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6-01-15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中医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179828
  • 1
  • 247285
  • 平装
  • 16开
  • 2006-01-15
  • 540
  • 277
  • 医学
  • 中医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突破了从总论到各论、从基础到临床的传统编写模式,以辨证论治为编写主线,将中医学的精髓有机地组织在基础篇、辨证篇、治疗篇三大块中,并前后呼应;旨在使医学生学习并掌握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中医理法方药的系统思维方法,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在编写体例上大胆创新,注重实用,力求重点突出,文字精练,采用丰富的图表取代冗长的阐述,全书体现了病机为本、辨证论治、以证统病、以法定方的编写风格。在每章开始设有内容提要和学习目标,章后有英文小结,不仅可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学习中医药学术语的英文词汇;章后还列有复习思考题,有助于学生自学和复习。

本教材适合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临床各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学使用。

目录

 基础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
     的问世
    二、中药学理论拓荒之作《神农本草经》
     的出版
    三、中医学临床经典巨著《伤寒杂病论》
     的诞生
    四、中医学专科著作与学派的发展
    五、中医防治瘟疫与温病学的成就
    六、中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称誉世界
   第二节 中医学的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一、中西医学基本属性与特征的比较
    二、中西医学的优势与互补
   第四节 中西医结合的研究进展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
    二、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的研究
    三、急腹症与通里攻下法的研究
    四、热毒证与清热解毒法的研究
    五、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
    六、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与针刺麻醉的应用
    七、砷制剂治疗白血病
    八、青蒿素的发明与恶性疟疾的治疗
    九、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烧伤的研究
    十、恶性肿瘤治疗的中国模式
  第二章 阴阳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特征
    三、阴阳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二、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三、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四、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五、用于疾病的诊断
    六、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三章 五行学说
   第一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五行的属性分类与推演
    四、五行的生克乘侮
   第二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用五行系统说明人与自然的统一
    二、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
     相互关系
    三、用五行学说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五、用于疾病的治疗
   第三节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关系
  第四章 藏象
   第一节 概述
    一、藏象学说的形成
    二、藏象学说的内容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奇恒之腑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气、血、津液、精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精
    五、精、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经络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 十二经脉
    一、名称分布
    二、走向与交接规律
    三、循行分布规律
    四、表里络属关系
    五、流注次序
    六、十二经的属络及体表循行分布
   第三节 奇经八脉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一、经别
    二、别络
    三、经筋
    四、皮部
   第五节 经络的功能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六章 病因与病机
   第一节 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四、其他致病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正邪相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机失常
    四、气血失调
    五、津液失常
 辨证篇
  第七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望神
    二、望面色
    三、望形态
    四、望头颈、五官
    五、望皮肤
    六、望排出物
