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 #

出版时间:201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大学书法教程》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35972
  • 1版
  • 96053
  • 44250397-5
  • 平装
  • 8开
  • 2014
  • 320
  • 232
  • 艺术学
  • 美术学
  • 艺术类
  • 本科 高职
作者简介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书法家、艺术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1947年生于南昌,1981年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研究生毕业。1995-1997年任日本文部省外国人教师、日本国立奈良教育大学客员教授。著有《书法的形态与阐释》《书法》《中国书法:167个练习》《愉快的书法——进入书法的24个练习》等。在北京、日内瓦、奈良、香港等地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书法与绘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多种重要展览。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大学书法教程/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学科重点规划教材系列》选择的内容,大于一般书法选修课的容量。这是因为一般书法选修课不足以包容足够的关于书法的知识和练习。我们决定扩展教材的范围,为教师在教学中的选择以及学生课外的阅读提供更丰富的材料。

全书包括书法概论和技法训练两部分。书法概论部分既包括传统中的重要思想,也包括一些具有理论深度的最新的讨论。教材中没有包含书法史部分,这是因为我们考虑到“中国书法史”可以作为单独的选修课来开设,与本课程应当有明确的区分。但必要的历史知识已经穿插在《大学书法教程/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学科重点规划教材系列》的各个章节中,特别是各种书体的发展,与历史有关,但与训练关系更紧密。

技法训练部分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了六十九个练习。挑选第五章和第六章若干练习进行初步的训练以后,可以在篆书、隶书、楷书中选择一种字体进行较长时间的临习,同时加入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内容。当选定的字体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便可以在行书和草书中选择一种进行训练。

目录

 前言
 上篇 书法概论
 绪 论
  一、墨迹与拓本
  二、墨迹与印刷品
  三、书法作品的形制
  四、字体的大小
  五、落款与印章
  六、作品欣赏
 第一章 书法的起源
  一、汉字与毛笔
  二、书法:语言的视觉形式
  三、中华民族的语言观
  四、易象与书法:自觉意识的发展
  五、日常书写
 第二章 书法作品的构成
  一、书法作品的构成
  二、笔法
  三、一支毛笔可能的运动方式
  四、两类空间
  五、汉字的演变
  六、字体的演变与笔法的演变
  七、空间特征:字结构的又一种观察方式
  八、章法:定义与构成方式
  九、章法的演变
  十、墨法
  十一、书法的有机性
  十二、节奏与动力形式
 第三章 含义与表现机制
  一、书法中“表现”的概念
  二、表现的机制
  三、“神”“韵”“气”及其他
 第四章 书体流变
  一、甲骨文
  二、金文
  三、先秦墨迹
  四、小篆
  五、隶书
  六、草书
  七、楷书
  八、行书
 下篇 技法训练
 说 明
 第五章 笔法
  一、执笔
  二、空中运笔
  三、中锋横、竖线
  四、藏锋—Ⅰ
  五、藏锋—Ⅱ
  六、中锋弧线
  七、落笔方向的控制
  八、提按
  九、提笔位置的控制
  十、出锋
  十一、侧锋
  十二、折笔
  十三、摆动—Ⅰ
  十四、摆动—Ⅱ
  十五、转笔
  十六、连续转笔—Ⅰ
  十七、连续转笔—Ⅱ
  十八、转笔中腕与臂的配合—Ⅰ
  十九、转笔中腕与臂的配合—Ⅱ
  二十、笔锋进出点画的位置和方向
  二十一、点画内笔锋运动轨迹
  二十二、点画间笔锋运动轨迹
  二十三、力量的控制
  二十四、线条的质感
  二十五、笔法分析—Ⅰ
  二十六、笔法分析—Ⅱ
  二十七、临写拓本的不同笔法
 第六章 字结构
  一、等距线条
  二、线条距离与位置的渐变
  三、线条形状的渐变
  四、平行线段对字结构的影响
  五、平行渐变线段对字结构的影响
  六、曲线形状的控制
  七、简单线结构的情调
  八、单元图形的情调
  九、单元空间的临画
  十、单元空间面积的控制
  十一、字结构中的单元空间—Ⅰ
  十二、字结构中的单元空间—Ⅱ
  十三、单字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
  十四、单字外接多边形
  十五、书法与抽象图形—Ⅰ
  十六、书法与抽象图形—Ⅱ
  十七、书写过程中对字结构的感受
 第七章 章法
  一、单字轴线
  二、行轴线与轴线图
  三、单字的连接—Ⅰ
  四、单字的连接—Ⅱ
  五、单字的连接—Ⅲ
  六、单字的连接—Ⅳ
  七、单字的连接—Ⅴ
  八、单字的奇异连接
  九、行侧廓的控制
  十、垂向行轴线
  十一、行轴线对风格的影响
  十二、习作轴线图的调整
  十三、影响章法的其他因素
 第八章 动力形式
  一、点画的动力特征—Ⅰ
  二、点画的动力特征—Ⅱ
  三、点画的动力特征—Ⅲ
  四、点画的动力特征—Ⅳ
  五、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Ⅰ
  六、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Ⅱ
  七、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Ⅲ
  八、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Ⅳ
  九、动力形式的感受与分析—Ⅴ
  十、动力形式的习得—Ⅰ
  十一、动力形式的习得—Ⅱ
  十二、动力形式的调整
 附 图
 后 记
 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