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7-1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试读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9787111463627
  • 2-14
  • 83186
  • 46255815-6
  • 平装
  • 16开
  • 2017-11
  • 450
  • 300
  • 工学
  • 电气工程
  • TM8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与高电压有关的电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的放电过程、发展机理及绝缘特性,分析影响这些特性的因素;交流、直流高电压和冲击高电压的产生方法、原理、基本装置以及它们的测量手段,相关绝缘的试验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产生的物理过程及其防护措施与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同时反映近年来高电压领域的新技术,第2版除对原来内容进行完善修改外,还增加了“直流系统过电压”和“电力系统电磁环境”两章,以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本书籍作者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精选内容,删繁就简,既体现加强基础,又使其具有适用性,并兼顾不同水平读者的要求。
目录
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绪论1
1.1高压输电的必要性1
1.2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3
1.3电力工业对高电压技术
发展的促进作用6
1.4新材料和新技术在高电压
技术中的应用7
1.5高电压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9
第2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11
2.1带电质点的产生与消失11
2.1.1气体中电子与正离子的产生11
2.1.2电极表面的电子逸出13
2.1.3气体中负离子的形成14
2.1.4带电质点的消失15
2.2放电的电子崩阶段15
2.2.1非自持放电和自持
放电的不同特点15
2.2.2电子崩的形成16
2.2.3影响碰撞电离系数的因素17
2.3自持放电条件18
2.3.1pd值较小时的情况18
2.3.2pd值较大时的情况19
2.3.3电负性气体的情况21
2.4不均匀电场中气体放电的特点21
2.4.1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
电场的不同特点21
2.4.2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22
2.4.3不均匀电场中放电的极性效应24
2.5放电等离子体26
2.5.1等离子体的分类与术语26
2.5.2平衡等离子体27
2.5.3非平衡等离子体29
习题30
第3章气体间隙的击穿强度31
3.1稳态电压下的击穿31
3.1.1均匀电场中的击穿31
3.1.2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32
3.1.3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33
3.2雷电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4
3.2.1冲击电压的标准波形34
3.2.2放电时延35
3.2.350%击穿电压及冲击系数35
3.2.4伏秒特性36
3.3操作冲击电压下的击穿38
3.3.1操作冲击电压下
击穿的U形曲线38
3.3.2操作冲击电压的推荐波形38
3.3.3长空气间隙在操作冲击电压下
的击穿强度39
3.4大气密度和湿度对击穿的影响39
3.4.1大气校正因数40
3.4.2海拔的影响41
3.5SF6气体间隙中的击穿41
3.5.1均匀和稍不均匀
电场中的击穿41
3.5.2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43
3.5.3影响击穿场强的因素44
3.5.4快前沿脉冲电压下的击穿46
3.6提高气体间隙击穿电压的措施47
3.6.1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47
3.6.2削弱电离过程的措施48
习题50
第4章气体中沿固体绝缘
表面的放电51
4.1界面电场分布的典型情况51
4.2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51
4.3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沿面放电53
4.3.1具有强垂直分量时
的沿面放电53
4.3.2具有弱垂直分量时
的沿面放电54
