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康复技术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50.00定价
作者: 廖海清
出版时间:2018-06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513249218
- 1版
- 224721
- 42252890-1
- 16开
- 2018-06
- 256
- 医学
- 中医学
- R247.9
- 通用
- 高职
内容简介
在保证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先进性前提下,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启发性,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1)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兼顾养生技术和康复技术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2)在语言上力求精炼、准确,化繁为简。(3)版面设计活跃,符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4)内容上以章为单位设计学习要点、正文(包括插图、图表、知识链接等)、课后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教学基本要求等。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发展简史
一、远古起源时期
二、先秦奠基时期
三、秦汉成形时期
四、魏晋隋唐充实时期
五、宋金元发展时期
六、明清鼎盛时期
七、近代弘扬时期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学习方法
一、以教材为纲,构建学科知识框架
二、前后联系,牢固掌握教材内容
三、刻苦自学,不断充实学科知识
四、学以致用,提高技术实践能力
第二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生命与健康
一、生命观
二、健康观
第二节 寿天衰老
一、先天禀赋
二、后天因素
第三节 预防与治未病
一、疾病可知,则可防治
二、预防为上,重治未病
三、综合预防,内调为主
第四节 疾病与损伤
第三章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天人相应
一、积极主动,顺应自然
二、协调内外,调内为主
三、因时之序,顺应天时
第二节 形神共调
第三节 动静结合
第四节 协调平衡
第五节 综合调摄
第四章 情志养生康复技术
第一节 养神技术
一、清静养神
二、动静结合
第二节 养德技术
一、修身养德
二、怡情悦性
第三节 养心技术
一、愉悦养心法
二、疏泄养生法
三、节 制养心
四、移情养心
五、情志制约法
第五章 雅趣养生康复技术
第一节 音乐康养
一、康养机制
二、养生注意事项
第二节 弈棋康养
一、康养机制
二、养生注意事项
第三节 书画康养
一、康养机制
二、养生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他雅趣养生康复技术
一、旅游康养
二、品茗康养
……
第六章 沐浴养生康复技术
第七章 运动养生康复技术
第八章 食药养生康复技术
第九章 针灸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章 按摩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一章 生活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二章 时节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三章 两性养生保健技术
第十四章 不同体质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五章 不同年龄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六章 常见病症养生康复技术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概念
第二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发展简史
一、远古起源时期
二、先秦奠基时期
三、秦汉成形时期
四、魏晋隋唐充实时期
五、宋金元发展时期
六、明清鼎盛时期
七、近代弘扬时期
第三节 中医养生康复技术的学习方法
一、以教材为纲,构建学科知识框架
二、前后联系,牢固掌握教材内容
三、刻苦自学,不断充实学科知识
四、学以致用,提高技术实践能力
第二章 基础理论
第一节 生命与健康
一、生命观
二、健康观
第二节 寿天衰老
一、先天禀赋
二、后天因素
第三节 预防与治未病
一、疾病可知,则可防治
二、预防为上,重治未病
三、综合预防,内调为主
第四节 疾病与损伤
第三章 基本原则
第一节 天人相应
一、积极主动,顺应自然
二、协调内外,调内为主
三、因时之序,顺应天时
第二节 形神共调
第三节 动静结合
第四节 协调平衡
第五节 综合调摄
第四章 情志养生康复技术
第一节 养神技术
一、清静养神
二、动静结合
第二节 养德技术
一、修身养德
二、怡情悦性
第三节 养心技术
一、愉悦养心法
二、疏泄养生法
三、节 制养心
四、移情养心
五、情志制约法
第五章 雅趣养生康复技术
第一节 音乐康养
一、康养机制
二、养生注意事项
第二节 弈棋康养
一、康养机制
二、养生注意事项
第三节 书画康养
一、康养机制
二、养生注意事项
第四节 其他雅趣养生康复技术
一、旅游康养
二、品茗康养
……
第六章 沐浴养生康复技术
第七章 运动养生康复技术
第八章 食药养生康复技术
第九章 针灸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章 按摩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一章 生活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二章 时节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三章 两性养生保健技术
第十四章 不同体质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五章 不同年龄养生康复技术
第十六章 常见病症养生康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