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研究——在法定与意定之间 /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
¥28.00定价
作者: 张鹤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9787562054887
- 186316
- 2014-06
- D923.24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役权的起源出发,对两大法系的地役权基本立场进行比较后,从地役权变迁历史和地役权的实施现状深入分析我国地役权制度不如其他物权制度活跃的原因,结合新形势下地役权在功能、内部结构、变动方式与保护思路以及类型等方面的变化,总结我国地役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正和完善意见,系统而全面地对“地役权从意定到游离于意定与法定之间”这一命题加以分析,观点明确,论证有力,对将来最大限度满足社会、经济对不动产资源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目录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文库、法学译丛总序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罗马法的地役权:罗马法用益物权体系之基础
第一节 地役权在罗马法的缘起
一、从“所有权”到“他物权”
二、从“役使之权”到“为土地需要的役使之权”
第二节 地役权观念对构建罗马法物权体系的意义
一、催生了抽象的绝对所有权概念
二、用益物权体系的奠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较法上的地役权之沿革及基本立场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地役权及其基本立场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役权的演进
二、大陆法系地役权的基本立场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地役权及其基本立场
一、英美法系地役权之产生背景
二、英美法系地役权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两大法系地役权之比较
一、两大法系地役权的异性及其原因
二、两大法系地役权的共性及其原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地役权之源与流
第一节 中国近代以前地役权之历史考察
一、中华法系时期
二、中国近代时期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物权法》颁布之前的民事立法
一、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民法草案:排斥地役权
二、《民法通则》中地役权之阙如
第三节 《物权法》与地役权
一、《物权法》不负众望地规定地役权
二、我国地役权之亮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役权的固有功能
第一节 提高不动产资源之利用率
第二节 弥补法定的相邻关系制度的局限性
一、相邻关系的确立
二、相邻关系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
三、地役权与相邻关系之立法模式
四、地役权弥补相邻关系局限性之法理与经济分析
第三节 软化物权法定原则的僵硬性
一、物权法定原则
二、我国的物权法定原则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利”、“弊”考量
四、物权法定原则僵化性克服之学说与路径
五、地役权对物权法定原则之软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役权功能的新拓展
第一节 “意定”不动产之间的利用关系:提升建筑物之价值
一、不动产之间的役使现象
二、域外毗邻建筑物之间利用关系的立法例
三、我国调整建筑物之间利用关系的立法现状
四、地役权对不动产之间利用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走出私法实现公共利益的困境:公共利益实现的多元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地役权实现公共利益的国外立法与启示
三、地役权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及法理分析
四、公共利益的地役权实现之可行性考量
第三节 公民环境利益的实现
一、公民环境利益与生态环境
二、公民环境权益的提出
三、我国公民环境利益保护之检讨
四、公民环境利益的地役权实现:公法与私法沟通的桥梁
第四节 矿地使用权的取得
一、采矿权与矿地使用权的关系
二、我国采矿用地的取得实务及其评析
三、国夕卜矿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四、我国采矿用地之地役权取得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地役权内部构造之新走向
第一节 丰富地役权的内涵
一、地役权的概念
二、丰富地役权内涵的先例
三、地役权内涵的扩大解释
第二节 扩大地役权的客体
一、地役权的客体
二、地役权之应然客体
三、不动产作为地役权客体的法律基础
第三节 界分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适用范围
一.问题白白提出
二、界分两者的必要性
三、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就两者适用范围之立法
四、拓展地役权的适用空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地役权变动与保护之新思路
第一节 地役权取得方式之多样化
一、现行地役权的取得方式
二、域外地役权取得方式之枚举
三、增加基于法律行为以夕卜的事实而取得之方式
第二节 地役权变动模式之修正
一、地役权的变动模式
二、地役权登记生效主义之实行
第三节 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
一、罗马法地役权之诉权
二、基于地役权的物权请求权保护的模式
三、基于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的类型剖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我国地役权类型之扩张:公共地役权
第一节 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背景及法理基础