4.4受潮表面的沿面放电56
4.4.1表面凝露对沿面放电的影响57
4.4.2表面淋雨对沿面放电的影响57
4.5脏污绝缘表面的沿面放电58
4.5.1污闪的发展过程59
4.5.2影响污闪电压的因素59
4.5.3污秽等级的划分60
4.5.4防止污闪的措施61
习题62
〖1〗Ⅵ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
第5章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63
5.1电介质的极化、电导与损耗63
5.1.1电介质的极化63
5.1.2电介质的电导65
5.1.3电介质的能量损耗66
5.2液体介质的击穿67
5.2.1影响液体介质击穿的因素68
5.2.2减小杂质影响的措施69
5.3固体介质的击穿70
5.3.1电击穿70
5.3.2热击穿71
5.3.3电化学击穿72
5.4组合绝缘的特性75
5.4.1油屏障绝缘和油纸
绝缘的特点75
5.4.2多介质系统中的电场75
5.4.3电场调整的方法76
5.5绝缘的老化77
5.5.1电介质的热老化78
5.5.2介质的电老化78
5.5.3机械力的影响78
5.5.4环境的影响79
习题79
第6章电气设备绝缘的预防性试验80
6.1绝缘电阻的测试80
6.1.1多层介质的吸收现象80
6.1.2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82
6.2泄漏电流的测量83
6.3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85
6.3.1西林电桥的基本原理85
6.3.2外界电磁场对电桥的干扰87
6.3.3影响tanδ测量结果的因素88
6.3.4数字化测量方法88
6.4局部放电的测试89
6.4.1局部放电的检测回路89
6.4.2局部放电的测量
阻抗和测量仪器90
6.4.3用超声波探测器
测量局部放电91
6.5电压分布的测量91
6.6绝缘油的电气试验
和气相色谱分析92
6.7绝缘状态的在线监测94
6.7.1tanδ的在线监测94
6.7.2局部放电的在线监测95
6.7.3油中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96
习题96
第7章电气设备绝缘的高电压试验98
7.1交流高电压试验98
7.1.1工频高电压的产生98
7.1.2串联谐振交流高电压的产生101
7.1.3交流高电压试验102
7.2直流高电压试验103
7.2.1直流高电压的产生103
7.2.2直流高电压的试验106
7.3冲击电压试验107
7.3.1冲击电压发生器与参数计算107
7.3.2截断波的产生方法110
7.3.3操作冲击电压的获得111
7.3.4陡波前冲击电压的产生111
7.4脉冲功率技术112
7.4.1脉冲功率技术的内涵与特点112
7.4.2脉冲功率装置的基本构成112
7.4.3脉冲功率技术的应用114
7.5稳态高电压的测量116
7.5.1气体放电间隙117
7.5.2静电电压表118
7.5.3利用高压电容器的测量方法119
7.5.4高压分压器120
7.6冲击电压的测量121
7.6.1球间隙测量冲击电压的幅值122
7.6.2冲击电压分压器122
7.6.3纳秒脉冲测量技术127
〖1〗目录Ⅶ7.7光电与数字化测量技术130
7.7.1光电测量技术130
7.7.2数字化测量技术132
习题133
第8章集中参数的过渡过程及线路和
绕组中的波过程134
8.1线性集中参数电路的过渡过程134
8.1.1直流电压作用在LC串联回路上
的过渡过程134
8.1.2交流电压作用在RLC串联回路上
的过渡过程135
8.2波在单根均匀无损导线上的传播137
8.2.1单根输电线路的等效电路137
8.2.2波阻抗与波速137
8.2.3波动方程及其解139
8.2.4前行波和反行波140
8.3行波的折射与反射141
8.3.1折射系数和反射系数141
8.3.2彼德逊法则143
8.3.3等效波法则144
8.4行波通过串联电感与旁过并联电容145
8.4.1直角波通过串联电感145
8.4.2直角波旁过并联电容146
8.5行波的多次折、反射148
8.6行波在无损平行多
导线系统中的传播151
8.7冲击电晕对线路上波过程的影响154
8.8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155
8.8.1单绕组中的波过程155
8.8.2三相绕组中的振荡过程159
8.8.3绕组间波的传递160
8.8.4变压器的内部保护160
8.9旋转电机绕组中的波过程161
习题162
第9章雷电及防雷装置163
9.1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163
9.2雷电参数164
9.3避雷针和避雷线167
9.4避雷器169
9.4.1保护间隙170
9.4.2管式避雷器170
9.4.3阀式避雷器170
9.5防雷接地176
习题179
第10章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180
10.1输电线路防雷的原则和措施180
10.2线路感应雷过电压181
10.2.1无避雷线时的感应
雷过电压182
10.2.2有避雷线时的感应
雷过电压183
10.3输电线路的直击雷过电压183
10.3.1无避雷线时的直击雷过电压183
