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35.00定价
作者: 王玉洁,张子安
出版时间:2016-08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9787109217720
- 121374
- 2016-08
- S-05
内容简介
王玉洁、张子安编著的《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是作者多年研究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的成果结晶。全书共分7章,分别为传播理论及其发展、农业信息、农业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农业传播媒介分析、农业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农业科技传播。本书将农业现代化的实际需要与传播理论有机结合,分析了与农业传播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农业传播的特点及功能等,建立了一种农业科技传播系统模型,介绍了农业传播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并给出了一些农业传播实际案例。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从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大量农业传播的案例,讲述了与农业传播理论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技术。本书可供与农业传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领域硕士研究生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供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相关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从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大量农业传播的案例,讲述了与农业传播理论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应用技术。本书可供与农业传播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领域硕士研究生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材,还可以供农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从事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工程等相关科技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传播理论及其发展
1.1 农业传播的定义
1.1.1 关于传播的多种说法
1.1.2 传播的词源
1.1.3 原始农业传播的意义
1.1.4 农业传播的定义
1.2 农业传播的特点
1.3 农业传播媒介的发展史
1.3.1 语音传播阶段
1.3.2 文字媒介传播阶段
1.3.3 印刷媒介传播阶段
1.3.4 电子媒介传播阶段
1.3.5 互联网传播阶段
1.4 农业传播研究的发展
1.4.1 农业传播的研究史
1.4.2 传播学的发展
1.4.3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1.5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5.1 传播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1.5.2 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1.5.3 传播的类型
1.5.4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5.5 传播学的任务和性质
1.6 农业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6.1 符号
1.6.2 农业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6.3 象征性社会互动
1.7 传播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1.7.1 我国农村传播现状分析
1.7.2 农业现代化
1.7.3 农业传播接受者分析
1.7.4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1.8 为改变农村面貌而传播的案例
参考文献
第2章 农业信息
2.1 农业信息概述
2.1.1 信息
2.1.2 信息的基本特性
2.1.3 信息的基本功能
2.1.4 信息、数据和媒介三者之间的关系
2.1.5 信息化
2.2 农业信息资源
2.2.1 信息资源
2.2.2 农业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2.2.3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功能
2.3 农业信息的获取
2.3.1 基于图像的实时空间信息获取技术
2.3.2 传感器技术
2.3.3 射频识别技术
2.3.4 利用Internet采集农业信息
2.4 信息的表示及编码
2.4.1 数的表示及其转换
2.4.2 数的编码
2.5 农业数据的统计分析
2.5.1 农业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5.2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2.6 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7 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案例
2.7.1 案例一
2.7.2 案例二
2.7.3 案例三
参考文献
第3章 农业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3.1 农业传播的基本过程
3.1.1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1.2 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1.3 农业传播模式
3.2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3.3 传播心理学
3.3.1 传播心理学的理论要点
3.3.2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4 传播效果分析
3.4.1 几种大众传播效果的评估
3.4.2 传播效果的心理效应分析
