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6-0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立法学(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9787300072838
  • 2-1
  • 256585
  • 2006-05
内容简介
  本书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和国内外立法的发展,由主编朱力宇和作者万其刚、董珍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
  第一,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的立法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增加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有关内容;又如,将立法协调的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
  第二,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增加了“立法民主化与公众参与立法”一章。民主与法治,须臾不可分离,但是在立法中如何将两者结合,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第二版增加和增强了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新增的这一章中,专门论述了立法听证制度。
  第三,自2001年9月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我国又对立法问题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一些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所以,本书根据新的法律条文规定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动。例如,国务院自2002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据此,本书对第一版中“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程序”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第四,对第一版中存在的少数文字错误进行了订正;同时,对第一版中引用的某些数据进行了更新。例如,将我国的立法数量的统计更新到2005年底。  本书第二版在保持第一版内容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进程和国内外立法的发展,由主编朱力宇和作者万其刚、董珍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改:
  第一,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的立法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增加了“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有关内容;又如,将立法协调的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
  第二,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际,增加了“立法民主化与公众参与立法”一章。民主与法治,须臾不可分离,但是在立法中如何将两者结合,需要进一步研究。所以,第二版增加和增强了这方面的内容。例如,在新增的这一章中,专门论述了立法听证制度。
  第三,自2001年9月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我国又对立法问题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了一些制定、修改和废止工作。所以,本书根据新的法律条文规定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相应的改动。例如,国务院自2002年1月1日起颁布施行了《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据此,本书对第一版中“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程序”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第四,对第一版中存在的少数文字错误进行了订正;同时,对第一版中引用的某些数据进行了更新。例如,将我国的立法数量的统计更新到2005年底。
  总之,第二版的修改是为了更符合和贴近我国立法的实际,也是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国内外立法理论发展的状况。我们衷心希望读者们和学者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使我国的立法学能够有更大的发展。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绪论:立法学概述 第一节 立法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第二节 立法学的产生和形成 第三节 立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及学习和研究立法学的意义第一编 立法理论 第一章 立法的概念、本质的作用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立法的本质与法的形成  第三节 立法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立法的产生  第二节 不同历史类型国家立法的发展  第三节 从古代立法到近现代立法发展的若干规律 第三章 立法原则和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一节 立法原则概述  第二节 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我国的法定立法原则 第四章 立法与利益  第一节 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  第二节 立法中利益选择和协调  第三节 立法与利益群体 第五章 立法民主化与公众参与立法  第一节 立法的民主化  第二节 我国立法的民主化概述  第三节 我国公民参与立法的形式  第四节 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  第五节 立法听证制度第二编 立法制度 第六章 立法主体  第一节 立法主体概述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主体  第三节 立法机关 第七章 立法体制  第一节 立法体制概述  第二节 立法体制的分类  第三节 授权立法  第四节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第五节 法的位阶 第八章 立法程序  第一节 立法程序概述  第二节 提出法律案  第三节 审议法律案  第四节 表决法律案  第五节 公布法律案  第六节 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  第七节 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第三编 立法过程第四编 立法技术参考书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