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44697
- 1
- 248839
- 平装
- 16开
- 2004-07-12
- 720
- 589
- 工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
本书由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组织具有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优秀教师编写,是在继承刘培桐先生等老一辈环境工作者的环境地学思想和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编写而成的。全书以人 地环境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并深入剖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阐述了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结合学科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全书共分为四篇:第一篇概述部分主要论述了环境的概念、类型及环境科学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二篇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部分系统总结了环境科学学科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第三篇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重点介绍了当今环境科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环境管理与实践部分针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介绍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便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学习,每章均设有绿色卡片、案例研究、问题与讨论以及相关的阅读资源栏目。
本书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以及本科非环境专业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此外,还可用于成人在职环境教育与培训的参考资料。
第一篇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1章 绪论
1.1 环境及环境的类型
1.1.1 环境的概念
1.1.2 环境的类型
1.1.3 环境的特性
1.2 环境科学及其发展
1.2.1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1.2.2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1.2.3 环境科学的任务
1.2.4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
1.3 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论
1.3.1 整体性
1.3.2 系统性
1.3.3 综合性
1.3.4 复杂性
1.4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1.4.1 学习目标
1.4.2 学习要求
1.5 小结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2章 自然环境
2.1 地球表层系统
2.1.1 地球表层系统概述
2.1.2 大地女神(Gaia)假说
2.2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2.2.1 大气圈
2.2.2 水圈
2.2.3 岩石圈
2.2.4 土壤圈
2.2.5 生物圈
2.3 自然环境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
2.3.1 自然界组成与结构的多样性
2.3.2 物质循环
2.3.3 能量流动
2.3.4 信息传递
2.4 自然环境的地带性规律
2.4.1 陆生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2.4.2 水生生态系统分布规律
2.5 小结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3章 人工环境
3.1 人工环境的类型及特点
3.1.1 人工环境的类型
3.1.2 人工环境的特点
3.2 城市环境
3.2.1 城市
3.2.2 城市化
3.2.3 城郊过渡带
3.3 乡镇与农村环境
3.3.1 乡村环境
3.3.2 乡镇企业
3.3.3 人工种植和养殖基地
3.4 水利环境
3.4.1 水利工程
3.4.2 生态水利
3.5 交通环境
3.5.1 交通线路与环境
3.5.2 绿色交通
3.6 人文环境
3.6.1 人文环境的特征
3.6.2 名胜古迹的开发与保护
3.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4章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4.1 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4.1.1 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
4.1.2 人类发展过程与环境
4.1.3 人类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平衡
4.2 人类活动与环境危机
4.2.1 环境问题的实质
4.2.2 污染型环境问题
4.2.3 资源短缺与耗竭型环境问题
4.2.4 生态破坏与环境失衡
4.3 环境与人类健康
4.3.1 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3.2 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3.3 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
4.4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5章 全球环境变化
5.1 全球变暖
5.1.1 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
5.1.2 未来全球变暖的可能情景
5.1.3 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及协调行动
5.2 臭氧层耗竭
5.2.1 臭氧层存在的重要意义
5.2.2 大气臭氧层的形成及破坏
5.2.3 臭氧层耗竭的潜在威胁
5.3 酸雨危害加剧
5.3.1 酸雨污染的态势
5.3.2 酸雨的形成
5.3.3 酸雨的危害
5.4 全球生态系统退化
5.4.1 森林与湿地萎缩
5.4.2 生物多样性减少
5.4.3 淡水资源匮乏
5.4.4 土地退化及荒漠化
5.5 环境安全及国际合作
5.5.1 环境安全的概念
5.5.2 环境安全的主要内容
5.5.3 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
5.6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二篇 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
第6章 环境伦理
6.1 不同环境伦理观出现的背景及其发展
6.1.1 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
6.1.2 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
6.1.3 人类中心论
6.1.4 生物中心论
6.1.5 地球整体论
6.1.6 代际均等的伦理观
6.2 环境道德观
6.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
