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1807年的转折)
¥35.00定价
作者: 焦海民
出版时间:2014-12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9787561379103
- 166539
- 2014-12
- J825.41
内容简介
焦海民著的《秦腔(1807年的转折)》据当前中国戏剧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乾隆时期的秦腔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陕西地区流行的梆子腔秦腔与乾隆时期的秦腔有什么区别?梨园会馆碑石上的两个年份(即乾隆45年和嘉庆12年)的变化是否预示了什么等问题.以陕西地区戏剧活动为背景,以前秦腔、后秦腔中涌现出的戏剧名角为中心,通过文学化的叙事、故事化的表达,展开一个个翔实、生动的故事.不但通过故事折射出时代对文化的要求与促进,艺术对时代变革的反映等一系列面貌,还向世人揭示了“京剧出自陕西”历史事实。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汉仪秦声君须识
第一节 程砚秋来陕
第二节 齐如山:到西北去
第三节 32年的坚守
第二章 海外咸知有魏三——花雅之争与魏长生
第一节 花雅之争
第二节 戏班与戏曲变革
第三节 魏长生
第三章 秦腔梆子响高低
第一节 曲牌体的梆子腔
第二节 梆子腔演进路径
第三节 竹用筼筜木用枣
第四章 西地梨园三十六
第一节 西曲二黄纷乱咙
第二节 此秦腔非彼秦腔
第三节 二黄逶迤走南北
第五章 一派秦声浑不断——关中二黄和商洛二黄
第一节 关中二黄寻踪
第二节 商山道上二黄声
第三节 商路即戏路
第六章 秦声秦态最迷离——汉中派和安康派
第一节 汉之广矣
第二节 十八字科班
第三节 弦歌声声映山水
第七章 尾声:南枝北枝待春风
第一节 鉴往知来:历史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 陕西戏曲剧种的层次性与差异化保护
第三节 涵养水源:戏曲文化的活态保护
第四节 传承与保护
第五节 结语
后记
第一章 汉仪秦声君须识
第一节 程砚秋来陕
第二节 齐如山:到西北去
第三节 32年的坚守
第二章 海外咸知有魏三——花雅之争与魏长生
第一节 花雅之争
第二节 戏班与戏曲变革
第三节 魏长生
第三章 秦腔梆子响高低
第一节 曲牌体的梆子腔
第二节 梆子腔演进路径
第三节 竹用筼筜木用枣
第四章 西地梨园三十六
第一节 西曲二黄纷乱咙
第二节 此秦腔非彼秦腔
第三节 二黄逶迤走南北
第五章 一派秦声浑不断——关中二黄和商洛二黄
第一节 关中二黄寻踪
第二节 商山道上二黄声
第三节 商路即戏路
第六章 秦声秦态最迷离——汉中派和安康派
第一节 汉之广矣
第二节 十八字科班
第三节 弦歌声声映山水
第七章 尾声:南枝北枝待春风
第一节 鉴往知来:历史经验的启示
第二节 陕西戏曲剧种的层次性与差异化保护
第三节 涵养水源:戏曲文化的活态保护
第四节 传承与保护
第五节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