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8-06-16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药理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04971
  • 1
  • 244848
  • 平装
  • 16开
  • 2008-06-16
  • 690
  • 439
  • 临床医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共分九篇47章,为了便于学习掌握每章的内容和了解一些新的相关知识,每章有学习要点、本章小结、相关链接和思考题。药物名称和常用术语加注了英文,并在书末附有中英文药名索引,以强化英语学习。实践部分为3章,包括药物的一般知识、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术和29个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实验。在编写内容上,注意把相关专业的实际需要和国家执业资格认证考试结合起来。具有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文字精练、条理清晰、实用性及指导性强的特点。

本教材适合医学院校高职高专各专业学生使用。

目录

 理论部分
 第一篇 药理学总论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药理学概述
    一、药理学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
    二、药理学的任务和学习目的
    三、学习药理学的方法
   第二节 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药理学研究方法和新药开发与研究
    一、药理学研究方法
    二、新药开发与研究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三、药物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一、量效曲线
    二、量效曲线的应用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机制的分类
    二、药物与受体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药物的吸收
    二、药物的分布
    三、药物的代谢
    四、药物的排泄
   第三节 药物的动力学过程
    一、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
    二、药代动力学模型
    三、药动学的基本参数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
    二、药物剂型
    三、给药途径
    四、用药时间和次数
    五、药物相互作用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二、性别
    三、遗传因素
    四、病理状态
    五、精神状态
    六、机体对药物反应性的变化
 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
    一、传出神经的递质与分类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与效应
    三、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效应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与分类
    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第六章 拟胆碱药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
    二、M 胆碱受体激动药
    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
    一、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二、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
   第三节 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七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M 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二、阿托品的合成代用品类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N1胆碱受体阻断药
    二、N2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 α、β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α受体激动药
    一、α1 、α2受体激动药
    二、α1受体激动药
    三、α2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β受体激动药
    一、β1 、β2受体激动药
    二、β1受体激动药
    三、β2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α受体阻断药
    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
    二、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
    三、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一、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二、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α、β受体阻断药
 第三篇 麻醉药与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第十章 麻醉药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一、概述
    二、常用局麻药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三、复合麻醉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第一节 苯二氮??类
   第二节 巴比妥类
   第三节 其他类镇静催眠药
  第十二章 抗癫??药
   第一节 常用抗癫??药
   第二节 抗癫??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第十三章 抗帕金森病药
   第一节 中枢性拟多巴胺药
    一、多巴胺前体药
    二、左旋多巴的增效药
    三、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四、促多巴胺释放药
   第二节 中枢性抗胆碱药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一、吩噻嗪类
    二、硫杂蒽类
    三、丁酰苯类
    四、其他类抗精神病药
   第二节 抗躁狂抑郁症药
    一、抗躁狂症药
    二、抗抑郁症药
  第十五章 镇痛药
   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第二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第三节 其他镇痛药
   阿片受体拮抗药[附]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水杨酸类
    二、苯胺类
    三、吡唑酮类
    四、其他有机酸类
    五、解热镇痛药的复方制剂
    六、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及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一节 中枢兴奋药
    一、大脑皮质兴奋药
    二、呼吸中枢兴奋药
   第二节 促大脑功能恢复药
 第四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
  第十八章 钙通道阻滞药
   第一节 钙通道阻滞药概述
    一、钙通道阻滞药的分类
    二、钙通道阻滞药的体内过程
   第二节 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三节 常用钙通道阻滞药
  第十九章 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分类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药
    二、钙通道阻滞药
    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四、交感神经抑制药
    五、血管平滑肌舒张药
   第三节 抗高血压药的临床用药原则
    一、根据高血压程度选用药物
    二、根据合并症选用药物
    三、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四、联合用药
  第二十章 抗心绞痛药
   第一节 硝酸酯类
   第二节 β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第二十一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与药物分类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
    二、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二、Ⅱ类———β受体阻断药
    三、Ⅲ类———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药物
    四、Ⅳ类———钙通道阻滞药
  第二十二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一节 正性肌力药
    一、强心苷类
    二、非强心苷类
   第二节 减轻心脏负荷药
    一、利尿药
    二、血管扩张药
   第三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药物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β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三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一、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二、胆汁酸螯合剂
    三、烟酸类
    四、苯氧酸类
   第二节 抗氧化剂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第四节 黏多糖和多糖类
 第五篇 内脏系统药理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一节 利尿药
    一、利尿药的分类
    二、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三、常用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
  第二十五章 抗变态反应药
   第一节 组胺受体阻断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二、H2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钙剂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二、外周性镇咳药
   第二节 祛痰药
    一、痰液稀释药
    二、黏痰溶解药
   第三节 平喘药
    一、支气管扩张药
    二、抗过敏平喘药
    三、抗炎平喘药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助消化药
   第二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胃酸分泌抑制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第三节 止吐药和促胃肠动力药