6.4 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
6.5 可持续发展
6.5.1 几种代表性的发展模式
6.5.2 可持续发展要旨
6.5.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6.6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6.6.1 中国的必然选择
6.6.2 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6.6.3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
6.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7章 环境地学
7.1 环境地学的特点、地位与作用
7.2 人类 地球环境复合系统
7.2.1 气候系统与大气环境
7.2.2 水环境与海洋环境
7.2.3 其他圈层的地位与作用
7.3 人 地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性及各圈层间的影响与响应
7.3.1 人 地环境复合系统的整体性
7.3.2 各圈层间及圈层内的相互作用
7.3.3 人文过程的干扰
7.4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8章 环境生态
8.1 环境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
8.1.1 环境生态学
8.1.2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8.2 生态系统理论
8.2.1 生态系统
8.2.2 生态系统层级理论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8.2.3 生物多样性
8.2.4 生态系统演替
8.3 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8.3.1 干扰及其内涵
8.3.2 干扰与生态系统调控
8.4 恢复生态学理论
8.4.1 生态恢复的内涵和特征
8.4.2 生态系统工程
8.5 生态系统管理
8.5.1 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8.5.2 适应性管理理论
8.5.3 岛屿生物地理理论
8.6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9章 环境物理
9.1 环境物理原理
9.1.1 热力学定律
9.1.2 物质守恒定律
9.2 环境大气扩散理论
9.2.1 大气扩散理论基础
9.2.2 湍流扩散理论
9.2.3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
9.3 污染物在水中的扩散理论
9.3.1 推流迁移
9.3.2 分散作用
9.3.3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稀释模式
9.4 以其他物质为介质的扩散规律
9.4.1 声波传播的衰减规律
9.4.2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扩散理论
9.4.3 电磁波传播和衰减规律
9.5 环境物理污染对流理论
9.5.1 城市热岛环流
9.5.2 辐射对流平衡理论
9.6 典型物理污染分析
9.6.1 噪声污染
9.6.2 电磁辐射
9.6.3 其他物理污染
9.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0章 环境化学
10.1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10.1.1 挥发和吸附
10.1.2 溶解和沉淀
10.1.3 水解和配合
10.1.4 氧化和还原
10.1.5 光化学反应
10.1.6 生物富集和转化
10.2 环境污染物的生态效应
10.2.1 汞和砷的生态效应
10.2.2 多环芳烃的生态效应
10.2.3 有机卤代物的生态效应
10.2.4 复合污染物的生态效应
10.3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1章 环境经济
11.1 环境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1.1.1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11.1.2 外部性理论与市场失灵
11.1.3 环境质量与公共物品
11.2 绿色核算
11.2.1 国民经济核算
11.2.2 环境与资源的核算方法
11.3 环境的经济价值评估
11.3.1 环境的费用 效益分析
11.3.2 费用函数与损害函数
11.3.3 环境质量的效益评价技术
11.4 环境经济手段
11.4.1 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手段
11.4.2 环境经济手段的应用
11.5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三篇 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
第12章 环境监测
12.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12.1.1 环境监测的目的
12.1.2 环境监测的分类
12.2 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
12.2.1 环境监测的要求
12.2.2 环境监测的特点
12.3 环境监测标准与指标
12.3.1 环境监测标准
12.3.2 环境监测指标
12.4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12.4.1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12.4.2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12.4.3 土壤污染监测方案的制定
12.5 环境监测技术
12.5.1 样品预处理技术
12.5.2 测试技术
12.6 环境遥感监测技术
12.6.1 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优势
12.6.2 环境遥感监测方法
12.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3章 环境评价
13.1 概述
13.1.1 环境评价的类型
13.1.2 环境评价的发展过程
13.1.3 环境评价的原则
13.1.4 环境评价的方法
13.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3.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13.2.2 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
13.3 环境影响评价
13.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13.3.2 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3.3.3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13.3.4 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13.4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3.4.1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13.4.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3.4.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13.5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4章 环境规划
14.1 环境规划的分类和特征
14.1.1 分类
14.1.2 特点
14.2 环境规划的原则和作用
14.2.1 环境规划的原则
14.2.2 环境规划的作用
14.3 环境规划的内容和技术方法
