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9787561351390
- 173451
- 43158340-0
- 16开
- 2010-08
- 372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I206.6
- 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适应我国民族高等学校,特别是一般教学型、应用型大学,包括民族师范院校、地区民族学院、民族专科学校中文学科与相关学科(如对外汉语、外语、新闻、艺术等等)以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本教材注重突出基础性、条理性、实用性、知识性。基础知识讲解准确适用,理论阐释简明扼要;力求清晰勾勒每个时期文学发展的概貌、历史脉络,侧重作家作品的分析鉴赏;吸纳取得共识的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新的研究水平;为便于学生复习、把握重点和深入思考、研究,在每一章节后设置思考与练习颗和拓展阅读。
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本教材注重突出基础性、条理性、实用性、知识性。基础知识讲解准确适用,理论阐释简明扼要;力求清晰勾勒每个时期文学发展的概貌、历史脉络,侧重作家作品的分析鉴赏;吸纳取得共识的新的研究成果,反映新的研究水平;为便于学生复习、把握重点和深入思考、研究,在每一章节后设置思考与练习颗和拓展阅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编 1917-l927年间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第二章 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道路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第三节 杂文创作
第三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叶绍钧的小说
第三节 郁达夫的小说
第四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郭沫若与《女神》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
第四节 周作人、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第五节 丁西林的独幕剧
第二编 19281937年问的文学
第五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第二节 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
第六章 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茅盾与《子夜》
第三节 老舍与《骆驼样子》
第四节 巴金与《家》
第五节 沈从文与《边城》
第七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戴望舒的诗歌
第三节 林语堂的散文
第四节 曹禺与《雷雨》
第三编 1937-1949年间的文学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文学格局与“文协”的成立
第二节 解放区与国统区的史艺运动
第三节 “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活动
第四节 激烈频繁的文艺论争
第九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赵树理、丁玲的小说
第三节 张爱玲、钱钟书的小说
第十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
第三节 穆旦的诗歌
第四节 梁实秋的散文
第五节 《屈原》与《白毛女》
第四编 1949-1976年间的文学
第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第一、二次文代会与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
第二节 “双百”方针与文艺界的“反右派”
第三节 新民歌运动与文艺政策调整
第四节 “左”倾思潮的恶性发展与《纪要》的出笼
第十二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春之歌》与《红旗谱》
第三节 柳青与《创业史》
第四节 茹志鹃、孙犁的小说
第十三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
第三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第四节 《茶馆》与《关汉卿》
第五编 1977-2000年间的文学
第十四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第四次文代会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复归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萌发与兴盛
第四节 文艺理论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第十五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维熙、张贤亮、高晓声的小说
第三节 汪曾祺、邓友梅、冯骥才的小说
第四节 韩少功、阿城、贾平凹的小说
第五节 王蒙、宗璞、谌容的小说
第六节 刘索拉、莫言、残雪的小说
第七节 张洁、王安忆、铁凝的小说
第八节 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的小说
第九节 刘恒、刘震云、方方的小说
第十节 张承志、张炜、陈忠实、阿来的小说
第十六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岛、舒婷、海子的诗歌
第三节 巴金、周涛、余秋雨的散文
第四节 沙叶新、高行健、魏明伦的戏剧
后记
第一编 1917-l927年间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第二节 新文学社团的涌现
第二章 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道路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第三节 杂文创作
第三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叶绍钧的小说
第三节 郁达夫的小说
第四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郭沫若与《女神》
第三节 闻一多、徐志摩的诗歌
第四节 周作人、冰心、朱自清的散文
第五节 丁西林的独幕剧
第二编 19281937年问的文学
第五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第二节 复杂的文艺思想斗争和论争
第六章 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茅盾与《子夜》
第三节 老舍与《骆驼样子》
第四节 巴金与《家》
第五节 沈从文与《边城》
第七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戴望舒的诗歌
第三节 林语堂的散文
第四节 曹禺与《雷雨》
第三编 1937-1949年间的文学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文学格局与“文协”的成立
第二节 解放区与国统区的史艺运动
第三节 “孤岛”与沦陷区的文学活动
第四节 激烈频繁的文艺论争
第九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赵树理、丁玲的小说
第三节 张爱玲、钱钟书的小说
第十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艾青的诗歌
第三节 穆旦的诗歌
第四节 梁实秋的散文
第五节 《屈原》与《白毛女》
第四编 1949-1976年间的文学
第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第一、二次文代会与建国初期的文艺运动
第二节 “双百”方针与文艺界的“反右派”
第三节 新民歌运动与文艺政策调整
第四节 “左”倾思潮的恶性发展与《纪要》的出笼
第十二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青春之歌》与《红旗谱》
第三节 柳青与《创业史》
第四节 茹志鹃、孙犁的小说
第十三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
第三节 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第四节 《茶馆》与《关汉卿》
第五编 1977-2000年间的文学
第十四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
第一节 思想解放运动与第四次文代会
第二节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复归与发展
第三节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萌发与兴盛
第四节 文艺理论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第十五章 小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从维熙、张贤亮、高晓声的小说
第三节 汪曾祺、邓友梅、冯骥才的小说
第四节 韩少功、阿城、贾平凹的小说
第五节 王蒙、宗璞、谌容的小说
第六节 刘索拉、莫言、残雪的小说
第七节 张洁、王安忆、铁凝的小说
第八节 马原、余华、苏童、格非的小说
第九节 刘恒、刘震云、方方的小说
第十节 张承志、张炜、陈忠实、阿来的小说
第十六章 诗歌散文戏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岛、舒婷、海子的诗歌
第三节 巴金、周涛、余秋雨的散文
第四节 沙叶新、高行健、魏明伦的戏剧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