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与药理学基础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学专业器官系统教学创新教材
¥118.00定价
作者: 金英、康艳平
出版时间:2023-0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434722
- 31-2
- 225045
- 40235494-8
- 平装
- 16开
- 2023-02
- 496
- 336
- 医学
- 护理学
- R36
- 护理学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2篇,第一篇为病理学基础,第二篇为药理学基础,全书共27章。其中病理学基础为13章,涉及病理生理学基础内容为8章,病理学基础内容为6章。药理学基础内容为14章,包括药理学总论部分和化学药物治疗部分。全书共约360千字。本书较为系统的介绍了病理学(包括病理生理学)的总论内容及药理学总论和化学治疗药物的基本内容。
目录
第一篇病理学基础
第一章疾病概论(1)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
第二节病因学(2)
第三节发病学(3)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7)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9)
第一节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9)
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12)
第三节钾代谢紊乱(24)
第四节镁代谢紊乱(30)
第五节钙?磷代谢紊乱(34)
第三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41)
第一节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41)
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46)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49)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59)
第五节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61)
第四章缺氧(63)
第一节概述(63)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65)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69)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75)
第五节缺氧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75)
第六节氧中毒(76)
第五章发热(77)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机制(78)
第二节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84)
第三节代谢与功能的改变(86)
第四节发热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88)
第六章应激(90)
第一节概述(90)
第二节应激的发生机制(91)
第三节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95)
第四节应激与疾病(97)
第五节病理性应激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99)
第七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100)
第一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100)
第二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01)
第三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106)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108)
第八章休克(109)
第一节概述(109)
第二节休克的病因与分类(109)
第三节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111)
第四节神经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16)
第五节休克时的细胞变化(118)
第六节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119)
第七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2)
第八节休克和MODS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123)
第九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25)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125)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29)
第三节细胞凋亡(142)
第十章损伤的修复(144)
第一节再生性修复(144)
第二节瘢痕性修复(147)
第三节创伤愈合(149)
第四节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52)
第十一章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54)
第一节充血(154)
第二节血栓形成(156)
第三节栓塞(161)
第四节梗死(163)
第五节出血(166)
第十二章炎症(168)
第一节概述(168)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69)
第三节炎症的类型(179)
第四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86)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187)
第十三章肿瘤(190)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190)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190)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191)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92)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194)
第六节肿瘤的分级与分期(198)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98)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99)
第九节常见肿瘤举例(200)
第十节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204)
第二篇药理学基础
第十四章药理学总论——绪言(211)
第十五章药物效应动力学(213)
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213)
第二节药物的作用机制(217)
第三节药物与受体(218)
第十六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24)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224)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227)
第三节药物消除动力学(233)
第四节药物体内的时量关系(235)
第五节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236)
第六节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239)
第十七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241)
第一节药物因素(241)
第二节机体因素(242)
第三节合理用药原则(245)
第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246)
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常用用语(246)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247)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249)
第四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52)
第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256)
第一节青霉素类药物(256)
第二节头孢菌素类药物(260)
第三节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262)
第二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激素(265)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65)
第二节林可霉素类抗生素(267)
第三节万古霉素类(267)
第二十一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69)
第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269)
第二节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72)
第二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276)
第一节四环素类药物(276)
第二节氯霉素类药物(280)
第二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282)
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282)
第二节磺胺类抗菌药(287)
第三节其他合成的抗菌药(289)
第二十四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292)
第一节抗真菌药(292)
第二节抗病毒药(295)
