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5-06-3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证券法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53477
  • 1
  • 247959
  • 平装
  • 16开
  • 2005-06-30
  • 660
  • 542
  • 法学
  • 法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证券法概述、证券发行制度、证券交易制度、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控制和证券法律责任五编,系统、详尽地介绍了中国的证券法律体系。本书结合证券法的理论研究和中国证券法律的实践经验,同时附以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中国证券法律体系的全貌。与同类作品相比,本书突出的优点在于结合中国实践,而不是刻板地解释条文,从而更富实务性,使读者得以更透彻地了解中国证券法律制度。
本书为适应证券法学教育的发展而编写,主要供高等院校法学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社会读者和司法实践部门的参考。 
Baidu
目录

 第一编 证券法概述
  1 企业融资和证券市场
   1.1 企业融资模式
    1.1.1 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1.1.2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1.2 本书讨论范围
   1.3 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1.3.1 关于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理论
    1.3.2 证券市场有效的运行机制
  2 证券法导论
   2.1 证券市场和证券法的关系
   2.2 《证券法》的立法历程
   2.3 证券法的渊源
    2.3.1 《证券法》和《公司法》之间的关系
    2.3.2 《股票条例》的适用
   2.4 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2.4.1 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2.4.2 诚实信用原则
   2.5 《证券法》的适用范围
  3 中国证券监管体系和证券市场
   3.1 中国集中统一证券监管体系的形成
    3.1.1 中国证券市场的形成与早期证券监管立法(1980—1992)
    3.1.2 中央证券监管体系的初建与立法上的发展(1992—1998)
    3.1.3 《证券法》与专业证券监管体系的确立(1998)
   3.2 中国证券自律监管机制
    3.2.1 证券业协会
    3.2.2 证券交易所
   3.3 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
    3.3.1 股权分置
    3.3.2 股份集中
    3.3.3 国有股占主导地位
   附录 推荐书目
 第二编 证券发行制度
  4 股票发行的一般规定
   4.1 股票发行市场的功能
   4.2 《公司法》关于股票的基本规定
    4.2.1 股票发行主体
    4.2.2 股份、股票和股权
   4.3 股票发行
    4.3.1 “股票公开发行”的界定
    4.3.2 公开发行的不同种类
   4.4 发行与上市
   4.5 股票发行的一般要求
    4.5.1 同股同权、同股同价
    4.5.2 禁止折价发行
    4.5.3 股东名册
    4.5.4 股票的形式
    4.5.5 股票种类
    4.5.6 新股发行的一般程序
   4.6 股票发行的法律关系
    4.6.1 发行人
    4.6.2 投资者
   4.7 承销
    4.7.1 承销商
    4.7.2 承销方式
    4.7.3 主承销商的职责
    4.7.4 承销协议和承销团协议
  5 为了发行上市的企业改制
   5.1 概述
   5.2 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条件
    5.2.1 法律适用原则
    5.2.2 法律、法规对首次发行上市的实质要求
    5.2.3 连续3年盈利的计算问题
    5.2.4 证监会对发行人的特别要求
   5.3 发行人的股权融资偏好
   5.4 改制方式
    5.4.1 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5.4.2 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5.4.3 其他改制模式
   5.5 改制中的法律问题
    5.5.1 发起人资格
    5.5.2 出资形式
    5.5.3 资产剥离
    5.5.4 原有企业债务承担
    5.5.5 国有股权的界定和折股
    5.5.6 同业竞争禁止
    5.5.7 关联交易规范
    5.5.8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兼职问题
    5.5.9 关于商标权的处置问题
    5.5.10 发行人对外投资比例
    5.5.11 关于股东持有公司股权的纠纷以及税收优惠政策问题
  6 股票公开发行核准制度(1)——首次公开发行核准
   6.1 概述
   6.2 股票发行核准的基本理论
    6.2.1 股票公开发行制度的功能和核心问题
    6.2.2 股票公开发行制度功能的实现机制
   6.3 股票首次公开发行核准的基本程序
    6.3.1 改制辅导
    6.3.2 保荐
    6.3.3 证监会受理申请和初审
    6.3.4 发审委审核
    6.3.5 会后事项和核准
    6.3.6 期限和复议
    6.3.7 发行
    6.3.8 上市
   6.4 股票发行上市保荐制度
    6.4.1 保荐制度的本质
    6.4.2 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注册登记管理
    6.4.3 尽职推荐
    6.4.4 持续督导
    6.4.5 法律责任及措施
   6.5 发行审核委员会制度
    6.5.1 法律依据及其功能
    6.5.2 发审委审核要点
    6.5.3 程序要求
   6.6 首次公开发行的询价制度
    6.6.1 询价对象
