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3-04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下为《营卫学说与针灸临床》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172516
  • 191747
  • 16开
  • 2013-04
  • 211
  • 工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R15
  • 临床医学
内容简介

  《中医新视点丛书:营卫学说与针灸临床》从感受、体验、心物合一等古人的认知方式人手,在《内经》中发掘出营卫研究从未涉及的一些方面:发现卫气、体验营气、感受卫气之“懔悍滑疾”、卫气与太阳同步、标本与卫气、根结与卫气门户、动脉与经脉体系、营卫与腧穴的关系、卫气失常乃基本病理、针刺“审察卫气”的临床意义,等等。在阐述感应数术、针刺守神、标本剌法、刺营刺卫、移精变气等方面观点新颖,颇多独到见解。

  《中医新视点丛书:营卫学说与针灸临床》以《内经》的时间疗法为依据,揭示了“子午流注针法”的诸多谬误;此外,《中医新视点丛书:营卫学说与针灸临床》还立足于医道,从内视与外鉴两个方面探索了经脉的存在状态,揭示了今天旨在寻找经络实质的“感传实验”在理论与方法上存在的缺失。

目录
第一章 体验气的存在第一节 感应与气研究中医应与古人处于同一境界。气是感应的基础。主客合一、物我一体的世界观。回归心物一元,返回思维的原初状态。海德格尔的“澄明之境”。感受气所构成的世界。“氣”字取代了“气”,是生命力的富集和升华。忽视感应对中医造成的影响。认识中医不能单凭理性知识去把握,而要靠“体验”。第二节 从睡眠发现卫气从睡觉容易感冒发现了卫气在表。通过“关联式思维”推知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蹻脉或与初醒状态有关。蹻脉一词或源于战国时期齐、赵的方言。失眠、嗜睡、呵欠、欠伸、肢体滞涩均与蹻脉有关。体验生命,了解自己。卫气出入与气行道路的好坏和长短有关。“半夏汤”体现了失眠的治疗原则。“非常经也”——卫气由肺气宣发的途径。第三节 体验卫气之“懔悍滑疾”针刺“得气”来自卫气。卫气“慓悍滑疾”源于针刺的切身体验。卫气能维持体温,与发热有关。卫气与出汗。酒、石药、针刺都具“慓悍滑疾”之性。卫气保卫机体,但三阴经的防御能力较为薄弱。针刺激发了与之敌对的卫气,并操控它、利用它的调气作用来治病。营卫的基本区别。发现卫气的时间早于发现经脉。卫气效应使古人认识到“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第二章 卫气的循行第一节 卫气与营气偕行营气与经气为同一生理现象。阳降阴升为经气循环理论的升降法则。营卫二气在子时“大会”于手太阴肺经。卫气出于上焦而非下焦。十二经脉、十四经脉和二十八脉分别属于不同的医学流派。数术演绎与营气流注。三与五的演绎被称为“三五之道”,是天人感应的基础。数术演绎的经脉长度。数术是中医理论构建的框架。第二节 日月经天与卫气独行“独行卫气”与二十八宿的天象。“法式检押”——应用式盘了解卫气运行。“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古代的时空观念。卫气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始终与太阳同步。“虚张为经”是五千年前的神秘天象。“人气”——一人体中与天气发生感应的部分。针刺治病可以利用“人气”以提高疗效。由审察卫气而设计的时间疗法。古代的漏水百刻计时法具有较为浓厚的主观性质。后世医家将时间疗法弃置不用的原因。《黄帝内经》保存了比先秦更为古老的思想。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之理论谬误“子午流注针法”的时间是纯客观的。“子午流注针法”忽视了“人气”感应之说,忽视了卫气与太阳的同步关系。五与六是《易》理的“逆数”,用于预测;针刺乃直接取法日月,无须预测。“子午流注针法”口称追寻卫气却建立在营气运行之上。营卫每日环周五十度,而“子午流注”却为一日一度。天人相应的经脉为数二十八,不是十二。经脉长短不一,不能将气血流注的时间平均分配在十二经脉之中。“纳干法”使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变得不再确定。 第三章 卫气标本与根结皮部第一节 标本与卫气标本、气街都是卫气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标本建立在卫气效应之上,气聚于四肢之本部,散布于胸腹之标部。气街多为躯干的前后联系。卫气感应对于针刺治病的意义。第二节 标本刺法,执一为式治标治本的原义就是刺标刺本。“标本相移”是卫气失常的表现。“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标本治则是对治病经验的总结。……第四章 “审察卫气,为百病母”第五章 善售第六章 经脉的存在状态第七章 从营卫论刺法第八章 从营卫学说的角度看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