)超越传统文化的后现代主义  (二)后现代性的不可表达和非表达特质  (三)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  (四)跨学科和多流派构成的思潮  (五)后现代思想队伍的复杂性  (六)后现代主义的非同构性  (七)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以及同传统文化的  交错性和对立性  (八)后现代自由创作的不确定性原则及其多种可能性  第二节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历史意义  (二)后现代历史观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基础  (三)”后现代”对传统历史观的批判  (四)”后现代”与”现代”之间的三重结构关系  (五)对”后现代”的历史界限的不同论述  (六)”现代”历史界限的不确定性  (七)资本主义总危机与”后现代”  (八)”后现代”历史意义的象征性  第三节作为一个社会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社会的特征  (二)”后现代”社会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三)”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多元性  (四)现代市民社会的基本观念  (五)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观念  (六)后现代社会的市民社会特殊结构  (七)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自由  (八)后现代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主要挑战  (九)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  (十)后现代社会中的语言游戏  第四节作为一个文化范畴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的文化意义  (二)作为大众文化意识形态的后现代  (三)人类文化的自我批判及其内在动力  (四)”后现代”文化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五)”后现代”在”现代性”中的诞生  (六)波德莱尔”现代性”创作中的”后现代”因素  (七)”现代性”创作推动下的”后现代性”  (八)”现代性”在理论界的扩散  (九)”后现代”概念的系谱学  (十)”后现代”在建筑学的发轫  (十一)”后现代”文学艺术评论的争论浪潮  (十二)后现代的”反文化”原则  (十三)后现代文化的游戏性质  (十四)后现代文化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第五节作为一种心态和思维模式的”后现代”  (一)”不可捉摸”和”不可表达”的后现代心态  (二)思考和生活的共同心态模式  (三)”一看就信”和”一看就照做”的后现代心态  (四)不再关心真理的后现代思考方式  第六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  (一)后现代生活的游戏化  (二)后现代游戏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  (三)后现代游戏生活的特征  第七节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论述策略的”后现代”  (一)”不可表达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对传统语言表达方式的抗议和挑战  (三)话语和论述的现实力量  (四)作为一种存在的话语  (五)后现代主义所批判的传统论述  (六)后现代社会各种话语的增殖和散播特征  (七)后现代话语和论述的基本策略  第八节作为一种”去正当化”程序的后现代  (一)正当化问题的重要性  (二)正当化的基本含义  (三)正当化在西方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不同模式  (四)正当化模式及其双重程序:确认和排斥  (五)韦伯的正当化理论  (六)知识在资本主义正当化中的重要地位  (七)后现代”去正当化”的基本问题  (八)哈贝马斯关于当代社会正当化的独特论述  第九节简单的结论  第二章”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  第一节现代性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发展及其特征  (一)作为后现代批判的出发点的”现代性”  (二)对”现代性”的最初批判  (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对”现代性”的批判  (四)米歇?福柯对现代性的批判  (五)现代性在启蒙运动中的历史特征  (六)作为现代性心态核心的个人自主性和自觉性  (七)启蒙运动对于知识的崇尚  (八)”现代性”高度成熟的晚期资本主义  (九)贝尔对现代性的批判  (十)哈贝马斯对现代性的批判  第二节”后现代”对现代人文主义的批判和超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