    6.6.2 询价的基本要求和程序
    6.6.3 询价过程中的信息披露
   6.7 股票发行核准中的法律问题
   附录 美国股票公开发行中的注册程序
  7 股票公开发行核准制度(2)——新股发行核准
   7.1 概述
   7.2 新股发行条件
    7.2.1 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条件
    7.2.2 中国证监会的特别要求
   7.3 新股发行的程序
    7.3.1 股东大会决议
    7.3.2 主承销商的尽职调查
    7.3.3 保荐
    7.3.4 中国证监会的核准程序
    7.3.5 发行方式
    7.3.6 上市
   7.4 新股发行中的信息披露
    7.4.1 核准前的信息披露
    7.4.2 核准后的信息披露
   7.5 其他要求及责任
  8 信息披露制度与律师证券法律业务
   8.1 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争议
   8.2 信息披露制度
    8.2.1 信息披露的原则
    8.2.2 信息披露制度
   8.3 发行信息披露制度
    8.3.1 信息披露要求
    8.3.2 监管
   8.4 持续性信息披露制度
    8.4.1 定期报告
    8.4.2 临时报告
    8.4.3 监管
   8.5 消极信息披露义务
   8.6 律师在证券发行中的角色
    8.6.1 律师从事的证券法律业务范围
    8.6.2 律师在证券发行中的作用
    8.6.3 证券律师勤勉尽责的标准
 第三编 证券交易制度
  9 证券交易市场
   9.1 概述
    9.1.1 证券交易市场的结构
    9.1.2 股权转让
    9.1.3 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
   9.2 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票转让
    9.2.1 以发行人的类型来区分不同的证券交易市场
    9.2.2 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票转让
   9.3 公开发行但未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让
    9.3.1 公开发行但未上市的公司
    9.3.2 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市场
   9.4 上市公司的股票转让
    9.4.1 上市公司的股权类型
    9.4.2 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协议转让
    9.4.3 流通股的转让市场
    9.4.4 中小企业板块
   9.5 关于创业板的讨论
  10 证券交易所
   10.1 证券交易所概述
    10.1.1 证券交易所的概念
    10.1.2 证券交易所的其他特征
   10.2 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功能
    10.2.1 证券交易所监管功能的理论研究
    10.2.2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权力来源
   10.3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10.3.1 股票暂停上市、恢复上市和终止上市
    10.3.2 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10.4 证券交易所对交易的监管
    10.4.1 《证券法》对交易制度的规定
    10.4.2 交易的不可撤销性
    10.4.3 限制或者禁止从事证券买卖的主体
    10.4.4 组织交易
    10.4.5 实时监控交易
   10.5 证券交易所对会员的监管
    10.5.1 会员资格管理
    10.5.2 对会员自营业务的监管
    10.5.3 对会员经纪业务的监管
    10.5.4 对会员内控制度和风险的监管和检查
   10.6 证券交易所的地位及与投资者的关系
    10.6.1 证券交易所在履行监管职能中的地位
    10.6.2 证券交易所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
  11 证券经纪业务
   11.1 证券经纪业务概述
    11.1.1 证券经纪业务
    11.1.2 证券经纪业务的程序
    11.1.3 禁止性规定
   11.2 证券经纪法律关系
    11.2.1 关于证券公司与客户法律关系的讨论
    11.2.2 证券经纪合同的标准文本
   11.3 网络证券交易
    11.3.1 信息技术对证券交易的影响
    11.3.2 网络证券交易的规范
   11.4 证券经纪业务中的法律纠纷——融资交易
    11.4.1 融资交易的普遍性
    11.4.2 合意融资,是否构成诱使客户过多交易
    11.4.3 证券公司强行平仓的问题
    11.4.4 第三方融资中的强行平仓
   11.5 证券经纪业务中的法律纠纷——密码安全
    11.5.1 王高武案
    11.5.2 “银广厦”股票盗买案
   11.6 证券经纪业务中的法律纠纷——赔偿
   11.7 交易费用和交易佣金
    11.7.1 交易费用(A股)
    11.7.2 交易佣金
  12 其他证券公司业务
   12.1 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12.1.1 委托理财与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12.1.2 对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监管
    12.1.3 委托理财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12.2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12.2.1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概述
    12.2.2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监管
    12.2.3 面向公众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12.2.4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法律责任
