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华大学出版社
- 9787302292494
- 1-2
- 137390
- 16开
- 2014-09
- 工学
- 电气工程
- TM-43
- 电工电子
- 高职
内容简介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电工基础实用教程》介绍电工基础知识,共分为八章,内容涉及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电阻电路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动态电路、互感电路、磁场与磁路、非正弦交流电路。每章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配备了同步训练和章后小结,还配有练习题,为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电工基础实用教程》是根据我国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按照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知识的可读性,为学生的自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电工基础实用教程》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供电技术等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电工基础实用教程》是根据我国高职高专的教学实际,按照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知识的可读性,为学生的自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高职高专院校教材:电工基础实用教程》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技术、供电技术等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概念
1.1.2 电路模型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1.1.4 电路常用术语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功与电功率
1.3 电阻元件与独立源
1.3.1 电阻与电导
1.3.2 欧姆定律
1.3.3 电压源
1.3.4 电流源
1.4 基尔霍夫定律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5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5.1 电容元件
1.5.2 电感元件
1.6 受控源
1.6.1 受控源的概念
1.6.2 受控源的类型
1.6.3 受控源的伏安关系
小结
一、电路
二、电流
三、电压
四、电阻元件
五、基尔霍夫定律
六、电压源与电流源
七、电感与电容
八、受控源
习题1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
2.1 电阻的连接及等效
2.1.1 电阻的串联及分压
2.1.2 电阻的并联及分流
2.1.3 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互换
2.2 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2.2.1 二端网络
2.2.2 二端网络的等效化简
2.2.3 戴维南定理
2.2.4 诺顿定理
2.3 支路电流法
2.4 网孔电流法
2.4.1 网孔电流法的标准方程
2.4.2 无伴电流源及超网孔的概念
2.5 节点电压法
2.5.1 节点电压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2.5.2 弥尔曼定理
2.6 叠加原理与齐次定理
2.6.1 叠加原理
2.6.2 齐次定理
小结
一、电阻的串、并联与混联
二、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三、支路电流法
四、网孔电流法
五、节点电压法
六、叠加原理
习题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与频率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3.1.3 相位差计算
3.1.4 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 相量的概念
3.2.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3.2.3 相量图
3.3 单一元件电路
3.3.1 电阻元件电路
3.3.2 电感元件电路
3.3.3 电容元件电路
3.4 RLC串联电路
3.4.1 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4.2 RLC串联电路的性质
3.4.3 RLC串联电路的功率
3.4.4 三个三角形
3.5 并联电路计算
3.5.1 并联电路的复阻抗计算法
3.5.2 并联电路的复导纳计算法
3.6 串联谐振电路
3.6.1 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
3.6.2 串联谐振的特点
3.6.3 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3.7 并联谐振电路
3.7.1 并联谐振的条件
3.7.2 并联谐振的特点
3.7.3 并联谐振的频率特性
3.8 功率因数的提高
3.8.1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
3.8.2 并联电容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小结
一、正弦量的概念
二、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约束关系
三、正弦电路的计算
四、正弦电路的功率
五、谐振电路
习题3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电源
4.1.1 三相电源的构成
4.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4.2 三相负载
4.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4.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4.3.1 Y0-Y0连接与Y-Y连接的电路
4.3.2 Δ-Y、Y、Δ-Y、Y-Δ、Δ-Δ连接的电路
4.3.3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4.3.4 三相功率的测量
4.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4.4.1 不对称Y0-Y0连接的电路
4.4.2 不对称Y-Δ连接的电路
小结
一、对称三相电源
二、三相负载
三、三相电路的功率
四、不对称电路
习题4
第5章 动态电路
第6章 互感电路
第7章 磁场与磁路
第8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
附录A Sl单位及其辅助单位
附录B 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C 复数简介
附录D 星一角变换计算程序
附录E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概念
1.1.2 电路模型
1.1.3 电路的工作状态
1.1.4 电路常用术语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电功与电功率
1.3 电阻元件与独立源
1.3.1 电阻与电导
1.3.2 欧姆定律
1.3.3 电压源
1.3.4 电流源
1.4 基尔霍夫定律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4.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5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1.5.1 电容元件
1.5.2 电感元件
1.6 受控源
1.6.1 受控源的概念
1.6.2 受控源的类型
1.6.3 受控源的伏安关系
小结
一、电路
二、电流
三、电压
四、电阻元件
五、基尔霍夫定律
六、电压源与电流源
七、电感与电容
八、受控源
习题1
第2章 电阻电路分析
2.1 电阻的连接及等效
2.1.1 电阻的串联及分压
2.1.2 电阻的并联及分流
2.1.3 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互换
2.2 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2.2.1 二端网络
2.2.2 二端网络的等效化简
2.2.3 戴维南定理
2.2.4 诺顿定理
2.3 支路电流法
2.4 网孔电流法
2.4.1 网孔电流法的标准方程
2.4.2 无伴电流源及超网孔的概念
2.5 节点电压法
2.5.1 节点电压方程式的一般形式
2.5.2 弥尔曼定理
2.6 叠加原理与齐次定理
2.6.1 叠加原理
2.6.2 齐次定理
小结
一、电阻的串、并联与混联
二、含源二端网络的等效
三、支路电流法
四、网孔电流法
五、节点电压法
六、叠加原理
习题2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3.1.1 正弦交流电的周期与频率
3.1.2 正弦量的三要素
3.1.3 相位差计算
3.1.4 正弦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值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 相量的概念
3.2.2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3.2.3 相量图
3.3 单一元件电路
3.3.1 电阻元件电路
3.3.2 电感元件电路
3.3.3 电容元件电路
3.4 RLC串联电路
3.4.1 RLC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3.4.2 RLC串联电路的性质
3.4.3 RLC串联电路的功率
3.4.4 三个三角形
3.5 并联电路计算
3.5.1 并联电路的复阻抗计算法
3.5.2 并联电路的复导纳计算法
3.6 串联谐振电路
3.6.1 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
3.6.2 串联谐振的特点
3.6.3 谐振电路的选择性
3.7 并联谐振电路
3.7.1 并联谐振的条件
3.7.2 并联谐振的特点
3.7.3 并联谐振的频率特性
3.8 功率因数的提高
3.8.1 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
3.8.2 并联电容提高线路的功率因数
小结
一、正弦量的概念
二、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约束关系
三、正弦电路的计算
四、正弦电路的功率
五、谐振电路
习题3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电源
4.1.1 三相电源的构成
4.1.2 三相电源的连接
4.2 三相负载
4.2.1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
4.2.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4.3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4.3.1 Y0-Y0连接与Y-Y连接的电路
4.3.2 Δ-Y、Y、Δ-Y、Y-Δ、Δ-Δ连接的电路
4.3.3 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
4.3.4 三相功率的测量
4.4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4.4.1 不对称Y0-Y0连接的电路
4.4.2 不对称Y-Δ连接的电路
小结
一、对称三相电源
二、三相负载
三、三相电路的功率
四、不对称电路
习题4
第5章 动态电路
第6章 互感电路
第7章 磁场与磁路
第8章 非正弦交流电路
附录A Sl单位及其辅助单位
附录B 常用数学公式
附录C 复数简介
附录D 星一角变换计算程序
附录E 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