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论的基础及其展开 / 公法文丛 东吴法学文丛
¥36.00定价
作者: 钱叶六
出版时间:2014-02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9787562052883
- 130912
- 2014-02
- D914.04
内容简介
共同犯罪素有“刑法学中最为黑暗、混乱而令人绝望之章”之称,涉及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复杂而又艰深,因而从来都是国外刑法学界关注的传统重要课题。一直以来,我国刑法学界也较为重视共犯论的研究,但就总体而言,传统的刑法教义学关于共犯论的探讨明显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限,创新性明显不足。二是一些观点已经明显过时,难以因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本书秉持以法益侵害说为中心、明确区分违法和责任的客观违法论为基本立场,从“共同犯罪是一种违法形态”和“责任个别作用”等基本原理出发,主要运用比较研究、规范阐释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中国实际问题,着力围绕共犯论的基础领域及其延伸问题展开全方位的、深入的研究,追根求源、洋为中用、辩证扬弃、推陈出新、精致诠释,尝试构筑能够有效地指导司法实务的科学、合理的中国共犯论体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共犯体系
第一节 共犯体系的两种类型
一、单一制
二、区分制
第二节 中国共犯体系之归属
一、学理上的纷争
二、本书立场:区分制
第三节 中国区分制的特色
一、单层区分制与双层区分制
二、中国双层区分制的特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犯与正犯的区分
第一节 德、日区分标准理论
一、形式客观说
二、实质客观说
三、主观说
四、小结:实质客观论之必然趋向
第二节 区分理论之中国选择
一、区分理论评析及本书立场
二、实行行为说受到的批判及其辩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犯人的分类
第一节 共犯人的分工分类
一、共同正犯
二、间接正犯
三、狭义的共犯
第二节 共犯人的作用分类
一、主犯
二、从犯
三、所谓的“胁从犯”——责任减免事由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犯的本质
第一节 犯罪共同说
一、完全犯罪共同说及其缺陷
二、部分犯罪共同说及其缺陷
第二节 行为共同说
一、主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与客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
二、本书立场:基于客观主义立场的行为共同说
第三节 行为共同说的应用
一、实行过限
二、实行不足
三、共犯与身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犯的处罚根据
第一节 共犯固有的犯罪性和可罚性
第二节 责任共犯论、违法共犯论
一、责任共犯论
二、违法共犯论
第三节 因果共犯论
一、纯粹惹起说
二、混合惹起说
三、修正惹起说
第四节 修正惹起说的应用
一、参与自杀、嘱托杀人
二、片面对向犯
三、未遂的教唆
四、妨害司法罪与共犯
五、错误侵犯共犯利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犯的因果性
第一节 共犯的因果性概说
一、共犯的因果性与同时犯
二、共犯因果关系的内容
三、共犯的因果性与单独犯的因果性
第二节 共犯因果性的应用
一、承继的共犯
二、共犯关系的脱离
三、片面的共犯
四、中立的帮助行为与共犯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犯的性质
第一节 共犯的性质概述
一、理论缘起: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二、共犯独立性说的式微和从属性说的通说化
第二节 中国共犯属性之争——以教唆犯为中心
一、独立性说之提出
二、中国通说的立场:二重性之名、独立性说之实
三、独立性说之批判
四、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
第三节 相关问题的研讨
一、实行从属性与拟制的正犯
二、实行从属与预备的参与
三、不同情形下的共犯之处理——以教唆杀人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犯的要素从属性
第一节 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具有责任能力
一、德国:从极端从属形式到限制从属形式的立法嬗变
二、日本:限制从属性说的通说化
三、中国:学说、实务与立场选择
第二节 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具有违法性
第三节 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具有故意
一、德国:立法上的肯定与学理上的批判
二、日本:作为肯定说的通说及其受到的质疑
三、中国:立法、学说及其评析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共犯体系
第一节 共犯体系的两种类型
一、单一制
二、区分制
第二节 中国共犯体系之归属
一、学理上的纷争
二、本书立场:区分制
第三节 中国区分制的特色
一、单层区分制与双层区分制
二、中国双层区分制的特色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共犯与正犯的区分
第一节 德、日区分标准理论
一、形式客观说
二、实质客观说
三、主观说
四、小结:实质客观论之必然趋向
第二节 区分理论之中国选择
一、区分理论评析及本书立场
二、实行行为说受到的批判及其辩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共犯人的分类
第一节 共犯人的分工分类
一、共同正犯
二、间接正犯
三、狭义的共犯
第二节 共犯人的作用分类
一、主犯
二、从犯
三、所谓的“胁从犯”——责任减免事由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犯的本质
第一节 犯罪共同说
一、完全犯罪共同说及其缺陷
二、部分犯罪共同说及其缺陷
第二节 行为共同说
一、主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与客观主义的行为共同说
二、本书立场:基于客观主义立场的行为共同说
第三节 行为共同说的应用
一、实行过限
二、实行不足
三、共犯与身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共犯的处罚根据
第一节 共犯固有的犯罪性和可罚性
第二节 责任共犯论、违法共犯论
一、责任共犯论
二、违法共犯论
第三节 因果共犯论
一、纯粹惹起说
二、混合惹起说
三、修正惹起说
第四节 修正惹起说的应用
一、参与自杀、嘱托杀人
二、片面对向犯
三、未遂的教唆
四、妨害司法罪与共犯
五、错误侵犯共犯利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犯的因果性
第一节 共犯的因果性概说
一、共犯的因果性与同时犯
二、共犯因果关系的内容
三、共犯的因果性与单独犯的因果性
第二节 共犯因果性的应用
一、承继的共犯
二、共犯关系的脱离
三、片面的共犯
四、中立的帮助行为与共犯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共犯的性质
第一节 共犯的性质概述
一、理论缘起:共犯从属性说与共犯独立性说
二、共犯独立性说的式微和从属性说的通说化
第二节 中国共犯属性之争——以教唆犯为中心
一、独立性说之提出
二、中国通说的立场:二重性之名、独立性说之实
三、独立性说之批判
四、实行从属性说之提倡
第三节 相关问题的研讨
一、实行从属性与拟制的正犯
二、实行从属与预备的参与
三、不同情形下的共犯之处理——以教唆杀人为例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犯的要素从属性
第一节 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具有责任能力
一、德国:从极端从属形式到限制从属形式的立法嬗变
二、日本:限制从属性说的通说化
三、中国:学说、实务与立场选择
第二节 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具有违法性
第三节 共犯的成立是否要求正犯具有故意
一、德国:立法上的肯定与学理上的批判
二、日本:作为肯定说的通说及其受到的质疑
三、中国:立法、学说及其评析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