3.4.3 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3.4.4 提高农业传播效果的途径
3.5 传播效果分析案例
3.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5.2 研究方法
3.5.3 调查结果
3.5.4 研究结论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农业传播媒介分析
4.1 人类的感知原理
4.1.1 人类大脑结构及功能
4.1.2 人类的视觉感知
4.1.3 人类的听觉感知
4.1.4 其他感觉原理
4.2 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工作原理
4.2.1 无线通信原理
4.2.2 卫星通信
4.2.3 光纤通信
4.2.4 电视原理
4.3 传播媒介理论
4.3.1 媒介及其特点
4.3.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4.4 传播媒介对“i农”的影响
4.4.1 传播媒介的影响力
4.4.2 传播媒介对“三农”的影响
4.4.3 农村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
4.5 传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
4.5.1 国内研究情况的概述
4.5.2 各区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的研究
4.5.3 当前相关研究的缺憾
参考文献
第5章 农业大众传播
5.1 农业大众传播
5.1.1 大众传播的产生
5.1.2 农业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众
5.1.3 农业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三下乡”活动
5.2 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
5.2.1 起源阶段
5.2.2 兴起阶段
5.2.3 大众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2.4 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5.3 农业大众传播的功能
5.3.1 几种有代表性的传播功能论述
5.3.2 农业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5.3.3 农业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5.3.4 农业大众传播的文化功能
5.3.5 农业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5.4 农业大众传播中意见领袖的研究
5.4.1 意见领袖
5.4.2 意见领袖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5.5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5.5.1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5.5.2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5.6 农业大众传播案例
5.6.1 广西马山县扶贫造假事件曝光
5.6.2 国务院扶贫办的响应
5.6.3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事件舆情分析
5.6.4 马山县白山镇的态度与行动
参考文献
第6章 网络传播
6.1 网络传播
6.1.1 网络传播
6.1.2 网络传播的特点
6.1.3 新媒介理论
6.1.4 我国的网络发展
6.1.5 农业网络传播的意义
6.2 网络基础知识
6.2.1 计算机网络
6.2.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6.2.3 计算机网络发展
6.2.4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拓扑结构
6.2.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
6.2.6 互联网的基本功能
6.2.7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式
6.3 农业网络传播
6.3.1 农村网络受众的一般信息心理
6.3.2 农业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的影响
6.3.3 农业网络传播效果
6.3.4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6.4 农业网络传播的安全问题
6.4.1 计算机病毒及其对策
6.4.2 网络安全问题
6.4.3 数字加密与数字签名
6.4.4 网络防火墙
6.4.5 网络社会责任
6.5 农业网络传播案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农业科技传播
7.1 科学与技术
7.1.1 科学与技术
7.1.2 我国科技的发展
7.2 科学技术传播
7.2.1 科技传播的发展
7.2.2 科技传播的系统层次
7.3 农业科技传播
7.3.1 农业科技传播的内涵
7.3.2 农业科技传播运行机制及主体结构
7.3.3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分析
7.4 农业科技传播站
7.4.1 农业科技传播站
7.4.2 农业科技传播平台的设计
7.5 农业科技传播的案例
参考文献
第1章 传播理论及其发展
1.1 农业传播的定义
1.1.1 关于传播的多种说法
1.1.2 传播的词源
1.1.3 原始农业传播的意义
1.1.4 农业传播的定义
1.2 农业传播的特点
1.3 农业传播媒介的发展史
1.3.1 语音传播阶段
1.3.2 文字媒介传播阶段
1.3.3 印刷媒介传播阶段
1.3.4 电子媒介传播阶段
1.3.5 互联网传播阶段
1.4 农业传播研究的发展
1.4.1 农业传播的研究史
1.4.2 传播学的发展
1.4.3 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1.5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5.1 传播学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
1.5.2 传播学的知识层次
1.5.3 传播的类型
1.5.4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5.5 传播学的任务和性质
1.6 农业传播的符号和意义
1.6.1 符号
1.6.2 农业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6.3 象征性社会互动
1.7 传播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1.7.1 我国农村传播现状分析
1.7.2 农业现代化
