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当代中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研究——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视角》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68879
  • 267870
  • 2005-10
作者简介
冉井富,1972年2月出生于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自2004年7月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现任该所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比较法、法社会学、ADR等方面的研究,合著有《法理学》、《司法制度概论》等,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事诉讼率出现了急剧的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的民事诉讼率只有31.46件/10万人,而到1999年,这个数字增长到403.23,前后21年的时间里增长了11.82倍。2000年以后,民事诉讼率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本书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经验现实,结合法社会学的和比较法的研究方法,对上述变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描述和解释。通过这种描述和解释,一是对各种关于民事诉讼率变迁的理论和观点,尤其是境外学者的理论和观点,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二是对我国有关诉讼的制度和政策进行了一定的检讨,提出了初步的合理化建议;三是对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运用,对在比较法的框架和视野中进行法社会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目录
第一章 问题与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民事诉讼率具体是如何变化的  (二)如何解释民事诉讼率的变化  (三)如何比较和解释民事诉讼率水平的地区差异  (四)如何验证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  (五)如何检验有关中国的诉讼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六)民事诉讼率指标能够衡量什么或者反映什么  (七)制度与政策的合理化  (八)上述问题的研究意义 二、问题的界定 三、方法与资料  (一)法社会学视角  (二)比较法视角  (三)资料来源  (四)临时的比较法社会学 四、框架与结构第二章 解释理论 一、功能理论 二、现代化理论 三、文化理论 四、关系理论 五、制度和环境理论  (一)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  (二)法律的合理化  (三)律师收费制度  (四)诉讼(司法)制度  (五)体系的稳定性  (六)诉讼率的变化轨迹和侵权案件的循环理论第三章 分析模型 一、诉讼案件的形成过程 二、诉讼案件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一)潜在的活动  (二)伤害感知  (三)责任归咎  (四)补偿要求  (五)纠纷的形成  (六)求助于第三方  (七)案件受理 三、案件类型划分  (一)婚姻家庭继承案件  (二)合同案件  (三)权属与侵权案件  (四)其他民事案件附录一:人民法院2002年民商案件司法统计表附录二:人民法院92年-2001年民事经济案件司法统计表第四章 变迁解释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事诉讼率变迁描述 二、民事诉讼率变化的构成 三、合同诉讼率变化解释  (一)合同诉讼率增长的构成  (二)借款合同诉讼率变化解释  (三)买卖合同诉讼率变化解释 四、婚姻家庭继承诉讼率变化解释  (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诉讼率变化描述  (二)离婚诉讼率变化描述  (三)离婚诉讼率变化解释:直接原因  (四)离婚诉讼率变化解释:深层原因 五、权属与侵权诉讼率变化解释  (一)权属与侵权诉讼率变化描述  (二)侵权诉讼率变化解释  (三)权属纠纷诉讼率变化解释(234)第五章 差异解释(243) 一、民事诉讼率水平的比较法考察 二、ADR的作用 三、诉讼在不满救济中的作用  (一)调查数据  (二)比较之一:不满的比例  (三)比较之二:忍让和请求赔偿的比例  (四)比例之三:求助法院的比例 四、好讼水平比较  (一)好讼的衡量  (二)诉讼标的金额变化考察  (三)原告胜诉率的比较  (四)我国民众好讼程度低(厌讼)的原因分析第六章 总结与回应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事诉讼率变迁描述  (一)我国民事诉讼率变迁的影响因素  (二)现代化和诉讼率变迁的关系  (三)民事诉讼率的指示作用 二、我国当前的诉讼率水平:是否存在诉讼爆炸的讨论  (一)诉讼爆炸的含义  (二)历史比较  (三)国际比较  (四)不满和纠纷水平比较  (五)法院能力比较 三、民事诉讼率的变化趋势  (一)我国民事诉讼率的变化趋势预测  (二)政策因素对民事诉讼率变化趋势的影响余论 民事诉讼率调节的公共政策考量 一、对诉讼的不同评价 二、诉讼的利弊分析  (一)社会秩序与个人主义  (二)国家与市民社会  (三)法治与效率 三、民事诉讼率调节的基本政策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