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2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公共关系学》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郑州大学出版社
  • 9787564508159
  • 81318
  • 43157881-4
  • 2012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C912.31
  • 公共课
内容简介
张举国主编的《公共关系学》涵盖了公共关系学的核心理论和基本内容。着重介绍了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公共关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公共关系传播和沟通、公共关系工作程序、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公共关系社交礼仪、危机公共关系管理、内部公共关系、外部公共关系等知识。


《公共关系学》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编写,具有理论适中、知识面宽、贴近实际、操作性强、自成体系的特点,可作为高等院校文科类包括新闻专业、传播专业、管理专业、经济与金融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用于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国家公务员就有关公共关系方面的在职培训的读本。
目录
1 导论: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学
1.1 作为现代社会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
1.1.1 关于公共关系的众多说法
1.1.2 公共关系的工作定义
1.2 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
1.2.1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2 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1.2.3 我国公关实践与学科发展
1.3 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1.3.1 公共关系学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1.3.2 “关系经济”为公关发展带来机遇
1.3.3 公共关系学研究与时俱进

2 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
2.1 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
2.1.1 公共关系概念的时代性
2.1.2 古人对类公共关系的认识
2.1.3 古代类公共关系活动实践
2.2 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
2.2.1 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2.2.2 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
2.2.3 公共关系创始人艾维·李与伯内斯
2.3 公共关系在现代公众社会的发展
2.3.1 公共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与特点
2.3.2 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2.3.3 现代公众社会:公共关系持续发展的基础

3 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
3.1 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
3.1.1 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
3.1.2 社会关系的形态
3.2 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
3.2.1 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
3.2.2 社会关系的调节手段
3.3 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和调节法则
3.3.1 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
3.3.2 公共关系的调节法则

4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4.1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4.1.1 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联结
4.1.2 社会组织的外观形象和内在气质
4.1.3 公共关系的工作目标
4.1.4 社会组织的代言人:公众人物
4.2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4.2.1 公众的基本特性
4.2.2 公众的分类

5 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5.1 公共关系的职能
5.1.1 采集信息的职能
5.1.2 提供咨询的职能
5.1.3 参与决策的职能
5.1.4 协调交流沟通劝说的职能
5.2 公共关系的作用
5.2.1 监测作用
5.2.2 凝聚作用
5.2.3 调节作用
5.2.4 应变作用

6 公共关系的类型
6.1 主体或部门公共关系
6.1.1 企业公共关系
6.1.2 商业服务业公共关系
6.1.3 金融业公共关系
6.1.4 政府公共关系
6.1.5 事业、团体公共关系
6.1.6 社会公众人物公共关系
6.2 对象公共关系
6.2.1 员工关系
6.2.2 消费者关系
6.2.3 政府关系
6.2.4 媒体关系
6.2.5 社区关系
6.2.6 股东关系
6.2.7 竞争对手关系
6.2.8 国际公共关系
6.3 功能型公共关系
6.3.1 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
6.3.2 宣传型公共关系
6.3.3 征询型公共关系
6.3.4 矫正型公共关系

7 社会组织的形象塑造
7.1 组织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7.1.1 组织形象的界定与构成
7.1.2 塑造组织形象的意义
7.2 组织形象的定位与设计
7.2.1 组织形象的定位
7.2.2 组织形象的设计
7.3 组织形象的建立与推广
7.3.1 组织形象的建立
7.3.2 组织形象的推广
7.4 组织形象的巩固与改良
7.4.1 组织形象内质的更新
7.4.2 组织形象的外观改良

8 公共关系媒介与沟通管理
8.1 组织外部的大众传播媒介
8.1.1 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和职业传播者
8.1.2 印刷媒介
8.1.3 电子媒介
8.2 组织设置的受众传播媒介
8.2.1 组织设置的受众传播媒介的特点
8.2.2 在媒介设计制作上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8.2.3 组织的受众传播媒介的类型
8.3 传播、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8.3.1 传播与传播方式
8.3.2 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8.4 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特点、类型
8.4.1 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特点
8.4.2 公共关系传播的活动类型
8.4.3 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类型
8.4.4 公共关系的传播模式
8.5 整合传播管理
8.5.1 消费者导向
8.5.2 产品同质化
8.5.3 提高品牌忠诚度
8.5.4 传播整合

