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24-12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信息论与编码(第4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9787121459481
  • 1-4
  • 499157
  • 48253883-2
  • 平塑
  • 16开
  • 2024-12
  • 440
  • 220
  • 电子信息与电气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香农的狭义信息论。包括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论的起源、发展和研究内容;香农信息论的三个基本概念: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以及与这三个概念相对应的三个编码定理;解决通信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三类编码: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安全编码——密码的基本方法,以及密码与信息论的关系等内容。 每章后面附有习题,便于教学和读者自学。
目录
目 录__eol____eol__ __eol__第1章 概论 (1)__eol__1.1 信息的概念和分类 (1)__eol__1.1.1 信息的概念 (1)__eol__1.1.2 信息的分类 (4)__eol__1.2 信息论的起源和发展 (5)__eol__1.2.1 信息论创立的理论基础和__eol__技术条件 (5)__eol__1.2.2 信息论的诞生和发展现状 (5)__eol__1.2.3 信息论的未来发展趋势 (7)__eol__1.3 信息论的研究内容 (7)__eol__1.3.1 通信系统模型 (7)__eol__1.3.2 信息论研究内容 (8)__eol__思考题 (9)__eol__第2章 离散信源熵 (10)__eol__2.1 基本概念 (10)__eol__2.2 离散信源熵的基本概念和__eol__性质 (10)__eol__2.2.1 单符号离散信源的数学模型 (11)__eol__2.2.2 自信息量及其性质 (11)__eol__2.2.3 信源熵及其性质 (14)__eol__2.3 多符号离散平稳信源熵 (21)__eol__2.3.1 多符号离散平稳信源的__eol__数学模型 (21)__eol__2.3.2 离散平稳无记忆信源熵 (22)__eol__2.3.3 离散平稳有记忆信源熵 (24)__eol__2.3.4 马尔可夫信源的极限熵 (28)__eol__2.3.5 冗余度、自然语信源及__eol__信息变差 (31)__eol__习题 (34)__eol__第3章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 (36)__eol__3.1 基本概念 (36)__eol__3.2 无失真离散信源编码定理 (36)__eol__3.2.1 定长编码定理 (37)__eol__3.2.2 变长编码定理 (39)__eol__3.2.3 码字唯一可译条件 (40)__eol__3.3 香农编码 (42)__eol__3.4 费诺编码 (43)__eol__3.5 霍夫曼编码 (44)__eol__3.6 游程组合编码 (48)__eol__习题 (52)__eol__第4章 离散信道容量 (53)__eol__4.1 互信息量和平均互信息量 (53)__eol__4.1.1 单符号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53)__eol__4.1.2 互信息量及其性质 (53)__eol__4.1.3 平均互信息量及其性质 (56)__eol__4.1.4 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67)__eol__4.2 单符号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68)__eol__4.2.1 单符号离散信道容量定义 (68)__eol__4.2.2 几种特殊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69)__eol__4.2.3 离散信道容量的一般计算方法 (75)__eol__4.3 多符号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78)__eol__4.3.1 多符号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78)__eol__4.3.2 多符号离散信道容量定义 (79)__eol__4.3.3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的信道__eol__容量 (79)__eol__4.3.4 独立并联信道的信道容量 (82)__eol__4.4 网络信息论 (83)__eol__4.4.1 多址接入信道的信道容量 (83)__eol__4.4.2 广播信道的信道容量 (86)__eol__4.4.3 相关信源的边信息和公信息 (87)__eol__习题 (89)__eol__第5章 纠错编码 (92)__eol__5.1 纠错编码的基本概念 (92)__eol__5.1.1 差错控制系统模型及分类 (92)__eol__5.1.2 纠错编码分类 (93)__eol__5.1.3 译码准则 (94)__eol__5.1.4 信道编码定理 (95)__eol__5.2 检错码 (96)__eol__5.2.1 奇偶校验码 (96)__eol__5.2.2 等重码 (97)__eol__5.3 线性分组码 (98)__eol__5.3.1 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 (98)__eol__5.3.2 线性分组码的编码 (99)__eol__5.3.3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101)__eol__5.3.4 线性分组码的检纠错能力 (106)__eol__5.4 常用线性分组码 (107)__eol__5.4.1 汉明码 (107)__eol__5.4.2 循环码 (109)__eol__5.5 卷积码 (116)__eol__5.5.1 卷积码的基本概念 (116)__eol__5.5.2 卷积码的编码 (117)__eol__5.5.3 卷积码的译码 (120)__eol__5.5.4 卷积码的性能特点 (125)__eol__习题 (126)__eol__第6章 连续信源熵和信道容量 (128)__eol__6.1 连续信源熵 (128)__eol__6.1.1 连续信源熵的定义 (128)__eol__6.1.2 几种特殊连续信源的信源熵 (130)__eol__6.1.3 连续信源熵的性质和定理 (132)__eol__6.2 熵功率 (137)__eol__6.3 连续信道的信道容量 (139)__eol__6.3.1 连续信道的数学模型及信道__eol__容量定义 (139)__eol__6.3.2 加性连续信道容量计算和__eol__香农公式 (139)__eol__习题 (142)__eol__第7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143)__eol__7.1 基本概念 (143)__eol__7.1.1 失真度与平均失真度 (144)__eol__7.1.2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 (147)__eol__7.1.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148)__eol__7.2 离散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 (152)__eol__7.2.1 离散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的__eol__参量表达式 (152)__eol__7.2.2 二元及等概率离散信源的__eol__信息率失真函数 (155)__eol__7.3 连续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 (159)__eol__7.3.1 连续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的__eol__参量表达式 (159)__eol__7.3.2 高斯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160)__eol__7.4 信息价值 (163)__eol__7.5 信道容量与信息率失真函数的__eol__比较 (166)__eol__习题 (166)__eol__第8章 限失真信源编码 (168)__eol__8.1 基本概念 (168)__eol__8.2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__eol__定理 (168)__eol__8.3 量化编码 (169)__eol__8.3.1 最佳标量量化编码 (169)__eol__8.3.2 矢量量化编码 (174)__eol__8.4 相关信源编码 (176)__eol__8.4.1 预测编码 (177)__eol__8.4.2 差值编码 (178)__eol__8.5 变换编码 (181)__eol__8.5.1 子带编码 (182)__eol__8.5.2 小波变换 (183)__eol__习题 (185)__eol__第9章 密码安全性的信息论__eol__测度方法 (187)__eol__9.1 基本知识 (187)__eol__9.1.1 保密通信系统模型 (187)__eol__9.1.2 密码基本概念 (188)__eol__9.2 密码算法的安全性测度 (189)__eol__9.2.1 完善保密性 (189)__eol__9.2.2 唯一解距离 (190)__eol__9.3 古典代替密码的安全性分析 (191)__eol__9.3.1 加法密码的安全性分析 (191)__eol__9.3.2 乘法密码的安全性分析 (193)__eol__9.3.3 仿射密码的安全性分析 (195)__eol__9.4 边信息泄露的互信息分析 (197)__eol__9.4.1 数据加密标准简介 (197)__eol__9.4.2 DES算法的边信道安全性分析 (199)__eol__习题 (202)__eol__部分习题答案 (203)__eol__本书文字符号释义 (208)__eol__参考文献 (214) __eol____eol__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