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19-03-2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以下为《设计构成(配套智慧职教数字课程、微课、教学课件、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习题答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511246
  • 1版
  • 238923
  • 42254959-2
  • 平装
  • 16开
  • 2019-03-27
  • 330
  • 230
  • 艺术学
  • 设计学
  • 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
  • 高职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也是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媒体专业群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

本书内容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共14 章。书中阐述了设计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结合有代表性的设计大师、设计流派、设计作品对设计构成理论加以分析说明,着重培养学生设计构成中的表现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本书内容全面、思路清晰、通俗易懂,所阐述的内容深度、广度适宜,有利于学生理解。

为了学习者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掌握核心知识和技能,也方便教师采用更有效的传统方式教学,或者更新颖的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书配有微课视频,学习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进行观看。与本书配套的数字课程在“智慧职教”(www.icve.com.cn)平台上线,读者可登录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详见“智慧职教”服务指南。此外,本书还提供了其他丰富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包括电子课件(PPT)、教学大纲、授课教案、教学动画、习题答案等,教师可发邮件至编辑邮箱1548103297@qq.com 获取。

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装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的设计类课程教材,也可作为设计类相关职业从业人员的辅导用书。

目录

 前辅文
 第1部分 平面构成
  第1章 平面构成概述
   1.1 构成概述
    1.1.1 构成的定义
    1.1.2 平面构成与设计
   1.2 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1.2.1 历史渊源
    1.2.2 构成课程的发展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2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认知与形态表现
   2.1 平面构成的形态认知
    2.1.1 形态认知
    2.1.2 形态构成
   2.2 平面构成的形态表现
    2.2.1 概念形态
    2.2.2 具象形态
    2.2.3 关系形态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3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表现
   3.1 对称与均衡
    3.1.1 对称
    3.1.2 均衡
   3.2 比例与分割
    3.2.1 比例
    3.2.2 分割
   3.3 变化与统一
    3.3.1 变化
    3.3.2 统一
   3.4 对比与和谐
    3.4.1 对比
    3.4.2 和谐
   3.5 节奏与韵律
    3.5.1 节奏
    3.5.2 韵律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4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4.1 点
    4.1.1 点的形态及其视觉特征
    4.1.2 点的错视
    4.1.3 点的构成
    4.1.4 点在设计中的应用
   4.2 线
    4.2.1 线的形态与分类
    4.2.2 线的视觉特征
    4.2.3 线的错视
    4.2.4 线的构成
    4.2.5 线在设计中的应用
   4.3 面
    4.3.1 面的概念与分类
    4.3.2 面的形态特征
    4.3.3 面的视觉特征
    4.3.4 面的构成
    4.3.5 面的错视
    4.3.6 图与地的关系
    4.3.7 点、线、面的构成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5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骼
   5.1 基本形
    5.1.1 基本形和基本单元形
    5.1.2 基本形的群化构成
    5.1.3 基本形的特点
   5.2 骨骼
    5.2.1 骨骼概述
    5.2.2 构成中骨骼的分类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6章 平面构成的构成类型
   6.1 骨骼构成
    6.1.1 重复构成
    6.1.2 近似构成
    6.1.3 渐变构成
    6.1.4 特异构成
    6.1.5 发射构成
   6.2 自由构成
    6.2.1 感知构成
    6.2.2 抽象构成
    6.2.3 肌理构成
    6.2.4 对比构成
    6.2.5 密集构成
    6.2.6 空间构成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2部分 色彩构成
  第7章 色彩的基本属性
   7.1 色彩的原理
    7.1.1 色环
    7.1.2 色立体
   7.2 色彩的三要素
    7.2.1 色相
    7.2.2 明度
    7.2.3 纯度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8章 色彩的对比研究
   8.1 色彩的对比
    8.1.1 色相对比
    8.1.2 明度对比
    8.1.3 纯度对比
    8.1.4 面积对比
    8.1.5 肌理对比
    8.1.6 连续对比
    8.1.7 冷暖对比
   8.2 色彩对比的应用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9章 色彩调和研究
   9.1 色彩调和的基本理论
    9.1.1 色彩调和的重要意义
    9.1.2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9.2 色彩调和的一般原理
    9.2.1 纯色混入黑白灰调和
    9.2.2 互混调和
    9.2.3 多色相层次调和
    9.2.4 连贯同一调和
   9.3 奥斯特色彩调和论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0章 色彩感觉与色彩心理
   10.1 色彩感觉
    10.1.1 色彩的冷与暖
    10.1.2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
    10.1.3 色彩的兴奋与冷静
    10.1.4 色彩的轻与重
    10.1.5 色彩的柔和与坚硬
   10.2 色彩心理
    10.2.1 色彩与味觉
    10.2.2 色彩与形状
   10.3 色彩感觉的心理联想构成
    10.3.1 具体联想
    10.3.2 抽象联想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3部分 立体构成
  第11章 立体构成概述
   11.1 立体构成简介
    11.1.1 造物与造形
    11.1.2 造形的类别
   11.2 立体构成的特点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2章 材料与材料表现
   12.1 材料要素
    12.1.1 材料
    12.1.2 加工工具
   12.2 材料表现
    12.2.1 材料形态
    12.2.2 材料质地肌理
   12.3 材料的分类与常见类别
    12.3.1 材料的分类
    12.3.2 常用材料的类别
   12.4 立体构成材料加工工艺
    12.4.1 立体形态材料加工
    12.4.2 立体形态制作工艺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3章 立体构成形态的造形方法与立体构成元素
   13.1 形态造形方法
    13.1.1 “加法”造形
    13.1.2 “减法”造形
    13.1.3 “乘法”造形
    13.1.4 “除法”造形
    13.1.5 “分解重构”造形
    13.1.6 “适形”造形大法
   13.2 造形材料与构成方法
    13.2.1 点材
    13.2.2 线材
    13.2.3 面体的空间构成
    13.2.4 面体的层板排列空间构成造形方法
    13.2.5 线体的空间构成
    13.2.6 块体的空间构成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第14章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14.1 立体构成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14.2 立体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课后习题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