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以下为《药理学(供中西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等专业用第9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9787513225090
  • 188755
  • 2015-08
  • R96
内容简介

  龙子江编著的《药理学》分为四十六章,内容涵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的主要领域。每章开篇都设有导学提示,便于学生掌握学习重点。本教材在编写中注重整体化,版式紧凑,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类目与章节安排合理、有序,详略适度,图文并茂,语言通顺易懂。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等专业本科生和七年制学生使用,也可作为参考书供医学、药学、法医等专业人员、研究生和继续医学教育人员使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药理学研究内容与任务
 第二节 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 药理学研究方法
  一、基础药理学方法
  二、临床药理学方法
 第四节 药理学在新药开发与研究中的任务
第二章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根据产生作用的先后分类
  二、根据作用机制的分类
  三、根据用药目的分类
  四、根据作用方式分类
  五、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六、药物的量效关系
  七、药物的构效关系
 第二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不良反应的类型
  二、药物滥用
  三、不良反应研究与监测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的受体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非受体机制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
  一、被动转运
  二、主动转运
 第二节 吸收
  一、药物的理化性质
  二、给药途径
  三、制剂因素
 第三节 分布
  一、血浆蛋白结合率
  二、细胞膜屏障
  三、器官血流量与膜的通透性
  四、体液的pH和药物的解离度
  五、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第四节 生物转化
  一、生物转化的意义
  二、生物转化的方式与步骤
  三、生物转化的部位及其催化酶
  四、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排泄
 第六节 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房室模型
  二、消除速率过程
  三、主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
 第一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第二节 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药物的制剂与使用
  二、合理用药原则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
  一、传出神经信号传递
  二、传出神经分类
  三、神经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消除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类型、分布与效应
  一、胆碱受体
  二、肾上腺素受体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及分类
  一、作用方式
  二、药物分类
第六章 拟胆碱药
 第一节 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受体激动药
  二、M受体激动药
  三、N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胆碱酯酶抑制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三、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七章 抗胆碱药
 第一节 M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二、人工合成代用品
 第二节 N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N1受体阻断药
  二、N2受体阻断药
第八章 拟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 α—受体激动药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
  一、α1受体激动药
  三、α2,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β受体激动药
  一、β1、β2受体激动药
  一、β1受体激动药
  三、β2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α、β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 α、β、DA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 抗肾上腺素药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非选择性α受体阻断药
  二、选择性α1受体阻断药
  三、选择性α2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非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
  一、选择性β1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递质
  一、乙酰胆碱
  二、γ—氨基丁酸
  三、兴奋性氨基酸
  四、去甲肾上腺素
  五、多巴胺
  六、5—羟色胺
  七、神经肽
  八、组胺
第十一章 麻醉药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性麻醉药
  二、静脉麻醉药
  三、复合麻醉
第十二章 镇静催眠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苯二氮革类
 第三节 巴比妥类
 第四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
第十三章 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
 第一节 抗癫痫药
  一、概述
  二、常用抗癫痫药
  三、其他抗癫痫药
  四、抗癫痫药应用原则
 第二节 抗惊厥药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一、概述
  二、吩噻嗪类
  三、硫杂蒽类
  四、丁酰苯类
  五、其他抗精神病类
 第二节 抗抑郁症药
  一、三环类抗抑郁药
  二、NA摄取抑制药
  三、5—HT再摄取抑制药
 第三节 抗躁狂症药
第十五章 镇痛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一、阿片受体激动药
  二、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第三节 人工合成镇痛药
  一、人工合成阿片受体激动药
  二、人工合成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
 第四节 其他镇痛药
 第五节 镇痛药应用原则与阿片受体阻断药
  一、镇痛药用药原则
  一、阿片受体阻断药
第十六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
 第一节 解热镇痛抗炎药
  一、概述
  二、常用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节 抗痛风药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主要兴奋大脑皮质药
 第二节 主要兴奋延脑呼吸中枢药
 第三节 促进脑功能恢复药
第十八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一、概述
  二、抗帕金森病药物分类
  三、拟多巴胺类药
  四、中枢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
  一、胆碱酯酶抑制药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
  三、Ⅳ一甲基一D一天冬氨酸(NMDA)受体非竞争性阻断药
  四、神经生长因子增强药和神经保护药
第十九章 组胺及抗组胺药
 第一节 组胺
 第二节 抗组胺药
  一、H1受体阻断药
  二、H2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 利尿药
  一、肾脏泌尿生理基础及利尿药作用部位
  二、常用利尿药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三、常用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
第二十一章 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 一线抗高血压药
  一、利尿降压药
  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三、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四、钙通道阻滞药