    一、H1 受体阻断药
    二、多巴胺受体阻断药
    三、5-HT3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泻药和止泻药
    一、泻药
    二、止泻药
   第五节 利胆药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抗贫血药
    一、铁制剂
    二、维生素类
    三、基因重组类
   第二节 促凝血药
    一、促进凝血因子生成药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三、促进血小板生成药
    四、作用于血管的促凝血药
   第三节 抗凝血药
    一、体内、体外抗凝血药
    二、体内抗凝血药
    三、体外抗凝血药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
   第六节 促白细胞增生药
   第七节 血容量扩充药
   第八节 糖类、盐类及调节酸碱平衡药
    一、糖类
    二、盐类
    三、调节酸碱平衡药
  第二十九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一、垂体后叶素类
    二、前列腺素类
    三、麦角生物碱类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第六篇 内分泌系统药理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类
   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一、促皮质素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第三十一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一、天然药物类
    二、合成药物类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二、碘和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β受体阻断药
  第三十二章 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
   第一节 胰岛素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
    二、双胍类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四、胰岛素增敏药
    五、其他类口服降糖药
  第三十三章 性激素类药和避孕药
   第一节 雌激素类和抗雌激素类
    一、雌激素类
    二、抗雌激素类
   第二节 孕激素类和抗孕激素类
    一、孕激素类
    二、抗孕激素类
   第三节 雄激素类和抗雄激素类
    一、雄激素类
    二、抗雄激素类
   第四节 促性腺激素类
   第五节 避孕药
    一、主要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二、抗着床避孕药
    三、抗早孕药
 第七篇 化学治疗药药理
  第三十四章 抗菌药概论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三、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
    四、抑制细菌核酸合成
    五、抑制细菌叶酸代谢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一、细菌耐药性分类
    二、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第四节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抗菌药物的选择
    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三、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第三十五章 抗生素
   第一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其他β-内酰胺类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万古霉素类抗生素
    一、大环内酯类
    二、林可霉素类
    三、万古霉素类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一、氨基糖苷类
    二、多黏菌素类
   第四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一、四环素类
    二、氯霉素类
   第五节 其他类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菌药
   第二节 磺胺类抗菌药和甲氧苄啶
    一、磺胺类
    二、甲氧苄啶
   第三节 其他合成抗菌药
    一、硝基咪唑类
    二、硝基呋喃类
  第三十七章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
    二、抗结核病药的应用原则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第三十八章 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一节 抗真菌药
    一、抗生素类
    二、唑类
    三、丙烯胺类
    四、嘧啶类
   第二节 抗病毒药
  第三十九章 消毒防腐药
   一、醇类
   二、酚类
   三、醛类
   四、酸类
   五、卤素类
   六、氧化剂
   七、表面活性剂
   八、其他药物
  第四十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和抗疟药的作用环节
    二、常用抗疟药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一、抗阿米巴病药
    二、抗滴虫病药
   第三节 抗血吸虫病药
   第四节 抗丝虫病药
   第五节 抗肠蠕虫病药
  第四十一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基本作用和分类
    一、细胞增殖周期及抗恶性肿瘤药的基本作用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一、烷化剂
    二、抗代谢药
    三、抗肿瘤抗生素
    四、抗肿瘤植物药
    五、激素类
    六、其他类抗肿瘤药
   第三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临床用药原则
 第八篇 其他药物药理
  第四十二章 维生素类药
   第一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四十三章 免疫功能调节药
   第一节 免疫功能概述
    一、免疫功能
    二、免疫反应
   第二节 免疫抑制药
   第三节 免疫增强药
  第四十四章 解毒药
   第一节 重金属和类金属中毒解毒药
   第二节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第三节 灭鼠药中毒解毒药
    一、抗凝血类灭鼠药中毒解毒药
    二、磷毒鼠药中毒解毒药
    三、有机氟灭鼠药中毒解毒药
    四、毒鼠强中毒解毒药
   第四节 蛇毒中毒解毒药
  第四十五章 诊断用药
   第一节 X线造影剂
    一、钡造影剂
    二、碘造影剂
    三、气体造影剂
   第二节 器官功能检查用药
    一、肝功能检查用药
    二、肾功能检查用药
    三、消化功能检查用药
  第四十六章 基因治疗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论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二、基因治疗的类型和方式
    三、基因治疗的条件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
    一、遗传病基因治疗
    二、恶性肿瘤基因治疗
    三、艾滋病的基因治疗
    四、其他疾病的基因治疗
   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问题和前景
 第九篇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第四十七章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
   第一节 药物体外相互作用
   第二节 药物体内相互作用
    一、药物在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二、药物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第三节 合理用药原则
 实践部分
 第一章 药物的一般知识
  一、药物的制剂和剂型
  二、药品管理基本知识
  三、特殊药品管理
  四、处方
 第二章 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
  一、药理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三、常用实验动物的要求和选择
  四、实验动物的捉持和给药方法
  五、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
 第三章 药理学实验
  实验一 药物的基本作用
  实验二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三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四 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实验五 药物血浆半衰期(t1/2)的测定
  实验六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七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兔眼瞳孔的作用
  实验八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动物血压的影响
  实验九 传出神经系统药对离体肠肌的作用
  实验十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其解救
  实验十一 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实验十二 普鲁卡因与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较
  实验十三 普鲁卡因与丁卡因毒性比较
  实验十四 普鲁卡因的传导麻醉作用
  实验十五 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十六 氯丙嗪的镇静和降温作用
  实验十七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
  实验十八 尼可刹米对呼吸抑制的解救
  实验十九 普萘洛尔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实验二十 强心苷的强心作用
  实验二十一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
  实验二十二 可待因的镇咳作用
  实验二十三 硫酸镁的导泻作用
  实验二十四 硫酸镁的急性中毒及解救
  实验二十五 药物对凝血时间的影响
  实验二十六 药物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实验二十七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实验二十八 溶媒对乳糖酸红霉素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二十九 链霉素的急性中毒及解救
 附录
  一、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常数
  二、常用生理溶液的成分和配制
  三、实验动物的常用非挥发性麻醉药
  四、人和动物间按体表面积折算的等效剂量比值
 索引
  中文药名索引
  英文药名索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