一、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背景
二、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公共地役权的基本理论
一、公共地役权的概念
二、公共地役权的特征
三、公共地役权的性质甄别
第三节 我国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规范基础
第四节 公共地役权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一、公共地役权的适用条件
二、公共地役权的适用范围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本书结语
第一节 本书可能的贡献
第二节 本书之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罗马法的地役权:罗马法用益物权体系之基础
第一节 地役权在罗马法的缘起
一、从“所有权”到“他物权”
二、从“役使之权”到“为土地需要的役使之权”
第二节 地役权观念对构建罗马法物权体系的意义
一、催生了抽象的绝对所有权概念
二、用益物权体系的奠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比较法上的地役权之沿革及基本立场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地役权及其基本立场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役权的演进
二、大陆法系地役权的基本立场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地役权及其基本立场
一、英美法系地役权之产生背景
二、英美法系地役权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两大法系地役权之比较
一、两大法系地役权的异性及其原因
二、两大法系地役权的共性及其原因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地役权之源与流
第一节 中国近代以前地役权之历史考察
一、中华法系时期
二、中国近代时期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物权法》颁布之前的民事立法
一、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民法草案:排斥地役权
二、《民法通则》中地役权之阙如
第三节 《物权法》与地役权
一、《物权法》不负众望地规定地役权
二、我国地役权之亮点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役权的固有功能
第一节 提高不动产资源之利用率
第二节 弥补法定的相邻关系制度的局限性
一、相邻关系的确立
二、相邻关系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分析
三、地役权与相邻关系之立法模式
四、地役权弥补相邻关系局限性之法理与经济分析
第三节 软化物权法定原则的僵硬性
一、物权法定原则
二、我国的物权法定原则
三、物权法定原则的“利”、“弊”考量
四、物权法定原则僵化性克服之学说与路径
五、地役权对物权法定原则之软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地役权功能的新拓展
第一节 “意定”不动产之间的利用关系:提升建筑物之价值
一、不动产之间的役使现象
二、域外毗邻建筑物之间利用关系的立法例
三、我国调整建筑物之间利用关系的立法现状
四、地役权对不动产之间利用关系的调整
第二节 走出私法实现公共利益的困境:公共利益实现的多元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地役权实现公共利益的国外立法与启示
三、地役权实现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及法理分析
四、公共利益的地役权实现之可行性考量
第三节 公民环境利益的实现
一、公民环境利益与生态环境
二、公民环境权益的提出
三、我国公民环境利益保护之检讨
四、公民环境利益的地役权实现:公法与私法沟通的桥梁
第四节 矿地使用权的取得
一、采矿权与矿地使用权的关系
二、我国采矿用地的取得实务及其评析
三、国夕卜矿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四、我国采矿用地之地役权取得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地役权内部构造之新走向
第一节 丰富地役权的内涵
一、地役权的概念
二、丰富地役权内涵的先例
三、地役权内涵的扩大解释
第二节 扩大地役权的客体
一、地役权的客体
二、地役权之应然客体
三、不动产作为地役权客体的法律基础
第三节 界分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适用范围
一.问题白白提出
二、界分两者的必要性
三、部分国家和台湾地区就两者适用范围之立法
四、拓展地役权的适用空间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地役权变动与保护之新思路
第一节 地役权取得方式之多样化
一、现行地役权的取得方式
二、域外地役权取得方式之枚举
三、增加基于法律行为以夕卜的事实而取得之方式
第二节 地役权变动模式之修正
一、地役权的变动模式
二、地役权登记生效主义之实行
第三节 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
一、罗马法地役权之诉权
二、基于地役权的物权请求权保护的模式
三、基于地役权之物权请求权的类型剖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我国地役权类型之扩张:公共地役权
第一节 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背景及法理基础
一、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背景
二、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法理基础
第二节 公共地役权的基本理论
一、公共地役权的概念
二、公共地役权的特征
三、公共地役权的性质甄别
第三节 我国公共地役权类型化的规范基础
第四节 公共地役权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一、公共地役权的适用条件
二、公共地役权的适用范围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本书结语
第一节 本书可能的贡献
第二节 本书之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