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5-11-0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几何精度规范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9787568212045
  • 1
  • 177829
  • 2015-11-01
  • TG801
作者简介
陈强华,男,博士,讲师,工作于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科研方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和校基础研究基金各1项,参与“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2个纵向课题和2个横向课题,个人承担经费200余万元,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曾获第十二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申请发明专利9项。教学方面,曾讲授《几何规范学》等7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共19门次,申请,主持和参加教改项目4项。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 本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为主线,介绍尺寸公差、几何公差、表面精度、尺寸链、公差原则等机械几何精度的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以及量规、平台、仪器测量等几何精度检测方法。

本书在课程组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相对于本课程组以前编写的教材和全国其他兄弟院校编写的相关教材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 根据国际上产品几何规范技术和几何量检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完善本课程所涉及的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内容。

2. 按照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实践应用、学科发展等因素组织内容,将规范的成熟内容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掌握传统专业知识和方法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3. 教材在采用最新国家标准和新技术之外,引入对相应的美国标准进行介绍和对照比较,使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适应经济全球化、产品设计制造国际化的需要。

4. 教材的指导方针是以培养学生描述、分析、解决几何精度设计和检测问题的能力为主,在教授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灵活应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引入专业理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几何精度综合设计理论内容和实践的内容。增加几何检测方案设计、量规设计和检测实践的内容。

5. 在技术内容的表达上,改变其他教材普遍采用传统的机械行业经验表述方法,创新性地运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理论阐述、描述、表达相关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使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知识掌握相关的专业理论。

6.不拘泥于专业标准规范的介绍和应用,将最新标准规范的内容融合在专业理论知识中,将标准规范的应用融合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着重强调标准规范的正确、合理、灵活应用方法。"

目录
第一章 机械与几何
 1.1 机械与几何误差
  1.1.1 机械与固态产品
  1.1.2 几何误差
 1.2 几何要素
 1.3 几何精度
  1.3.1 几何精度概述
  1.3.2 基本几何精度
  1.3.3 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1.3.4 几何精度设计的主要方法
  1.3.5 几何精度的体现
  1.3.6 几何精度的标注
  1.3.7 几何精度的实现
 1.4 几何精度规范
  1.4.1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1.4.2 标准与标准化
  1.4.3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第二章 尺寸与几何公差
 2.1 尺寸公差基础
  2.1.1 尺寸
  2.1.2 尺寸公差
 2.2 几何公差基础
  2.2.1 几何公差
  2.2.2 几何公差的标注
 2.3 形状公差
  2.3.1 直线形状公差(直线度)
  2.3.2 圆弧形状公差(圆度)
  2.3.3 平面形状公差(平面度)
  2.3.4 圆柱面形状公差(圆柱度)
 2.4 方向公差
  2.4.1 直线方向公差
  2.4.2 平面方向公差
 2.5 位置公差
  2.5.1 点位置公差
  2.5.2 直线位置公差
  2.5.3 平面位置公差
 2.6 轮廓公差
  2.6.1 线轮廓度公差
  2.6.2 面轮廓度公差
 2.7 成组要素公差
  2.7.1 成组要素
  2.7.2 成组要素位置公差
  2.7.3 成组要素轮廓公差
 2.8 延伸公差带
  2.8.1 延伸公差带
  2.8.2 延伸公差带应用
 2.9 跳动公差
  2.9.1 圆跳动
  2.9.2 全跳动
 2.10 几何公差的设计
  2.10.1 注出几何公差
  2.10.2 一般几何公差
  2.10.3 几何公差应用实例
第三章 表面精度
 3.1 表面精度的基本知识
  3.1.1 表面精度介绍
  3.1.2 表面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3.1.3 表面轮廓的介绍
 3.2 表面粗糙度
  3.2.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新旧标准对照
  3.2.2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3.2.3 表面粗糙度的设计
 3.3 表面缺陷
  3.3.1 表面缺陷概述
  3.3.2 表面缺陷的参数
第四章 孔轴精度
 4.1 极限制
  4.1.1 标准公差
  4.1.2 基本偏差
  4.1.3 公差带代号与标注
  4.1.4 优先、常用和一般公差带
 4.2 配合制
  4.2.1 术语和概念
  4.2.2 配合制
  4.2.3 孔轴配合的设计
 4.3 公差原则
  4.3.1 尺寸要素
  4.3.2 独立原则
  4.3.3 相关要求
第五章 精度设计的典型应用
 5.1 典型结合的精度设计
  5.1.1 滚动轴承结合
  5.1.2 键结合
  5.1.3 螺纹结合
  5.1.4 圆锥结合
 5.2 典型传动的精度设计
  5.2.1 圆柱齿轮传动
  5.2.2 螺纹传动
第六章 尺寸链
 6.1 尺寸链模型
  6.1.1 基本概念
  6.1.2 尺寸链模型的建立
  6.1.3 尺寸链关系
 6.2 尺寸链的计算
  6.2.1 校核计算
  6.2.2 中间计算
  6.2.3 设计计算
 6.3 尺寸工程简介
第七章 几何检测概论
 7.1 测量过程
  7.1.1 测量过程概述
  7.1.2 被测量
  7.1.3 计量基准
  7.1.4 测量方法
 7.2 合格性判断
  7.2.1 测量误差
  7.2.2 测量的基本原则
  7.2.3 测量不确定度
  7.2.4 合格性判断
  7.2.5 车间检验的合格性判断
第八章 量规检验
 8.1 概述
  8.1.1 量规分类
  8.1.2 量规检验的一般准则
  8.1.3 量规的技术要求
  8.1.4 量规精度
  8.1.5 量规使用
 8.2 典型量规
  8.2.1 极限尺寸量规
  8.2.2 边界量规
第九章 几何检测技术
 9.1 检测技术
  9.1.1 平台检测
  9.1.2 量仪检测
 9.2 表面结构检测
  9.2.1 一般规则
  9.2.2 检测方法
 9.3 长度尺寸检测
  9.3.1 验收极限的确定
  9.3.2 计量器具的选择
 9.4 角度和锥度检测
  9.4.1 微差测量法
  9.4.2 直接测量法
  9.4.3 间接测量法
 9.5 几何误差检测
  9.5.1 检测原则
  9.5.2 检测方法
  9.5.3 误差评定
 9.6 螺纹检测
  9.6.1 用工具显微镜测量
  9.6.2 用三针法测量
 9.7 圆柱齿轮检测
  9.7.1 同侧齿面测量
  9.7.2 径向测量
  9.7.3 公法线和齿厚的测量
  9.7.4 齿轮整体测量
 9.8 几何量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附表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