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09-05-0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病原生物与免疫(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61202
  • 2
  • 244234
  • 平装
  • 16开
  • 2009-05-08
  • 530
  • 337
  • 医学
  • 基础医学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为免疫,主要阐述了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功能、免疫应答的生理和病理效应以及免疫学知识在诊断、预防、治疗疾病中的应用。第二篇为病原微生物,主要介绍常见的细菌、病毒等病原的感染来源、感染途径、致病性、所致疾病以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第三篇为人体寄生虫,主要介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性、所致疾病及其预防措施和治疗原则。第四篇为实训项目。


本书不仅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护理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同时也可作为成人教育、本科教育在校学生教学用书及其他有关人员职业培训、业务进修参考用书。

目录

 第一篇 免疫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二章 抗原
   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二节 抗原的特异性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
   第四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第三章 抗体及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第二节 抗体的功能
   第三节 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第四节 人工抗体的制备
  第四章 补体系统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分子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HLA复合体
   第三节 经典的HLA分子
   第四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第六章 免疫系统
   第一节 免疫器官
   第二节 免疫细胞
   第三节 免疫分子
  第七章 固有性免疫系统与固有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固有性免疫系统
   第二节 固有性免疫应答
   第三节 固有性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第八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三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四节 免疫耐受
  第九章 超敏反应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第十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预防
   第二节 免疫治疗
   第三节 免疫学诊断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
  第十一章 病原微生物概论
  第十二章 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
   第三节 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细菌的变异
  第十三章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一节 细菌感染源及感染途径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类型
   第四节 医院内感染
   第五节 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
  第十四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第二节 脑膜炎奈瑟菌
   第三节 白喉棒状杆菌
   第四节 肺炎链球菌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感染细菌
   第六节 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五章 消化道感染细菌
   第一节 埃希菌属
   第二节 志贺菌属
   第三节 沙门菌属
   第四节 霍乱弧菌
   第五节 幽门螺杆菌
   第六节 消化道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及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 创伤感染病原菌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第二节 链球菌属
   第三节 破伤风梭菌
   第四节 产气荚膜梭菌
   第五节 无芽胞厌氧菌
   第六节 其他细菌
   第七节 创伤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十七章 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第一节 副溶血性弧菌
   第二节 肉毒梭菌
   第三节 引起食物中毒的其他细菌
   第四节 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
  第十八章 性传播疾病病原体
   第一节 淋病奈瑟菌
   第二节 梅毒螺旋体
   第三节 沙眼衣原体
   第四节 溶脲脲原体
   第五节 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十九章 动物源性疾病病原体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
   第二节 鼠疫耶尔森菌
   第三节 立克次体
   第四节 其他动物源性细菌
   第五节 动物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第二十章 真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二十一章 病毒总论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免疫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测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节 麻疹病毒
   第三节 腮腺炎病毒
   第四节 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
   第五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六节 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治原则
  第二十三章 肠道感染病毒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第三节 轮状病毒
   第四节 肠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则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第四节 其他肝炎病毒
   第五节 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五章 虫媒病毒与出血热病毒
   第一节 虫媒病毒
   第二节 出血热病毒
  第二十六章 反转录病毒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第二十七章 其他病毒
   第一节 疱疹病毒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
 第三篇 人体寄生虫
  第二十八章 人体寄生虫概述
   第一节 寄生现象、寄生虫和宿主
   第二节 寄生虫致病性及抗寄生虫免疫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实验诊断与防治
  第二十九章 医学蠕虫
   第一节 线虫
   第二节 吸虫
   第三节 绦虫
  第三十章 医学原虫
   第一节 叶足虫
   第二节 鞭毛虫
   第三节 孢子虫
  第三十一章 医学节肢动物
 第四篇 实训项目
  第三十二章 免疫实训项目
   项目一 凝集反应
   项目二 沉淀反应
   项目三 免疫标记技术
   项目四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测定
  第三十三章 微生物实训项目
   项目一 细菌的形态结构检查法
   项目二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及代谢产物的检查
   项目三 细菌的分布及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第三十四章 寄生虫实训项目
   项目一 医学蠕虫
   项目二 医学原虫及医学节肢动物
 主要参考文献
 “病原生物与免疫”课程标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