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3-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刑法概说(总论)(第三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43784
  • 265595
  • 2003-0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大塚仁,1923年出生于日本群马县,194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法学部,1952年被名古屋大学法学部聘为副教授,1959年被名古屋大学法学部聘为正教授,1962年获东京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主要著述有:《刑法中新旧两派的理论》、《间接正犯的研究》、《特别刑法》、《汽车事故与业务上过失责任》、《注解刑法》、《犯罪论的基本问题》。译者简介  冯军,1963年出生于湖北省随州市,1984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199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先后留学日本和德国,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著述有:《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刑事责任论》、《日本刑事法学者(上、下)》。《行为责任刑法》、《德国刑法典》、《外国刑法原理》、《规范 人格体 社会》。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刑法学家大塚仁教授所著刑法教科书的最新修订本,该书通过介绍纷纭的学说动向、分析复杂的法院判例、结合日本的具体国情,以简明清扬的文字,详细阐述了刑法总论的基本问题,充分展示了大塚先生人格刑法学的博大和精致,自问世以来,深受学生喜爱,被誉为“战后日本刑法学教科书中代表性作品之一”。
目录
凡例文献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刑法及刑法学的概念  一 刑法的意义  二 刑法的规范  三 刑法的机能  四 刑法学 第二章 刑法及刑法学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外国的历史发展  一 从古代至近世初期  二 启蒙时代以降——近代刑法学  第二节 我国的历史发展  一 从古代至江户时代  二 明治以降  第三章 刑法理论   一 至今的刑法理论状况   二 对至今的刑法理论的批判——我的立场 第四章 刑罚法则  第一节 罪刑法定主义  一 意义及沿革  二 理论根据及派生原则  三 我国现行法上的罪刑法定主义  第二节 刑法的法源和刑法的解释  一 刑法的法源  二 刑法的解释  第三节 刑法的适用范围  一 时间的适用范围  二 场所的适用范围  三 人的适用范围  四 物的适用范围第二编 犯罪论 第一章 犯罪的概念  第一节 犯罪的意义、本质及种类   一 犯罪的意义  二 犯罪的本质  三 犯罪的种类  第二节 犯罪概念的基底  一 行为  二 行为人  第三节 犯罪论的体系  一 至今的理论状况  二 至今理论的研讨——我的立场  第二章 构成要件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概念  一 构成要件的理论  二 构成要件的机能  三 构成要件的种类  四 构成要件的要素  五 构成要件的确定  第二节 基本的构成要件符合性   第一款 实行行为   一 实行行为的意义及形式   二 实行行为的始终——实行的着手和终了  第二款 因果关系    一 意义   二 因果关系的理论   三 因果关系的判断   四 判例的立场   五 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第三款 构成要件性故意   一 意义及要件   二 种类   三 由于错误阻却构成要件性故意  第四款 构成要件性过失   一 意义   二 要件   三 种类    四 过失的竞合  第三节 被修正的构成要件符合性   第一款 未遂犯   一 总说   二 狭义的未遂犯   三 中止犯   四 不能犯  第二款 共犯   一 共犯的基本概念   二 共同正犯   三 教唆犯   四 从犯   五 关于共犯的诸问题 第三章 违法性  第一节 违法性的概念  一 违法性的意义  二 违法性的本质  三 违法性的要素  四 可罚的违法性  五 违法性的判断  第二节 违法性阻却事由  第一款 总说   一 违法性阻却事由的本质   二 违法性阻却事由的分类   第二款 正当防卫   一 意义   二 要件   三 过剩防卫   四 误想防卫   五 误想过剩防卫   六 盗犯等防止法和正当防卫  第三款 紧急避险    — 意义   二 要件   三 过剩避险   四 误想避险   五 误想过剩避险  第四款 正当行为    一 总说   二 法令行为   三 正当业务行为   四 劳动争议行为    五 自损行为   六 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   七 基于推定性承诺的行为   八 治疗行为   九 安乐死·尊严死   十 自救行为   十一 义务的冲突  第三节 违法性的程度   一 总说  二 行为具有的违法性程度  三 行为人具有的违法性程度 第四章 责任 第五章 罪数第三编 刑罚论索引 (事项·人名索引·判例所引)译者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