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6-0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儿童心理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207961
  • 1-5
  • 125200
  • 60257259-6
  • 16开
  • 2016-08
  • 244
  • 教育学
  • 心理学
  • B844.1
  • 小学教育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董存梅,女,1972年生。1998年7月就职于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日本东北大学留学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3月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继续心理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知识,包括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儿童生理、认知、语言、情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及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和家庭以外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内容。 本书的编写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等特征,强调其可读性与推广性。本书各章都由案例引入,内容结构由学习目标、内容、请你思考和拓展阅读构成,其中还插入了“知识窗”小栏目以介绍儿童心理学领域的教育教养实践问题,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将儿童发展的理论与儿童的教育教养实践联系起来,使读者能真正地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每章还为读者推荐几本与该章内容相关的书籍作为读者的拓展阅读,目的是帮助读者拓展知识、加深对该章内容的理解。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001
第一节    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002
一 、 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002
二 、 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 004
第二节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 005
一 、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   | 005
二 、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 007
三 、影响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011
第三节    小学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   | 017
一 、研究原则   | 017
二 、研究方法   | 018
第二章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 | 023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生长发育   | 024
一 、 小学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 024
二 、影响小学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 025
第二节    小学儿童的神经系统   | 027
一 、 小学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   | 028
二 、 小学儿童的大脑活动特点   | 029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认知发展 | 034
第一节    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 035
一 、 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特点与培养   | 035
二 、 小学儿童感知觉的发展特点与观察力的培养   | 038
三 、 小学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 046
四 、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 050
五 、 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与教育   | 053
第二节    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056
一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056
二 、 维果茨基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068
三 、布鲁纳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071
四 、儿童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理论   | 074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语言发展 | 077
第一节    小学儿童语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 078
一 、 小学儿童口头语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 078
二 、 小学儿童书面语言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 080
三 、 小学儿童内部言语的发展特点与培养   | 087
第二节    语言获得理论   | 089
一 、先天论   | 089
二 、 学 习 论   | 093
三 、相互作用论   | 095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智力发展 | 099
第一节    小学儿童智力发展概述   | 100
一 、 小学儿童智力发展状况   | 100
二 、 小学儿童智力的开发模式   | 102
第二节    小学儿童教育中常用的智力理论   | 104
一 、二 因素理论   | 104
二 、 多元智力理论   | 105
三 、成功智力理论   | 107
四 、情绪智力理论   | 108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智力测验   | 110
一 、 小学儿童常用的智力测验   | 110
二 、 小学儿童智力测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 115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情意发展 | 119
第一节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 120
一 、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 120
二 、 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   | 124
第二节    小学儿童意志的发展   | 131
一 、 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特点   | 131
二 、 小学儿童意志的培养   | 133
第三节    儿童情绪发展的理论   | 135
一 、生物学的观点   | 135
二 、认知的观点   | 135
三 、机能主义的观点   | 136
四 、社会建构论的观点   | 136
第七章  小学儿童人格的发展 | 139
第一节    小学儿童人格发展概述   | 140
一 、 小学儿童人格发展状况   | 140
二 、 小学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 142
第二节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 145
一 、 小学儿童 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 145
二 、 小学儿童 自我意识的培养   | 148
第三节    儿童人格发展理论   | 150
一 、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论   | 150
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 152
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 习 理论   | 155
第八章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  159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发展   | 160
一 、 亲子关系   | 160
二 、 同伴关系   | 162
三 、 师生关系   | 169
四 、 小学儿童社交技能的学 习   | 171
第二节    小学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   | 173
一 、 小学儿童的性别角 色发展   | 173
二 、 小学儿童性别差异的发展   | 177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发展 | 182
第一节    小学儿童的品德心理结构发展   | 183
一 、 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 183
二 、 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 185
三 、 小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 189
四 、 小学儿童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 189
第二节    儿童品德发展理论   | 190
一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190
二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192
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 习 理论   | 195
第三节    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 198
一 、有效的说服   | 198
二 、树立良好的榜样   | 200
三 、利用群体约定   | 200
四 、价值辨析   | 201
五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 202
六 、 角 色扮演   | 202
七 、 小组道德讨论   | 203
第十章  小学儿童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 205
第一节    小学新生适应问题   | 206
一 、课堂适应   | 206
二 、 交往适应   | 207
三 、 学校规章制度适应   | 208 第二节    学习问题   | 209
一 、没动力 ,  不想学 ;  或动力强 ,  压力大   | 209
二 、无毅力 ,  不爱学   | 210
三 、 不得法 ,  不会学   | 211
四 、压力大 ,  不能学   | 212
五 、基础差 ,  不敢学   | 212
第三节    行为问题   | 213
一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214
二 、说谎   | 216
三 、攻击行为   | 220
四 、 网瘾   | 223
第四节    情绪问题   | 225
一 、 焦虑   | 226
二 、胆怯   | 2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