14.3.1 环境规划的内容
14.3.2 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4.4 环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14.4.1 环境规划的编制
14.4.2 环境规划的实施
14.5 水环境规划
14.5.1 水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14.5.2 水环境规划的技术措施
14.6 大气环境规划
14.6.1 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和类型
14.6.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14.7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5章 环境污染控制
15.1 环境污染控制目标
15.1.1 环境污染及其特征
15.1.2 环境污染控制的目标
15.2 环境污染控制类型
15.2.1 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
15.2.2 末端控制与全过程控制
15.2.3 分散控制与集中控制
15.3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15.3.1 水环境污染控制
15.3.2 大气环境污染控制
15.3.3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15.3.4 土壤环境污染控制
15.3.5 其他物理性污染控制
15.4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6章 环境政策与法规
16.1 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和特征
16.1.1 基本原则
16.1.2 基本特征
16.1.3 环境政策的发展
16.1.4 环境政策体系
16.2 环境法
16.2.1 环境法的主要内容
16.2.2 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16.2.3 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
16.2.4 环境法体系
16.3 环境标准
16.3.1 环境标准的内涵和性质
16.3.2 环境标准的地位和作用
16.3.3 环境标准体系
16.3.4 环境标准的制定、实施和管理
16.4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7章 流域环境管理
17.1 概述
17.1.1 基本概念
17.1.2 流域功能
17.1.3 流域的特点
17.1.4 流域环境问题
17.2 流域环境管理的内涵
17.2.1 流域环境管理的意义
17.2.2 流域环境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17.2.3 流域环境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17.3 流域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7.3.1 基本原理
17.3.2 管理方法
17.4 流域环境管理体制建设
17.4.1 流域环境管理与协调
17.4.2 水资源开发与保护
17.4.3 流域环境保护补偿机制
17.4.4 流域水事纠纷裁决制度
17.5 流域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7.5.1 生态环境需水
17.5.2 跨流域管理
17.6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8章 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
18.1 概述
18.1.1 系统性
18.1.2 主动性
18.1.3 预测性
18.1.4 协调性
18.2 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问题
18.2.1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18.2.2 生态城市
18.3 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
18.3.1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
18.3.2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18.4 城市环境管理体系
18.4.1 城市环境管理体系框架
18.4.2 城市环境管理方针与原则
18.4.3 城市环境管理体制与机构
18.4.4 城市环境管理方案
18.5 城市环境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8.5.1 污染物指标管理
18.5.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8.5.3 生态效率管理
18.5.4 城市环境管理信息化
18.6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19章 工业环境管理与生态工业
19.1 工业环境污染
19.1.1 工业环境污染的特点
19.1.2 工业污染综合防治战略
19.2 清洁生产
19.2.1 清洁生产的概念
19.2.2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19.2.3 清洁生产审计
19.2.4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
19.2.5 ISO14000
19.3 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
19.3.1 循环经济
19.3.2 生态工业
19.3.3 生态工业园区
19.3.4 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及循环经济的关系
19.4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20章 农业环境管理与实践
20.1 农业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0.1.1 农业生产环境问题
20.1.2 农业生态系统破坏
20.2 农业环境管理与实践
20.2.1 农业环境管理体系
20.2.2 农业环境管理途径
20.2.3 农业环境管理对策
20.3 生态农业
20.3.1 中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20.3.2 生态农业的技术类型
20.3.3 典型技术与环境保护
20.4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
20.4.1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概念及目标
20.4.2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的技术体系
20.5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第21章 环境教育
21.1 环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21.1.1 环境教育的意义
21.1.2 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21.1.3 公民环境素养与环境教育
21.2 环境教育目标与实施途径
21.2.1 环境教育的特点
21.2.2 环境教育的目标
21.2.3 环境教育的实施途径
21.3 环境教育的方法
21.3.1 环境教育的教学策略
21.3.2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21.4 公民的环境素质与环境行为
21.4.1 公民的环境素质
21.4.2 公民的环境行为规范
21.4.3 公民环境素质的培养
21.5 小结
案例研究
问题与讨论
阅读资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