 第三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
  一、交感神经抑制药
  二、血管扩张药
  三、其他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一、根据高血压程度选择药物
  二、根据高血压并发症选用药物
  三、高血压危象及脑病时药物的选用
  四、有效治疗与终身治疗
  五、平稳降压
  六、联合用药
  七、个体化治疗
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学基础
  一、心肌细胞的正常电生理学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三、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
  四、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第二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一、Ⅰ类——钠通道阻滞药
  二、Ⅱ类——β受体阻断药
  三、Ⅲ类——延长APD药
  四、Ⅳ类——钙通道阻滞药
  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
  六、抗心律失常药的用药原则
第二十三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一节 强心苷类药
 第二节 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
第二十四章 抗心绞痛药
 第一节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第二节 常用抗心绞痛药
  一、硝酸酯类
  二、B受体阻断药
  三、钙通道阻滞药
  四、其他抗心绞痛药
第二十五章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一节 调血脂药
  一、降低TC和LDL的药物
  二、主要降低TG和VLDL的药物
  三、降低Lp(a)的药物
 第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一、抗氧化药
  二、多烯脂肪酸
  三、黏多糖和多糖类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血液与造血系统药
 第一节 抗贫血药
 第二节 抗凝血药和促凝血药
  一、抗凝血药
  二、促凝血药
 第三节 升高白细胞药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第五节 抗血小板药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药
  二、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
  三、凝血酶抑制药
  四、血小板膜蛋白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药
 第一节 平喘药
  一、抗炎、抗过敏平喘药
  二、气道扩张药
 第二节 镇咳药
  一、中枢性镇咳药
  二、外周性镇咳药
 第三节 祛痰药
  一、促进黏液分泌药
  二、溶解黏痰药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
 第一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
  一、抗酸药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三、胃黏膜保护药
  四、抗幽门螺杆菌药
 第二节 消化功能调节 药
  一、助消化药
  二、止吐药与增强胃肠动力药
  三、泻药
  四、止泻药
  五、利胆药与胆石溶解药
第二十九章 作用于子宫药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第三十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
 第二节 促皮质素和皮质激素抑制药
  一、促皮质素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第三节 盐皮质激素类药
第三十一章 治疗糖尿病药
 第一节 胰岛素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
  一、磺酰脲类
  二、双胍类
  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四、胰岛素增敏药
  五、促胰岛素分泌药
第三十二章 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药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二、碘及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β-受体阻断药
第三十三章 性激素类药、避孕药及男科用药
 第一节 雌激素类药及雌激素拮抗药
  一、雌激素类药
  二、雌激素拮抗药
 第二节 孕激素类药
 第三节 雄激素类药和同化激素类药
  一、雄激素类药
  二、同化激素类药
 第四节 避孕药
  一、抑制排卵的避孕药
  二、抗着床避孕药
  三、抗孕激素受体避孕药
  四、男性避孕药
 第五节 男科用药
  一、抗前列腺增生药
  二、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药
第三十四章 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
第三十五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
  一、概述
  二、共同特性
  三、常用药物
 第二节 磺胺类与甲氧苄啶
  一、磺胺类
  二、甲氧苄啶
 第三节 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
  一、硝基呋喃类
  二、硝基咪唑类
第三十六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 青霉素类
  一、天然青霉素类
  二、半合成青霉素类
 第二节 头孢菌素类
  一、第一代头孢菌素
  二、第二代头孢菌素
  三、第三代头孢菌素
  四、第四代头孢菌素
  五、不良反应
 第三节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头霉素类
  二、碳青霉烯类
  三、氧头孢烯类
  四、单环β-内酰胺类
 第四节 β-内酰胺酶抑制药
第三十七章 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
第三十八章 氨基糖苷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氨基糖苷类
  一、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二、常用氨基苷类抗生素
 第二节 多肽类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一、天然四环素类
  二、半合成四环素类
 第二节 氯霉素类
第四十章 抗病毒药与抗真菌药
 第一节 抗病毒药
  一、抗HIV药物
  二、抗疱疹病毒药
  三、抗流感病毒药
  四、抗肝炎病毒药物
  五、其他抗病毒药
 第二节 抗真菌药
第四十一章 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 抗结核病药
  一、常用抗结核病药
  二、抗结核病药用药原则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
第四十二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一节 抗茵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根据细菌学诊断合理用药
  二、掌握药物特点合理选药
  三、掌握患者生理及病理情况合理选药
  四、严格控制预防性用药
  五、防止抗菌药物滥用
 第二节 抗茵药物的联合应用
  一、联合应用的指征
  二、联合用药的结果
第四十三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一、概述
  二、常用抗疟药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
  一、抗肠内、外阿米巴病药
  二、抗肠内阿米巴病药
  三、抗肠外阿米巴病药
 第三节 抗滴虫药
 第四节 抗血吸虫病药与抗丝虫病药
  一、抗血吸虫病药
  二、抗丝虫病药
 第五节 抗肠蠕虫药
第四十四章 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的药理学基础
  一、细胞增殖动力学
  二、抗恶性肿瘤药的分类
  三、抗恶性肿瘤药的不良反应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一、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
  二、影响DNA结构与功能的药物
  三、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四、抑制蛋白质合成与功能的药物
  五、调节 激素平衡的药物
  六、其他抗恶性肿瘤药
 第三节 抗肿瘤药物的联合用药原则
第四十五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一节 免疫抑制药
 第二节 免疫增强药
第四十六章 基因治疗
 第一节 概述
  一、基因治疗的概念
  二、基因治疗的沿革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方式与途径
 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靶向调控
  一、基因的靶向转移
  二、基因的原位修复
  三、基因的定点整合
 第四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
  一、遗传病基因治疗
  二、肿瘤的基因治疗
  三、艾滋病的基因治疗
中英文对照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