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2-06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抽样技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40790
  • 1-1
  • 260185
  • 2002-06
内容简介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著者们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汲取他人所长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抽样调查项目的实践,做一些总结、归纳和概括。本书有以下特色:
1.强调抽样技术的实际应用。抽样技术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我们仍把它看成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在论述中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如不同方法的应用场合、应用条件、不同方法的特点比较等。为了与全书的基调和风格一致,本书没有拘泥于理论推导,而是将必要的数学推导放在各章后的附录中。若略去这些推导,并不妨碍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本书的一部分例题和一部分习题以我们所从事过的实际调查项目为背景。习题中涉及的计算部分,均给出了参考答案,便于学习者核对。
2.书中有两章内容在其他教科书中不多见,但却非常实用。一章是“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从理论上讲这一章虽然复杂一些,但符合现代抽样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提供了方便。事实上,许多方差估计软件中的算法就是取自其中。另一章是“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大量抽样调查的实践表明,非抽样误差正在成为影响调查数据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章讨论了几种主要的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非抽样误差的测定模型、控制非抽样误差的方法以及对由于无回答造成缺失数据进行调整的方法。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编著者们参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汲取他人所长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从事抽样调查项目的实践,做一些总结、归纳和概括。本书有以下特色:
1.强调抽样技术的实际应用。抽样技术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我们仍把它看成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在论述中侧重于方法的应用,如不同方法的应用场合、应用条件、不同方法的特点比较等。为了与全书的基调和风格一致,本书没有拘泥于理论推导,而是将必要的数学推导放在各章后的附录中。若略去这些推导,并不妨碍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本书的一部分例题和一部分习题以我们所从事过的实际调查项目为背景。习题中涉及的计算部分,均给出了参考答案,便于学习者核对。
2.书中有两章内容在其他教科书中不多见,但却非常实用。一章是“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从理论上讲这一章虽然复杂一些,但符合现代抽样技术的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提供了方便。事实上,许多方差估计软件中的算法就是取自其中。另一章是“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大量抽样调查的实践表明,非抽样误差正在成为影响调查数据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本章讨论了几种主要的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非抽样误差的测定模型、控制非抽样误差的方法以及对由于无回答造成缺失数据进行调整的方法。
3.加强案例分析。本书选取美国人口状况调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CPS)作为案例,用一章篇幅予以介绍和剖析。之所以选择CPS,是因为它是国际上最著名的大型居民人户抽样调查项目之一,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集世界调查统计学家思想之精华,其设计科学、巧妙,是抽样调查中的经典之作。我们从CPS的设计与方法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4.加强抽样技术与计算机的结合。抽样调查中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繁杂的工作是计算估计量方差,但目前传统的统计软件还无法直接计算不同抽样设计的估计量方差。针对这种情况,本书在附录中用一定篇幅介绍了方差估计的计算机专用软件。这部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方差估计软件的一般性介绍,另一个是对“PC CARP”软件使用的具体介绍。该软件的功能比较齐全,能够满足通常条件下的方差估计,它最主要的特点是操作比较简单,价格比较便宜,更适合于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和使用。
本书可以作为统计学专业学生抽样调查方面课程的教材,也可以用作非统计专业学生和各类人员学习抽样技术的教材或学习参考书。本书涉及内容较多,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取舍。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 统计信息与抽样调查 1. 2 基本概念 1.3 几种基本的抽样方法 1.4 抽样调查程序 小结 习题第2章 简单随机抽样 2.1 引言 2.2 估计量 2.3 样本量的确定 2.4 其他问题 小结 本章附录 简单随机抽样简单估计量性质的证明 习题第3章 分层随机抽样 3.1 引言 3.2 估计量 3.3 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3.4 样本量的确定 3.5 分层时的若干问题 小 结 本章附录 分层抽样估计量性质的证明 习题第4章 比率、回归与差值估计 4.1 引言 4.2 比率估计 4.3 回归估计 4.4 差值估计 小结 本章附录 比率估计量、回归估计量性质的证明 习题第5章 不等概抽样 5.1 引言 5.2 放回不等概抽样 5.3 不放回不等概抽样 小 结 本章附录 不等概抽样估计量性质的证明 习题第6章 整群抽样 6.1 引 言 6.2 群规模相等时的估计 6.3 群规模不等时的估计 6.4 总体比例的估计 小结 本章附录 整群抽样估计量性质的证明 习题第7章 系统抽样 7.1 引言 7.2 等概率系统抽样估计量 7.3 不同特征总体的系统抽样 7.4 系统抽样的方差估计 小结 本章附录 不同特征总体系统抽样的性质证明 习题第8章 多阶段抽样 8.1 引言 8.2 初级单元大小相等的二阶抽样 8.3 初级单元大小不等的二阶抽样 8.4 其他问题 小结 本章附录 多阶段抽样估计量性质的证明 习题第9章 二重抽样 9.1 引 言 9.2 为分层的二重抽样 9.3 为比率估计的二重抽样 9.4 为回归估计的二重抽样 小结 本章附录 二重抽样公式的证明 习题第10章 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 10.1 引言 10.2 随机组方法 10.3 平衡半样本方法 10.4 刀切法 10.5 泰勒级数法 10.6 方法的比较 小结 本章附录 复杂样本的方差估计的性质证明 习题第11章 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 11.1 引言 11.2 抽样框误差 11.3 无回答误差 11.4 计量误差 11.5 离群值的检测和处理 小结 习题第12章 设计与方法--美国CPS案例 12. 1 概 述 12.2 CPS抽样设计 12.3 CPS目标量估计 12.4 CPS的方差估计 12.5 非抽样误差及控制附录1 方差估计软件的介绍与比较附录2 PC CARP软件的基本用法附录3 随机数表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