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11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以下为《三网融合技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国防工业出版社
  • 9787118093520
  • 142696
  • 2014-11
  • F49
内容简介

  《三网融合技术》深入系统地介绍了三网融合的基础理论、各种关键技术、工程应用与案例分析等。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三网融合的概念、业务与技术基础、现状与发展趋势;数据通信理论基础;Internet与IP通信、网际协议、IPv6、下一代网络;三网融合下的承载网,包括数据传送网、SDH、卫星通信系统、光传送技术;接入网络,包括以太网接入技术、无源光纤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等;三网融合下的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等业务平台融合;三网融合的IPTV视频编解码技术、流媒体技术、组播技术、业务管理平台等。本书理论与工程应用案例融合讲解,内容丰富、语言简捷,可供高校信息类通信工程、计算机应用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选用,也可供从事通信工程、三网融合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及培训使用。本书由东北大学任彦斌组织编写、修改、统稿,付冲主笔。

目录
第1章 三网融合技术概述
 1.1 三网融合的概念与意义
 1.2 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与业务基础
  1.2.1 电信网
  1.2.2 广播电视网
  1.2.3 计算机网络
 1.3 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三网融合的全球发展现状
  1.3.2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与进展
 1.4 三网融合的目标和发展策略
第2章 数据通信理论基础
 2.1 数据通信概述
  2.1.1 数据与数据信号
  2.1.2 数据通信的概念
 2.2 数据传输方式
  2.2.1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2.2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2.2.3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2.2.4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数据传输
 2.3 数据通信传输信道
  2.3.1 信道类型及其特征
  2.3.2 数据传输媒质
  2.3.3 传输损耗
  2.3.4 信道容量
 2.4 数据编码技术与多路复用技术
  2.4.1 数据编码技术
  2.4.2 频分多路复用(FDM)
  2.4.3 时分多路复用(TDM)
  2.4.4 码分多址复用(CDMA)
  2.4.5 波分多路复用(WDMA)
 2.5 数据信号的差错控制
  2.5.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2.5.2 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2.5.3 汉明码及线性分组码
  2.5.4 循环码
 2.6 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6.1 有效性指标
  2.6.2 可靠性指标
第3章 Internet与IP通信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1.1 分组交换技术
  3.1.2 网络协议与分层
  3.1.3 OSI参考模型
  3.1.4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集
 3.2 网际协议IP
  3.2.1 IP分组格式
  3.2.2 IP地址
  3.2.3 IP分组转发流程
  3.2.4 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3.3 Internet的路由选择协议
  3.3.1 Internet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3.3.2 RIP协议
  3.3.3 OSPF协议
 3.4 TCP与UDP协议
  3.4.1 运输层协议概述
  3.4.2 TCP协议
  3.4.3 UDP协议
 3.5 网络地址转换NAT
 3.6 IPv6
  3.6.1 IPv6分组格式
  3.6.2 IPv6的扩展首部
  3.6.3 IPv6的地址空间
 3.7 下一代网络(NGN)
  3.7.1 NGN概述
  3.7.2 NGN体系结构
  3.7.3 NGN中的网关
  3.7.4 软交换技术
第4章 三网融合下的承载网
 4.1 数据传送网
  4.1.1 ATM网
  4.1.2 数据数字网
  4.1.3 帧中继网
 4.2 同步数字系列
  4.2.1 SDH概念和特点
  4.2.2 SDH帧结构
  4.2.3 SDH同步复用和映射原理
  4.2.4 SDH自愈网
 4.3 基于SDH的MSTP
  4.3.1 MSTP概念及特点
  4.3.2 MSTP的发展过程
  4.3.3 MSTP的功能模型和实现
 4.4 ASON
  4.4.1 ASON概念及特点
  4.4.2 ASON的体系结构
  4.4.3 ASON控制平面的关键技术
  4.4.4 ASON生存性策略
 4.5 卫星通信系统
  4.5.1 卫星通信概述
  4.5.2 卫星通信网
  4.5.3 卫星通信业务
 4.6 先进的光传送技术
  4.6.1 WDM系统
  4.6.2 OTN技术
  4.6.3 分组传送网
 4.7 三网融合对承载网的要求
  4.7.1 承载网的IP化
  4.7.2 承载网的宽带化
  4.7.3 多业务承载
  4.7.4 IPTV对承载网络的要求
第5章 三网融合下的接入网络
 5.1 接入网概述
  5.1.1 接入网的基本概念
  5.1.2 接入网的分类
  5.1.3 接入网的主要特点
 5.2 普通Modem接人技术
 5.3 xDSL接人技术
  5.3.1 DSL接入技术
  5.3.2 HDSL接入技术
  5.3.3 ADSL接入技术
  5.3.4 VDSL接入技术
 5.4 以太网接人技术
  5.4.1 以太网简介
  5.4.2 IEEE 802.3标准
  5.4.3 CSMA/CD协议
  5.4.4 千兆以太网技术
  5.4.5 VLAN技术简介
  5.4.6 基于VLAN的以太网接入技术
 5.5 电缆调制解调接人技术
  5.5.1 Cable Modem的系统构成
  5.5.2 Cable Modem工作原理
  5.5.3 Cable Modem的分类
  5.5.4 Cable Modem典型产品介绍
 5.6 无源光纤接入技术
  5.6.1 PON技术简介
  5.6.2 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
  5.6.3 GPON
 5.7 无线局域网接入
  5.7.1 IEEE 802.11系列标准
  5.7.2 IEEE 802.11标准的组成及组网结构
  5.7.3 IEEE 802.11物理层规范
  5.7.4 IEEE 802.11 MAC层规范
第6章 三网融合下的业务平台融合
 6.1 广播电视网业务平台
  6.1.1 数字广播电视简介
  6.1.2 数字广播电视的组成
  6.1.3 NGB
 6.2 PSTN业务平台
  6.2.1 PSTN概述
  6.2.2 PSTN网络结构
  6.2.3 PSTN编码计划
  6.2.4 PSTN信令
 6.3 移动通信业务平台
  6.3.1 2G通信系统
  6.3.2 3G通信系统
  6.3.3 4G通信系统
 6.4 三网融合的统一业务平台——IMS
  6.4.1 IMS概述
  6.4.2 IMS关键技术
  6.4.3 IMS的工作过程
  6.4.4 IMS安全
第7章 三网融合的典型业务——IPTV
 7.1 IPTV概述
  7.1.1 IPTV基本概念
  7.1.2 IPTV业务介绍
  7.1.3 IPTV系统架构
  7.1.4 IPTV业务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7.2 IPTV视频编解码技术
  7.2.1 视频编解码器工作原理
  7.2.2 预测编码
  7.2.3 变换编码与量化
  7.2.4 熵编码
 7.3 流媒体技术
  7.3.1 流媒体技术简介
  7.3.2 流媒体数据的传输
  7.3.3 流媒体传输工作流程
 7.4 组播技术
  7.4.1 组播技术简介
  7.4.2 实现组播的网络协议
 7.5 IPTV媒体层
  7.5.1 IPTV的节目内容
  7.5.2 IPTV媒体内容的储存
  7.5.3 IPTV媒体内容的分发管理
 7.6 IPTV业务管理平台
  7.6.1 IPTV业务管理平台概述
  7.6.2 用户管理功能
  7.6.3 认证鉴权功能
  7.6.4 媒体资产管理功能
  7.6.5 计费账务系统
  7.6.6 统计分析功能
  7.6.7 网络管理功能
 7.7 IPTV机顶盒技术
  7.7.1 IPTV机顶盒的业务及功能要求
  7.7.2 IPTV机顶盒的架构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