  13 监管证券公司
   13.1 证券公司的市场准入制度
    13.1.1 证券公司的分类管理
    13.1.2 证券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
    13.1.3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13.2 对证券公司的经营监管
    13.2.1 治理结构
    13.2.2 风险控制
   13.3 证券公司的市场退出
    13.3.1 证券公司市场退出的制度安排
    13.3.2 证券公司市场退出中的客户保护
  14 证券登记和结算制度
   14.1 概述
   14.2 证券登记和持有制度
    14.2.1 间接持有和直接持有制度
    14.2.2 中国股票主要采用直接持有制度
   14.3 证券托管制度
    14.3.1 证券托管的概念
    14.3.2 我国的证券托管制度
    14.3.3 指定交易和托管券商制度
   14.4 证券交割
   14.5 资金结算
    14.5.1 资金结算的原则
    14.5.2 清算
    14.5.3 资金实际交收流程
   14.6 证券结算中的风险
    14.6.1 结算风险基金
    14.6.2 信用风险
 第四编 上市公司控制权及其控制
  15 上市公司收购
   15.1 上市公司控制权概述
    15.1.1 控制权溢价
    15.1.2 上市公司控制权
   15.2 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15.2.1 界定
    15.2.2 公司收购的理论争议和立法取向
    15.2.3 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
    15.2.4 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特殊环境
   15.3 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
    15.3.1 上市公司收购的立法历程
    15.3.2 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渊源和适用
    15.3.3 上市公司收购的基本原则
   15.4 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的信息披露
    15.4.1 是持股变动还是收购
    15.4.2 大股东报告义务
    15.4.3 股份增减报告义务
    15.4.4 披露期限
    15.4.5 披露义务的豁免和减轻
    15.4.6 持股变动报告的程序和内容
    15.4.7 监管措施和法律责任
   15.5 上市公司收购
    15.5.1 上市公司收购的认定
    15.5.2 上市公司收购的方式
    15.5.3 协议收购
    15.5.4 要约收购
    15.5.5 反收购措施
   15.6 转让上市公司实际控制权的特别规定
   15.7 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责任
    15.7.1 违反上市公司收购法定程序的法律责任
    15.7.2 收购中的内幕交易
  16 征集上市公司代理投票权
   16.1 代理投票权
   16.2 征集代理投票权的意义
   16.3 征集代理投票权在我国的特殊性
   16.4 征集代理投票权的实践
    16.4.1 征集代理投票权的法源基础
    16.4.2 实践
   附录:我国台湾地区关于征集代理投票权的规定
  17 股东大会与控制权的实现
   17.1 概述
   17.2 股东大会的召集权
    17.2.1 股东大会概述
    17.2.2 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权
   17.3 股东大会的职权范围
   17.4 股东大会的提案权和会议讨论事项
    17.4.1 谁有权提出提案和如何提出提案
    17.4.2 谁有权决定股东大会的议程
   17.5 股东大会的决议程序
    17.5.1 决议事项
    17.5.2 表决方式和决议通过
    17.5.3 对表决的审查和异议
   17.6 董事的提名和选举程序
    17.6.1 董事的提名和选举程序
    17.6.2 累积投票制
    17.6.3 独立董事的选举
   17.7 股东大会瑕疵的司法救济
  18 控制权的控制与上市公司治理
   18.1 股东冷漠主义和公司治理理论
    18.1.1 股东冷漠主义
    18.1.2 传统的公司治理问题——委托代理问题
    18.1.3 公司治理问题的新发展——大股东剥夺
   18.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特殊性——大股东剥夺和国有资产管理
    18.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
    18.2.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问题
   18.3 上市公司治理实践概述
   18.4 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
    18.4.1 董事的诚信责任
    18.4.2 独立董事制度
    18.4.3 控股股东的诚信义务
    18.4.4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18.4.5 分类表决机制
   18.5 上市公司的外部监控
    18.5.1 上市公司监督检查
    18.5.2 上市公司新股发行(配股或增发)审核
    18.5.3 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临时报告审阅
    18.5.4 上市公司重组监管
    18.5.5 约见上市公司董事长谈话
   18.6 上市公司监管中的特别问题
    18.6.1 上市公司独立
    18.6.2 规范实际控制权转移行为
    18.6.3 对外担保
    18.6.4 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
    18.6.5 重大资产交易
    18.6.6 关联交易
 第五编 证券法律责任
  19 证券法律责任体系
   19.1 证券刑事责任
   19.2 证券行政责任
   19.3 证券民事责任
   19.4 证券法律责任体系
    19.4.1 三种法律责任的相互配合
    19.4.2 三种法律责任的不同
