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08-0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工程教育发展报告2012》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79099
  • 1
  • 241838
  • 假精装
  • 16开
  • 2013-08-07
  • 260
  • 270
  • 教育学
  • 教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以工程教育为主题的年度报告,包括专题报告、重要文献、资料和数据、大事记等版块,主要展现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状,反映工程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工程教育的方针政策。本书由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书中的资料、数据都有可靠的来源,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工程教育的进展状况;每一篇专题报告均由研究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而成,不是简单的资料堆砌;书中还尽可能广泛地收集工程教育的相关信息,使之能够系统地保留下来。本书的后续系列将逐年连续出版。

      本书适合工程教育领域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及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目录

 前辅文
 第1部分 专题报告
 1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
  1.1 我国工程教育的规模
  1.2 我国工程教育的结构
   1.2.1 层次结构
   1.2.2 专业结构
   1.2.3 类型结构
  1.3 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1.3.1 学制和学位制度
   1.3.2 培养目标
   1.3.3 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1.3.4 培养过程
  1.4 我国政府和企业在工程教育中的作用
   1.4.1 政府的管理职能
   1.4.2 企业的支持作用
  1.5 我国工程教育改革
   1.5.1 实施一系列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1.5.2 加强工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
   1.5.3 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5.4 初步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
   1.5.5 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5.6 引入和实践CDIO 工程教育模式
   1.5.7 开展高等学校与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试点工作
  1.6 我国工程教育研究
   1.6.1 两次工程教育研究高潮
   1.6.2 工程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
   1.6.3 主要的工程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
  1.7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向
 2 迎接创新,追求卓越———“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情况综述
  2.1 卓越计划概述
   2.1.1 制定卓越计划的背景
   2.1.2 卓越计划的主要内容
   2.1.3 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专业
  2.2 人才培养目标
   2.2.1 985 高校、部属211 高校培养目标特点
   2.2.2 地方高校培养目标特点
  2.3 课程体系和教学形式
   2.3.1 开设工程导论课
   2.3.2 加强工程实践环节
   2.3.3 企业参与课程建设
   2.3.4 改革教学和考核方法
  2.4 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实施进展
   2.4.1 建立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2.4.2 共建工程人才培养基地
  2.5 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情况
   2.5.1 努力增加工科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
   2.5.2 选拔、培养、引进相结合,不断充实教师队伍
   2.5.3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2.5.4 完善工科教师聘任、考核、培训和激励制度
  2.6 国际交流与合作进展情况
   2.6.1 积极引进国外工程教育资源
   2.6.2 鼓励和支持师生参与国际交流
   2.6.3 对接国际公认的工程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3 中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发展
  3.1 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述
  3.2 新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历史回顾
   3.2.1 基本格局形成阶段(1949-1976年)
   3.2.2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拨乱反正(1977-1986年)
   3.2.3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制度化(1987-2004年)
   3.2.4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拓展与深化(2005-)
  3.3 十多年来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取得的成就
   3.3.1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性逐渐被全社会认识
   3.3.2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已初步建立
   3.3.3 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局面基本形成
   3.3.4 推动了创新与实用人才培养
  3.4 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3.4.1 各主体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不足
   3.4.2 产学研合作教育政策法规不完善
   3.4.3 合作水平和层次有待提高
   3.4.4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区域发展不平衡
  3.5 世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
   3.5.1 政府积极介入
   3.5.2 重视法律法规的规范与引导
   3.5.3 重视企业参与决策与行业指导
   3.5.4 强调学校的主导作用,设立协调管理机构
   3.5.5 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一体化
  3.6 推进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建议
   3.6.1 突出政府调控作用,强化政策建设
   3.6.2 平衡企业与社会利益,强化法律法规建设
   3.6.3 保障可持续发展,强化制度与机制建设
   3.6.4 加强执行力,强化组织与机构建设
   3.6.5 动员全社会参与,强调文化建设
  3.7 高校与产业贯通,科技与教育结合———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产学研合作培养工程人才案例
   3.7.1 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东莞产业升级的战略之一
   3.7.2 高校与产业贯通,科技与教育结合:东莞工研院的创新之举
   3.7.3 “高校与产业贯通,科技与教育结合”产学研模式的内在机理
 第2部分 重要文献
 4 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4.1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紧迫性
  4.2 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机遇与可行性
  4.3 未来十年中国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态势
  4.4 当代工程科技创新人才的特征分析
  4.5 重要建议
 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5.1 指导思想
  5.2 主要目标
  5.3 总体思路
  5.4 重点任务
   5.4.1 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5.4.2 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5.4.3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5.4.4 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
   5.4.5 制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标准
  5.5 保障措施
   5.5.1 建立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组织领导体系
   5.5.2 设立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5.5.3 改革工程教育教师职务聘任、考核与培训制度
   5.5.4 制定鼓励高校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政策
   5.5.5 制定鼓励企业参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政策
 6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
  6.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原则和实施领域
  6.2 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管理
  6.3 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6.4 企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组织实施
  6.5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支持政策
 7 育人为本 协同创新———在高等学校和工程研究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1年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7.1 联合培养研究生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7.2 协同创新、融合发展
  7.3 中国工程院将继续全力支持联合培养试点工作
 第3部分 资料和数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摘录)
  基本专业
  特设专业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摘录)
  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工程领域及牵头单位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学科专业名单
   本科专业名单(第一批,2010-2011年)
   本科专业名单(第二批,2012年)
   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名单(第一批,2010-2011年)
   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名单(第二批,2012年)
  培养工科研究生的情况
  培养工学门类博士研究生的情况
  培养工学门类硕士研究生的情况
  培养工学门类研究生班研究生的情况
  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情况
  培养工科本科生的情况
  培养工科专科生的情况
  培养工科本专科生的情况
  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本专科生分大类学生数
  普通高等学校工科教师情况
  科技人力资源情况
 第4部分 工程教育大事记
  工程教育大事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