1.7.3 农业传播接受者分析
1.7.4 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
1.8 为改变农村面貌而传播的案例
参考文献
第2章 农业信息
2.1 农业信息概述
2.1.1 信息
2.1.2 信息的基本特性
2.1.3 信息的基本功能
2.1.4 信息、数据和媒介三者之间的关系
2.1.5 信息化
2.2 农业信息资源
2.2.1 信息资源
2.2.2 农业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2.2.3 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与功能
2.3 农业信息的获取
2.3.1 基于图像的实时空间信息获取技术
2.3.2 传感器技术
2.3.3 射频识别技术
2.3.4 利用Internet采集农业信息
2.4 信息的表示及编码
2.4.1 数的表示及其转换
2.4.2 数的编码
2.5 农业数据的统计分析
2.5.1 农业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5.2 常用统计软件介绍
2.6 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2.7 农业信息资源利用案例
2.7.1 案例一
2.7.2 案例二
2.7.3 案例三
参考文献
第3章 农业传播过程与系统结构
3.1 农业传播的基本过程
3.1.1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3.1.2 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3.1.3 农业传播模式
3.2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3.3 传播心理学
3.3.1 传播心理学的理论要点
3.3.2 传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4 传播效果分析
3.4.1 几种大众传播效果的评估
3.4.2 传播效果的心理效应分析
3.4.3 传播效果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
3.4.4 提高农业传播效果的途径
3.5 传播效果分析案例
3.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3.5.2 研究方法
3.5.3 调查结果
3.5.4 研究结论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农业传播媒介分析
4.1 人类的感知原理
4.1.1 人类大脑结构及功能
4.1.2 人类的视觉感知
4.1.3 人类的听觉感知
4.1.4 其他感觉原理
4.2 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工作原理
4.2.1 无线通信原理
4.2.2 卫星通信
4.2.3 光纤通信
4.2.4 电视原理
4.3 传播媒介理论
4.3.1 媒介及其特点
4.3.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4.4 传播媒介对“i农”的影响
4.4.1 传播媒介的影响力
4.4.2 传播媒介对“三农”的影响
4.4.3 农村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
4.5 传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案例
4.5.1 国内研究情况的概述
4.5.2 各区域媒介接触情况调查的研究
4.5.3 当前相关研究的缺憾
参考文献
第5章 农业大众传播
5.1 农业大众传播
5.1.1 大众传播的产生
5.1.2 农业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众
5.1.3 农业大众传播的一种形式——“三下乡”活动
5.2 大众传播研究的发展
5.2.1 起源阶段
5.2.2 兴起阶段
5.2.3 大众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2.4 大众传播学的学科体系
5.3 农业大众传播的功能
5.3.1 几种有代表性的传播功能论述
5.3.2 农业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5.3.3 农业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
5.3.4 农业大众传播的文化功能
5.3.5 农业大众传播的负面影响
5.4 农业大众传播中意见领袖的研究
5.4.1 意见领袖
5.4.2 意见领袖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5.5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5.5.1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5.5.2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5.6 农业大众传播案例
5.6.1 广西马山县扶贫造假事件曝光
5.6.2 国务院扶贫办的响应
5.6.3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事件舆情分析
5.6.4 马山县白山镇的态度与行动
参考文献
第6章 网络传播
6.1 网络传播
6.1.1 网络传播
6.1.2 网络传播的特点
6.1.3 新媒介理论
6.1.4 我国的网络发展
6.1.5 农业网络传播的意义
6.2 网络基础知识
6.2.1 计算机网络
6.2.2 计算机网络的结构组成
6.2.3 计算机网络发展
6.2.4 计算机网络分类与拓扑结构
6.2.5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设备
6.2.6 互联网的基本功能
6.2.7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式
6.3 农业网络传播
6.3.1 农村网络受众的一般信息心理
6.3.2 农业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的影响
6.3.3 农业网络传播效果
6.3.4 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
6.4 农业网络传播的安全问题
6.4.1 计算机病毒及其对策
6.4.2 网络安全问题
6.4.3 数字加密与数字签名
6.4.4 网络防火墙
6.4.5 网络社会责任
6.5 农业网络传播案例
参考文献
第7章 农业科技传播
7.1 科学与技术
7.1.1 科学与技术
7.1.2 我国科技的发展
7.2 科学技术传播
7.2.1 科技传播的发展
7.2.2 科技传播的系统层次
7.3 农业科技传播
7.3.1 农业科技传播的内涵
7.3.2 农业科技传播运行机制及主体结构
7.3.3 农业科技传播系统分析
7.4 农业科技传播站
7.4.1 农业科技传播站
7.4.2 农业科技传播平台的设计
7.5 农业科技传播的案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