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配增值)
¥30.00定价
作者: 谭红,李培富
出版时间:2015-07-0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9787117205924
- 85018
- 48216745-9
- 16开
- 2015-07-03
- 219
- 医学
- 中医学
- R917
- 药剂
- 中职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绪言
一、中医药学的发展简史
二、《中医药基础》的主要内容及课程目标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第二章 认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脏腑间的关系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与作用
二、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
三、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三章 辨识疾病
第一节 人为什么生病
一、发病
二、基本病机
第二节 辨识常见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性因素
四、其他病因
第三节 疾病诊查和治法
一、病情观察
二、辨证
三、中医传统治疗八法
第四节 体质学说
一、平和体质
二、气虚体质
三、阳虚体质
四、阴虚体质
五、痰湿体质
六、湿热体质
七、瘀血体质
八、气郁体质
第四章 中药及中成药应用
第一节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
一、中药基础知识
二、方剂基础知识
第二节 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二、泻下药
三、清热药
四、温里药
五、祛风湿药
六、芳香化湿药
七、利水渗湿药
八、理气药
九、理血药
十、消食药
十一、安神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开窍药
十四、平肝息风药
十五、补益药
十六、收涩药
十七、驱虫药
十八、外用及其他药
第三节 常用中成药应用
一、感冒类中成药
二、咳嗽类中成药
三、头痛类中成药
四、胃痛类中成药
五、消食类中成药
六、腹泻类中成药
七、便秘类中成药
八、失眠类中成药
九、中风类中成药
十、痹证类中成药
十一、补虚类中成药
十二、儿科中成药
十三、妇科中成药
十四、外用类中成药
实践指导
实践一 评估人体功能状态
实践二 疾病辨证及体质类型判断v
实践三 中药应用练习
实践四 中成药应用练习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中医药基础教学大纲
第一节 绪言
一、中医药学的发展简史
二、《中医药基础》的主要内容及课程目标
第二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第三节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第二章 认知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 脏腑
一、五脏
二、六腑
三、脏腑间的关系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一、精
二、气
三、血
四、津液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经络学说
一、经络的概念与作用
二、经络的循行分布规律
三、经络学说的应用
第三章 辨识疾病
第一节 人为什么生病
一、发病
二、基本病机
第二节 辨识常见病因
一、外感病因
二、内伤病因
三、病理产物性因素
四、其他病因
第三节 疾病诊查和治法
一、病情观察
二、辨证
三、中医传统治疗八法
第四节 体质学说
一、平和体质
二、气虚体质
三、阳虚体质
四、阴虚体质
五、痰湿体质
六、湿热体质
七、瘀血体质
八、气郁体质
第四章 中药及中成药应用
第一节 中药与方剂基础知识
一、中药基础知识
二、方剂基础知识
第二节 常用中药
一、解表药
二、泻下药
三、清热药
四、温里药
五、祛风湿药
六、芳香化湿药
七、利水渗湿药
八、理气药
九、理血药
十、消食药
十一、安神药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药
十三、开窍药
十四、平肝息风药
十五、补益药
十六、收涩药
十七、驱虫药
十八、外用及其他药
第三节 常用中成药应用
一、感冒类中成药
二、咳嗽类中成药
三、头痛类中成药
四、胃痛类中成药
五、消食类中成药
六、腹泻类中成药
七、便秘类中成药
八、失眠类中成药
九、中风类中成药
十、痹证类中成药
十一、补虚类中成药
十二、儿科中成药
十三、妇科中成药
十四、外用类中成药
实践指导
实践一 评估人体功能状态
实践二 疾病辨证及体质类型判断v
实践三 中药应用练习
实践四 中成药应用练习
参考文献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
中医药基础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