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19-0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以下为《发展经济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22129
  • 1版
  • 250707
  • 60252718-6
  • 平装
  • 16开
  • 2019-08
  • 520
  • 476
  • F061.3
  • 经济学、管理学类
  • 本科
目录

 绪 论
  一、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指导
  三、学习发展经济学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四、本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框架结构
 第一篇 总 论
  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及其基本经济特征
    一、发展中国家的由来与分类
    二、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经济特征
   第二节 当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中经济
    二、中等收入经济
    三、大国经济
    四、转型经济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
    一、发展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发展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三、发展经济学的当代发展趋势
  第二章 发展的概念与度量
   第一节 增长与发展的概念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二、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
   第二节 自由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观
    二、阿马蒂亚·森的自由发展观
   第三节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一、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及其缺陷
    二、发展的度量指标与人类发展指数
    三、各国人类发展指数及其动态变化
    四、中国人类发展指数及其动态变化
    五、人类发展指数的缺陷及其扩展
   第四节 千年发展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千年发展目标的内容
    二、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三、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节 发展目的论与全面发展观
    一、发展目的论
    二、全面发展观
   第二节 发展阶段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全面小康之后“两步走”发展战略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及其转化
   第三节 发展要务论与发展动力论
    一、发展要务论
    二、发展动力论
   第四节 发展方法论
    一、发展战略转换论
    二、四化同步发展论
    三、发展方式转变论
   第五节 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二、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容
    三、新发展理念的整体观与系统论
    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贡献
 第二篇 增长与分配
  第四章 经济增长
   第一节 现代经济增长模型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经济增长模型
    四、增长理论与发展理论的融合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
    一、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二、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三、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论及其发展
    四、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提出与理论阐释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及其动力因素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二、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
  第五章 公平、分配与贫困
   第一节 公平与发展
    一、公平的含义与实现途径
    二、马克思的公平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
    一、收入分配的概念与度量方法
    二、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三、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四、中国高速增长下收入分配变化趋势
   第三节 贫困与反贫困
    一、贫困概念及其演变
    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缓解贫困状况的各种途径
    四、中国减贫取得的成就、经验与未来任务
 第三篇 结 构 转 变
  第六章 二元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一、刘易斯模型
    二、拉尼斯—费模型
    三、刘易斯—拉尼斯—费模型评价
   第二节 乡—城人口流动模型
    一、托达罗模型
    二、托达罗模型的政策意义
    三、托达罗模型评价
   第三节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其转变
    一、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与动因
    三、乡—城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与主要特征
    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及其政策思路
  第七章 工业化与信息化
   第一节 工业化与产业结构的转变
    一、产业结构分类与工业化定义
    二、工业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证分析
    三、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演进
   第二节 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一、平衡增长与大推进战略
    二、不平衡增长与联系效应理论
    三、主导部门优先发展战略
   第三节 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
    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特征
    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三、信息化时代产业结构的新特征
   第四节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与转型升级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二、中国工业化过程与发展战略的选择
    三、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四、中国信息化发展及其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第八章 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
    一、工农业相互关系理论
    二、工农业相互关系的演进
    三、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关系的演变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道路与转变
    一、资源禀赋与农业的发展道路
    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三、中国的农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三节 土地制度与农业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土地制度理论
    二、发展中国家的土地制度及其变革
    三、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四、土地制度与农场规模
    五、中国的土地制度变革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节 农业发展政策
    一、农村金融制度与政策
    二、农产品价格政策
    三、农村公共投资政策
    四、农业科技和教育政策
    五、中国农业政策的演变
  第九章 城市化与城乡发展
   第一节 城市化与工业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和城市化过程曲线
    二、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三、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平衡的表征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关系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趋势
    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三、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中国的城镇化与城乡关系的演进
    一、中国的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
    二、中国城乡发展关系的演进
    三、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各种表现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思路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一、地理上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二、增长极理论
    三、梯度转移理论
    四、空间经济理论
   第二节 中国区域发展过程和战略的演变
    一、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及其原因
    二、中国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
    三、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四篇 发 展 要 素
  第十一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
   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
    一、发展阶段与人口转型
    二、人口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三、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四、转型中的人口红利
    五、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与失业
    一、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
    二、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多样性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失业及其原因
    四、发展中国家全面城乡就业战略
   第三节 人力资本形成
    一、人力资本概念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战略
    三、中国教育的发展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十二章 资本形成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资本形成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资本与资本形成概念
    二、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中国的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四、新时代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资本形成的来源与途径
    一、储蓄类别及其决定因素
    二、发展中国家储蓄的来源与途径
    三、中国高储蓄率及其形成的原因
   第三节 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
    一、金融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金融发展的理论观点
    三、金融自由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中国金融制度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十三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含义及其分类
    一、技术进步的含义
    二、技术进步的分类
   第二节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一、技术进步的度量方法
    二、技术进步贡献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实现途径
    一、技术进步原理:创新与扩散
    二、技术转移理论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引进
    三、发展中国家的技术选择和技术提升战略
    四、发展阶段与技术进步方式的转换
   第四节 中国技术进步方式与创新驱动发展
    一、实现技术进步方式的争论与现实选择
    二、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动力机制转换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四、中国创新型国家的构建
  第十四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资源与经济发展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荷兰病”与资源诅咒论
    三、自然资源的耗竭和合理利用
   第二节 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三、环境退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四、环境治理的对策思路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有效机制
    四、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思路
 第五篇 开 放 发 展
  第十五章 国际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一、比较优势论与竞争优势论
    二、剩余出路论
    三、贸易条件恶化论
   第二节 贸易自由化理论与实践
    一、贸易自由化理论及其批评
    二、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外贸与经济的影响
    三、中国贸易自由化体制改革与外贸的迅速发展
   第三节 贸易发展战略与政策
    一、进口替代发展战略与政策
    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与政策
    三、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的协调
    四、中国外贸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演变
    五、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下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格局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影响
    三、中国作为外贸大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十六章 国际投资
   第一节 外资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外资概念与分类
    二、两缺口模型及其评价
    三、双盈余模型与对外投资理论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外资利用
    一、发展中国家对外借款与债务危机
    二、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
    三、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资本流动
   第三节 中国的外资引进与对外投资
    一、中国引进外资的策略与政策
    二、中国外资引进的规模与结构
    三、外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四、中国对外投资趋势与动因
    五、开放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六篇 制度、市场与政府
  第十七章 制度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的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的本质与起源
    二、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
    三、马克思制度变迁理论对我国体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理论
    一、制度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二、制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
    三、产权、契约与企业制度
    四、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评论
   第三节 中国的体制改革与转型
    一、中国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二、体制改革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新时代中国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第十八章 市场与政府
   第一节 市场机制的作用与市场失灵
    一、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失灵
   第二节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
    二、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与健全
    三、部分替代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四、促进长期增长
   第三节 政府失灵与政府效率的提升
    一、政府失灵的各种表现与产生的原因
    二、政府提升效率的能力与条件
    三、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四节 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
    二、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三、新时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
 阅读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后 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