    19.4.3 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9.4.4 民事赔偿优先原则
  20 虚假陈述
   20.1 虚假陈述行为的分类
    20.1.1 以主体划分
    20.1.2 以虚假陈述的内容划分
    20.1.3 以虚假陈述发生的时间划分
   20.2 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
    20.2.1 违法性
    20.2.2 重大性
    20.2.3 软信息披露中的虚假陈述
    20.2.4 虚假陈述行为的类型
   20.3 违反消极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责任
    20.3.1 刑事责任
    20.3.2 行政责任
    20.3.3 民事责任
   20.4 虚假陈述的刑事责任
    20.4.1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20.4.2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
   20.5 虚假陈述的行政责任
    20.5.1 发行时虚假陈述与上市后虚假陈述
    20.5.2 发行时虚假陈述依据发现阶段不同而有不同处理
   20.6 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
    20.6.1 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概述
    20.6.2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21 证券民事诉讼
   21.1 最高人民法院对证券民事诉讼的态度
   21.2 前置程序
    21.2.1 设置前置程序的理由
    21.2.2 前置程序的具体内容
    21.2.3 关于前置程序要求的理解
   21.3 诉讼时效
   21.4 管辖
    21.4.1 级别管辖 
    21.4.2 地域管辖
    21.4.3 移送管辖
   21.5 受理
    21.5.1 投资者应当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规定
    21.5.2 投资者起诉应当提交的证据
   21.6 诉讼方式
    21.6.1 《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诉讼方式的规定
    21.6.2 最高人民法院的理由
    21.6.3 可适用的证券民事诉讼方式
  22 证券律师虚假陈述的法律责任
   22.1 证券律师法律责任概述
   22.2 证券律师的刑事责任
    22.2.1 《刑法》第229条
    22.2.2 《刑法》第160条
    22.2.3 两个条款的竞合与不同
   22.3 证券律师的行政责任
    22.3.1 证监会历年来处罚证券律师的案例
    22.3.2 《证券法》生效之前证券律师的行政责任
    22.3.3 《证券法》对证券律师行政责任的规定
   22.4 证券律师的民事责任
    22.4.1 过错责任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
    22.4.2 共同侵权责任
   22.5 证券律师违规行为种类及其法律责任分析
    22.5.1 证券律师未勤勉尽责,做出虚假陈述的
    22.5.2 证券律师参与虚假陈述的
    22.5.3 证券律师明知发行人的虚假陈述行为,不予纠正的
   22.6 现行证券律师法律责任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23 内幕交易
   23.1 概述
    23.1.1 信息披露义务与内幕交易
    23.1.2 欺诈与内幕交易
   23.2 关于内幕交易的理论和现实
    23.2.1 关于内幕交易的理论
    23.2.2 我国对内幕交易的规制
   23.3 内幕信息
   23.4 内幕交易的主体
    23.4.1 公司内部人员及推定内部人员
    23.4.2 公司外部的信息制造者
    23.4.3 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
    23.4.4 接受泄露信息者(tippee)
    23.4.5 非法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
    23.4.6 其他合法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
   23.5 内幕交易的行为要件
   23.6 内幕交易的法律责任
    23.6.1 行政责任
    23.6.2 刑事责任
    23.6.3 民事责任
   23.7 内幕交易的预防措施
    23.7.1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股票转让限制
    23.7.2 短线交易归入权
   附录 美国判例上关于禁止内幕交易法的发展
  24 操纵市场
   24.1 概述
    24.1.1 概念
    24.1.2 操纵市场与欺诈
   24.2 操纵市场的行为分析
    24.2.1 以真实交易手段操纵市场
    24.2.2 约定买卖
    24.2.3 自买自卖
    24.2.4 以其他方法操纵
   24.3 操纵市场的法律责任
    24.3.1 刑事责任
    24.3.2 行政责任
  25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25.1 中国证监会的性质和地位
    25.1.1 关于中国证监会性质和地位的争议
    25.1.2 中国证监会的实践
   25.2 中国证监会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
    25.2.1 规章制定
    25.2.2 规范性文件制定
   25.3 中国证监会的行政许可
    25.3.1 中国证监会保留的行政许可项目
    25.3.2 中国证监会实施行政许可的程序
   25.4 中国证监会的调查权
    25.4.1 立案
    25.4.2 调查
    25.4.3 调查终结
   25.5 中国证监会的行政处罚和行政措施
    25.5.1 行政处罚程序
    25.5.2 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措施的争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