第二十五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301)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301)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305)
第二十六章抗寄生虫药(307)
第一节抗阿米巴病药(307)
第二节抗滴虫药(310)
第三节抗肠蠕虫药(310)
第二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313)
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与基础(313)
第二节常用抗肿瘤药(315)
第三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321)
第二十八章组胺和抗组胺药(324)
第一节组胺(324)
第二节抗组胺药(325)
参考文献(327)
第一章疾病概论(1)
第一节健康与疾病的概念(1)
第二节病因学(2)
第三节发病学(3)
第四节疾病的转归(7)
第二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9)
第一节水和电解质的正常代谢(9)
第二节水?钠代谢紊乱(12)
第三节钾代谢紊乱(24)
第四节镁代谢紊乱(30)
第五节钙?磷代谢紊乱(34)
第三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41)
第一节酸碱的概念及酸碱物质的来源和调节(41)
第二节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常用指标(46)
第三节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49)
第四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59)
第五节分析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方法及其病理生理基础(61)
第四章缺氧(63)
第一节概述(63)
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生机制(65)
第三节缺氧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69)
第四节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75)
第五节缺氧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75)
第六节氧中毒(76)
第五章发热(77)
第一节病因与发病机制(78)
第二节发热的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84)
第三节代谢与功能的改变(86)
第四节发热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88)
第六章应激(90)
第一节概述(90)
第二节应激的发生机制(91)
第三节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95)
第四节应激与疾病(97)
第五节病理性应激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99)
第七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100)
第一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原因及条件(100)
第二节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101)
第三节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机体的功能和代谢变化(106)
第四节缺血再灌注损伤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108)
第八章休克(109)
第一节概述(109)
第二节休克的病因与分类(109)
第三节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111)
第四节神经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16)
第五节休克时的细胞变化(118)
第六节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的变化(119)
第七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2)
第八节休克和MODS临床护理的病理学基础(123)
第九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125)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125)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129)
第三节细胞凋亡(142)
第十章损伤的修复(144)
第一节再生性修复(144)
第二节瘢痕性修复(147)
第三节创伤愈合(149)
第四节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152)
第十一章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54)
第一节充血(154)
第二节血栓形成(156)
第三节栓塞(161)
第四节梗死(163)
第五节出血(166)
第十二章炎症(168)
第一节概述(168)
第二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169)
第三节炎症的类型(179)
第四节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186)
第五节炎症的结局(187)
第十三章肿瘤(190)
第一节肿瘤的概念(190)
第二节肿瘤的形态(190)
第三节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191)
第四节肿瘤的命名和分类(192)
第五节肿瘤的生长和扩散(194)
第六节肿瘤的分级与分期(198)
第七节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98)
第八节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199)
第九节常见肿瘤举例(200)
第十节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204)
第二篇药理学基础
第十四章药理学总论——绪言(211)
第十五章药物效应动力学(213)
第一节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213)
第二节药物的作用机制(217)
第三节药物与受体(218)
第十六章药物代谢动力学(224)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224)
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227)
第三节药物消除动力学(233)
第四节药物体内的时量关系(235)
第五节药物代谢动力学的重要参数(236)
第六节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239)
第十七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241)
第一节药物因素(241)
第二节机体因素(242)
第三节合理用药原则(245)
第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246)
第一节抗菌药物的常用用语(246)
第二节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247)
第三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制(249)
第四节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252)
第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256)
第一节青霉素类药物(256)
第二节头孢菌素类药物(260)
第三节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262)
第二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激素(265)
第一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265)
第二节林可霉素类抗生素(267)
第三节万古霉素类(267)
第二十一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69)
第一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性(269)
第二节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272)
第二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276)
第一节四环素类药物(276)
第二节氯霉素类药物(280)
第二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282)
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282)
第二节磺胺类抗菌药(287)
第三节其他合成的抗菌药(289)
第二十四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292)
第一节抗真菌药(292)
第二节抗病毒药(295)
第二十五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301)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301)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305)
第二十六章抗寄生虫药(307)
第一节抗阿米巴病药(307)
第二节抗滴虫药(310)
第三节抗肠蠕虫药(310)
第二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313)
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与基础(313)
第二节常用抗肿瘤药(315)
第三节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原则(321)
第二十八章组胺和抗组胺药(324)
第一节组胺(324)
第二节抗组胺药(325)
参考文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