9 公共关系人员素质
9.1 公共关系人员素质概论
9.1.1 公共关系人员素质的一般描述
9.1.2 公共关系人员必须应该具备的五项素质
9.2 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能力
9.2.1 组织能力——“玻璃窗的经营法”
9.2.2 宣传、推广能力——“万能钥匙”的秘密
9.2.3 交际能力——自我表露的艺术
9.2.4 自控、应变能力——“冷处理”与“弯弯绕”
9.2.5 表达能力——说“自己的话”
9.2.6 创造能力——“集体进行脑力激荡”
9.3 情商在公关中的作用
9.3.1 EQ的由来
9.3.2 EQ的基本内容
9.3.3 EQ与人际关系

10 公共关系的运作程序
10.1 公共关系调研
10.1.2 公共关系调研总体方案的设计
10.1.3 公共关系调研的主要方法
10.1.4 公共关系调研报告的撰写
10.2 公共关系策划
10.2.1 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
10.2.2 公共关系策划的要素
10.2.3 公共关系策划的程序
10.2.4 公共关系策划的创新方法
10.3 公共关系实施
10.3.1 公共关系实施的特点与意义
10.3.2 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
10.3.3 确定与选择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式
10.3.4 公共关系实施与“全员PR管理”
10.4 公共关系评估
10.4.1 公共关系评估的目的
10.4.2 公共关系评估的作用
10.4.3 公共关系评估的程序
10.4.4 公共关系评估的方法

11 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
11.1 新闻性公共关系活动
11.1.1 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11.1.2 新闻发布会的组织
11.2 庆典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11.2.1 开幕庆典的组织与策划
11.2.2 闭幕庆典的组织与策划
11.2.3 周年庆典的组织与策划
11.2.4 特别庆典的组织与策划
11.3 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
11.3.1 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及其分类
11.3.2 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
11.3.3 人际沟通性公共关系活动的技巧

12 危机公共关系
12.1 危机与危机公关
12.1.1 危机的含义和特点
12.1.2 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
12.2 危机的类型
12.2.1 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
12.2.2 突发事件引起的危机
12.2.3 失实报道引起的危机
12.3 危机公共关系管理
12.3.1 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12.3.2 危机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12.3.3 公共关系危机预防
12.3.4 公共危机处理
12.4 组织形象的重塑
12.4.1 加强组织内部沟通
12.4.2 作好对外沟通

13 企业公共关系
13.1 企业公共关系的概念、作用与特点
13.1.1 企业公共关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13.1.2 企业公共关系的作用
13.1.3 企业公共关系的特点
13.2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
13.2.1 企业内部的公共关系分类
13.2.2 激励理论与企业内部公关
13.2.3 企业内部公共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13.3 企业外部公共关系
13.3.1 市场营销与公共关系
13.3.2 企业外部公共关系的类型

14 政府公共关系
14.1 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与意义
14.1.1 政府公共关系的含义、特点
14.1.2 政府公共关系的意义
14.2 政府公共关系的目标
14.2.1 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4.2.2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14.2.3 维护内外公众的知情权,增进政府与公众的情感交流
14.2.4 积极动员人民参政、议政,获得人民的认可和信任
14.2.5 树立政府的国际形象
14.3 政府公共关系的内容
14.3.1 政府形象公关
14.3.2 政府危机公关
14.3.3 我国政府公关的障碍
14.4 政府公共关系的运作
14.4.1 政府公共关系运作的原则
14.4.2 政府公共关系运作的要点

15 公共批判
15.1 公关的效果与后果
15.1.1 从劝服、管理到关系、语艺:公关效果的困境
15.1.2 文化、异化与公关的后果
15.2 霸权、权力、主体与公关批判
15.2.1 霸权理论与意识形态批判
15.2.2 作为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的公关
15.3 后现代主义、公关批判与可能的回应
15.3.1 后现代主义的“涂鸦”
15.3.2 作为起点的回应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