    七、望舌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
    三、问疼痛
    四、问饮食与口味
    五、问睡眠
    六、问二便
    七、问经带
    八、问小儿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八章 辨证论治概述
   第一节 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证与病和症的关系
   第三节 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第九章 八纲辨证
   第一节 表里辨证
    一、表证
    二、里证
    三、表证和里证的鉴别
   第二节 寒热辨证
    一、寒证
    二、热证
    三、寒证与热证的鉴别
   第三节 虚实辨证
    一、虚证
    二、实证
    三、虚证与实证的鉴别
   第四节 阴阳辨证
    一、阴证与阳证
    二、阴虚证与阳虚证、亡阴证与亡阳证
   第五节 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六节 八纲辨证与其他辨证的关系
  第十章 脏腑辨证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的辨证
    一、心气虚证
    二、心阳虚证
    三、心阳暴脱证
    四、心血虚证
    五、心阴虚证
    六、心火亢盛证
    七、心血瘀阻证
    八、痰迷心窍证
    九、小肠实热证
   第二节 肝与胆病的辨证
    一、肝郁气滞证
    二、肝火上炎证
    三、肝血虚证
    四、肝阴虚证
    五、肝阳上亢证
    六、肝胆湿热证
    七、肝风内动证
    八、胆郁痰扰证
   第三节 脾与胃病的辨证
    一、脾气虚证
    二、脾气下陷证
    三、脾不统血证
    四、脾阳虚证
    五、湿热蕴脾证
    六、胃阴虚证
    七、胃热炽盛证
    八、食滞胃脘证
   第四节 肺与大肠病的辨证
    一、肺气虚证
    二、肺阴虚证
    三、风寒束肺证
    四、风热犯肺证
    五、燥邪犯肺证
    六、痰热阻肺证
    七、痰湿阻肺证
    八、寒邪客肺证
    九、大肠湿热证
    十、大肠津亏证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的辨证
    一、肾气虚证
    二、肾阳虚证
    三、肾气不固证
    四、肾不纳气证
    五、肾虚水泛证
    六、肾精不足证
    七、肾阴虚证
    八、膀胱湿热证
   第六节 脏腑兼证
    一、心肺气虚证
    二、心脾两虚证
    三、心肾不交证
    四、心肾阳虚证
    五、肝脾不和证
    六、肝肾阴虚证
    七、脾肺气虚证
    八、脾肾阳虚证
  第十一章 六经辨证
   第一节 太阳病证
    一、太阳经证
    二、太阳腑证
   第二节 阳明病证
    一、阳明经证(阳明热证)
    二、阳明腑证(阳明实证)
   第三节 少阳病证
   第四节 太阴病证
   第五节 少阴病证
    一、少阴寒化证
    二、少阴热化证
   第六节 厥阴病证
  第十二章 卫气营血辨证
   第一节 卫分证
   第二节 气分证
    一、气分大热
    二、胃肠结热
   第三节 营分证
   第四节 血分证
    一、血热妄行
    二、肝热动风
 治疗篇
  第十三章 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第一节 防治原则
    一、预防为主
    二、治病求本
    三、扶正与祛邪
    四、调整阴阳
    五、调整脏腑功能
    六、三因制宜
   第二节 治疗方法
    一、汗法(解表法、解肌法)
    二、吐法(催吐法)
    三、下法(泻下法)
    四、和法(和解法)
    五、温法(祛寒法)
    六、清法(清热法)
    七、补法(补益法)
    八、消法(消散法)
    九、固涩法
    十、开窍法
    十一、重镇法
  第十四章 中药学
   第一节 中药概述
    一、中药的炮制
    二、中药的性能
    三、中药的用法
   第二节 中药简介
    一、解表药
    二、清热药
    三、泻下药
    四、祛风湿药
    五、化湿药
    六、利水渗湿药
    七、消导药
    八、温里药
    九、理气药
    十、活血药
    十一、止血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安神药
    十四、平肝熄风药
    十五、开窍药
    十六、补益药
    十七、固涩药
  第十五章 方剂学
   第一节 方剂概述
    一、方剂与治法和药物的关系
    二、方剂的分类
    三、方剂的基本结构
    四、方剂的变化
    五、剂型
    六、煎药法
    七、服药法
   第二节 方剂分类介绍
    一、解表剂
    二、治风剂
    三、祛湿剂
    四、清热剂
    五、和解剂
    六、消导剂
    七、催吐剂
    八、泻下剂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十、温里剂
    十一、理气剂
    十二、理血剂
    十三、补益剂
    十四、固涩剂
    十五、安神剂
    十六、开窍剂
    十七、驱虫剂
    十八、外用剂
  第十六章 针灸
   第一节 腧穴
    一、腧穴的分类
    二、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二节 针法
    一、针刺的工具
    二、进针方法
    三、针刺深度
    四、行针手法
    五、针刺意外和防治处理
   第三节 灸法
    一、艾炷灸
    二、艾条灸
   第四节 十四经常用穴位
    一、手太阴肺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三、足阳明胃经
    四、足太阴脾经
    五、手少阴心经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七、足太阳膀胱经
    八、足少阴肾经
    九、手厥阴心包经
    十、手少阳三焦经
    十一、足少阳胆经
    十二、足厥阴肝经
    十三、任脉
    十四、督脉
   第五节 选穴方法
    一、局部和邻近取穴
    二、循经取穴
    三、对症选穴
 附录:临证备要
  一、表证
  二、里热证
  三、寒证
  四、风湿证
  五、内风证
  六、湿证
  七、痰证
  八、食滞证
  九、气滞证
  十、气逆证
  十一、血瘀证
  十二、出血证
  十三、气虚证
  十四、血虚证
  十五、阴虚证
  十六、阳虚证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