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4-0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国难中的学术与政治——中国经济学界的争鸣1932—1937》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9787516140710
  • 73039
  • 2014-03
  • F120.2
内容简介

  吴敏超所著的《国难中的学术与政治--中国经济学界的争鸣(1932-1937)》通过全面考察与比较《中国经济》月刊、《经济学季刊》和《中国经济情报》周刊三份富有影响力的经济期刊,探讨从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深重国难背景下中国经济学界争鸣、碰撞的宏大气象。三份期刊的办刊背景、关注重心、观点主张各有不同,展现了中国经济学界在马克思主义、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和三民主义等各种思潮影响下,对于列强与中国经济关系、中国经济走何种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的歧见。经济学者的热烈探讨、建议与批评,对当时的政府经济决策及后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大影响,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至今仍不可磨灭。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学术旨趣与研究现状
  一 学术旨趣
  二 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三份刊物与三种“主义”
  一 汪系背景的《中国经济》
  二 自由主义学者主导的《经济学季刊》
  三 夹缝求生的左翼阵地《中国经济情报》
  四 “主义”的对立
第二章 经济发展道路之争
 第一节 国难中的经济
  一 基本走势
  二 工农业萧条与贸易衰退
  三 一线生机还是穷途末路
 第二节 寻找发展道路
  一 经济落后的根源
  二 整体变革还是渐进改良
第三章 列强经济侵略之痛
 第一节 共识与分歧:列强对华经济侵略
 第二节 民族危机:日本对东北的经济侵略
  一 侵略之经济动因
  二 侵略之具体表现
 第三节 “中日经济提携”与“开发华北”
  一 反对“中日经济提携”
  二 警惕“开发华北”
 第四节 “反帝”的号召力
第四章 发展农村经济的出路
 第一节 农村破产
  一 农村破产的表现
  二 农村破产的原因
  三 根本与“枝节”两个解决方案
 第二节 金融枯竭与信用合作社
  一 农村资金流向城市
  二 质疑信用合作社和农业仓库
 第三节 谷贱伤农
  一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谷贱伤农
  二 改进生产技术还是改变经济制度
 第四节 焦点所在:土地问题
  一 解决土地分配问题:共同愿望与不同途径
  二 三面不讨好的土地“村公有”方案
  三 减租与减赋
第五章 应对金融货币危机
 第一节 改进银行制度
  一 银行业的畸形繁荣
  二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图景
 第二节 评述白银问题:从银贱到银贵
  一 银价下落期:“无根之繁荣”
  二 银价上涨期:深陷困境
 第三节 讨论货币改革:从废两改元到法币改革
第六章 改造财政制度
 第一节 不合理的财政收支系统
 第二节 批评旧税整理
  一 毁誉参半:关税改革
  二 猛烈痛击:盐税和统税改革
 第三节 热议新税开征
第七章 谋划经济建设
 第一节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中的朝野努力与分歧
  一 蒋介石倡导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二 学者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评价
  三 和而不同:学者提出的国民经济建设方案
 第二节 自由经济与统制经济的抉择
  一 时代潮流:统制经济
  二 质疑之声:中国能实行统制经济吗?
 第三节 战时财政问题
  一 未雨绸缪:战时财政的紧迫性
  二 路在何方?
第八章 结论
附录 1930—1937年中国经济领域论文目录举要
参考文献
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