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想照进现实——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的研究生党员培养研究
¥45.00定价
作者: 屈晓婷
出版时间:2014-06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9787512119246
- 97236
- 2014-06
- D261.42
内容简介
屈晓婷主编的《让理想照进现实--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的研究生党员培养研究》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的研究生党员培养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该项目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及衡量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运用SW0T分析方法分析了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要优势,以及当今社会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书中18个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案例,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补充。
目录
第1篇 理论研究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背景及起源
2.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研究现状
2.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界定及衡量标准
第3章 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需求分析
3.2 高校将研究生党员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SWOT分析
3.3 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确立
第4章 高校研究生党员培养现状实证分析
4.1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的群体认知
4.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群体认知
4.3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群体认知
4.4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考核评价体系的群体认知分析
4.5 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的研究生党员培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第5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体系设计
5.1 基本原则
5.2 体系框架
5.3 培养途径
5.4 工作机制
第2篇 实践案例
第6章 立研学之规矩——制度建设
6.1 量化考核标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6.2 立制度把环节重长效
6.3 坚持思想引领,加强支部建设
第7章 寻梦想之方向——主题教育
7.1 夯实阵地,丰富载体,筑强堡垒
7.2 践行“中国梦”,传递青春正能量
第8章 利奋发之良器——载体创新
8.1 注重实践,构建学习型党支部
8.2 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
8.3 创新研究生党员培训模式,实现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
8.4 搭建学术交流和职业探讨平台,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8.5 以支部建设促进班级建设
8.6 构建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络平台
8.7 多措并举,开展支部共建
8.8 普法宣传共筑梦,校村联建促和谐
第9章 践为民之志愿——社会服务
9.1 服务基层一线,树立正确择业意识
9.2 发挥专业特长,服务铁路建设
9.3 志愿支教,放飞梦想,点燃希望
9.4 爱心为帆、专业为桨,启服务社会之航
9.5 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科技支持
参考文献
第1章 问题的提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背景及起源
2.2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研究现状
2.3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概念界定及衡量标准
第3章 高校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3.1 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需求分析
3.2 高校将研究生党员培养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SWOT分析
3.3 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确立
第4章 高校研究生党员培养现状实证分析
4.1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概念的群体认知
4.2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群体认知
4.3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群体认知
4.4 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考核评价体系的群体认知分析
4.5 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目标的研究生党员培养现状的成因分析
第5章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体系设计
5.1 基本原则
5.2 体系框架
5.3 培养途径
5.4 工作机制
第2篇 实践案例
第6章 立研学之规矩——制度建设
6.1 量化考核标准,提高党员发展质量
6.2 立制度把环节重长效
6.3 坚持思想引领,加强支部建设
第7章 寻梦想之方向——主题教育
7.1 夯实阵地,丰富载体,筑强堡垒
7.2 践行“中国梦”,传递青春正能量
第8章 利奋发之良器——载体创新
8.1 注重实践,构建学习型党支部
8.2 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模式的创新
8.3 创新研究生党员培训模式,实现组织和个人共同成长
8.4 搭建学术交流和职业探讨平台,建设学习型党支部
8.5 以支部建设促进班级建设
8.6 构建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络平台
8.7 多措并举,开展支部共建
8.8 普法宣传共筑梦,校村联建促和谐
第9章 践为民之志愿——社会服务
9.1 服务基层一线,树立正确择业意识
9.2 发挥专业特长,服务铁路建设
9.3 志愿支教,放飞梦想,点燃希望
9.4 爱心为帆、专业为桨,启服务社会之航
9.5 发挥专业优势,提供科技支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