10.3.2有避雷线时的直击雷过电压185
10.4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188
习题191
第11章发电厂和变电所的
防雷保护192
11.1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击雷保护192
11.1.1装设避雷针(线)的原则192
11.1.2避雷针(线)的设计计算192
11.1.3几个具体问题193
11.2发电厂和变电所的行波保护194
11.2.1避雷器的保护作用194
11.2.2变电所的进线保护197
11.3变电所防雷的几个具体问题200
11.3.1三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
的防雷保护200
11.3.2变压器的中性点保护201
11.3.3配电变压器的防雷保护202
11.4气体绝缘变电所的防雷保护202
11.4.1GIS变电所雷电过电压
保护的特点203
11.4.2GIS变电所常用的
雷电保护接线203
11.5旋转电机的防雷203
11.5.1旋转电机防雷保护的特点204
11.5.2直配电机的防雷保护204
11.5.3非直配电机的防雷保护206
习题206
〖1〗Ⅷ高电压工程基础第2版〖1〗目录Ⅸ第12章暂时过电压207
12.1工频电压升高207
12.1.1超高压系统中工频
电压升高的重要性208
12.1.2工频电压升高的原因208
12.1.3工频电压升高的限制措施211
12.2谐振过电压213
12.2.1谐振的类型213
12.2.2铁磁谐振过电压214
习题216
第13章操作过电压217
13.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弧
接地引起的过电压217
13.1.1过电压发展的物理过程217
13.1.2限制过电压的措施219
13.2合闸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221
13.2.1产生过电压的物理过程221
13.2.2影响过电压的因素222
13.2.3限制过电压的措施222
13.3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223
13.3.1产生过电压的物理过程223
13.3.2影响过电压的因素224
13.3.3限制过电压的措施225
13.4切除空载变压器产生的过电压225
13.4.1产生过电压的物理过程225
13.4.2影响过电压的因素226
13.4.3限制过电压的措施226
13.5GIS中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227
13.5.1VFTO产生的机理227
13.5.2VFTO的特性227
13.5.3VFTO的影响因素228
13.5.4VFTO的危害229
13.5.5VFTO的防护230
13.5.6GIS的VFTO计算实例230
习题232
第14章直流系统过电压233
14.1来自换流站交流侧的过电压233
14.1.1暂时过电压233
14.1.2操作过电压233
14.1.3雷击过电压234
14.2来自换流站直流侧的过电压234
14.2.1暂时过电压234
14.2.2操作过电压234
14.2.3雷电过电压237
14.3陡波过电压238
14.4换流站的过电压防护238
14.4.1换流站直流线路的防护238
14.4.2换流站直流侧的防护238
14.4.3换流站交流侧设备的防护240
14.4.4交流电网的防护240
习题240
第15章电力系统的电磁环境241
15.1交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241
15.1.1交流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环境
15.1.2交流输电线路的高频电磁环境
15.2变电站的电磁环境245
15.3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247
15.4换流站的电磁环境250
15.5电力系统外部的电磁骚扰源252
15.6电力系统电磁环境的一般性防护
方法253
习题253
第16章电力系统过电压计算254
16.1概述254
16.2单相电磁暂态过程的元件模型256
16.2.1集中参数电路模型256
16.2.2分布参数电力模型——单相无损
线的Bergeron等效计算电路258
16.2.3线路损耗近似的处理方法262
16.2.4电源支路的模拟262
16.2.5单相暂态等效计算
网络的形成及求解263
16.3多相电磁暂态过程的数学模型266
16.4开关元件与非线性元件模型267
16.5初始值的确定268
习题268
第17章电力系统的绝缘配合269
17.1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与方法269
17.1.1绝缘配合的原则269
17.1.2绝缘配合的方法270
17.2输变电设备绝缘水平的确定271
17.3输电线路绝缘水平的确定276
17.3.1绝缘子片数的确定276
17.3.2输电线路空气间隙的确定278
习题279
参考文献28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