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1-02-0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15462
  • 1版
  • 68097
  • 60252806-9
  • 平装
  • 异16开
  • 2011-02-09
  • 460
  • 367
  • 历史学
  • 世界史
  • K10
  • 历史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系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八五”国家重点书六卷本《世界史》的第六卷。本卷通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来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世界历史。本书是世界现代史(战后部分)专门著作,可供高校历史专业师生和专业工作者学习参考。

本书应与我社已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编》(上、下卷)、《世界史·近代史编》(上、下卷)和《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配套使用。

目录

 前辅文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性巨变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变化
   一、世界经济统一性的加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经济的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二、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
    发展中国家及殖民地经济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三、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工业方面
    货币金融方面
    国际贸易与投资方面
    科学技术方面
  第二节 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
   一、战争结束时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五大国
    国际政治舞台大国力量的消长
    美国独占鳌头
    苏联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英国开始依附美国
    法国大国地位的恢复
    中国加入大国行列
   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雅尔塔体系的内容
    雅尔塔体系的性质
   三、联合国活动的开始
    联合国的成立
    联合国的早期活动
  第三节 思想文化的新潮流
   一、和平、民主的思想文化潮流
    人权问题国际化
    世界和平运动
   二、亚非拉民族主义思潮的新发展
    尼赫鲁主义
    苏加诺主义
    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
    泛非主义
    拉丁美洲的民族主义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与社会主义潮流
    毛泽东思想
    东欧社会主义的发展
    西欧和美国的共产主义运动
 第二章 战后国际关系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的形成
  第一节 对战败国的处置
   一、五国和约的缔结
    五国问题的提出
    伦敦外长会议
    巴黎和会
    五国和约的基本内容
   二、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与纽伦堡审判
    盟国管制委员会
    纽伦堡审判
    战后德国的去向
   三、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
    盟国最高统帅
    受降区域划分
    远东委员会
  第二节 美苏“冷战”的兴起
   一、美苏从盟国到对手的演变
    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
    美苏关系的变化
   二、美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东欧、伊朗和土耳其问题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三、杜鲁门主义和“冷战”的全面展开
    希腊和土耳其问题
    杜鲁门主义
    “柏林危机”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形成
   一、美国的全球性进攻态势
    杜鲁门主义的特点及其运用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布鲁塞尔条约组织
   二、世界性的军事条约网
    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
    美日安全保障条约
    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建立
   三、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苏联对外政策的两重性
    对外政策两重性的原因
   四、从“共产党情报局”到“华沙条约组织”
    “共产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华沙条约组织
 第三章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经济建设
  第一节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国力的增强
    战后初期苏联面临的任务
    恢复国民经济
    成就和问题
   二、社会政治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民主与法制被破坏
    意识形态领域的措施和问题
   三、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与斯大林逝世
    联共(布)十九大
    斯大林逝世
   四、赫鲁晓夫上台与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贝利亚事件
    赫鲁晓夫最初的改革调整
    苏共二十大
  第二节 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一、东欧各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东欧各国共产党的建设
    东欧各国的政权建设
   二、东欧各国的民主改革与经济建设
    土地改革和经济恢复
    发展国民经济
   三、1956年波兰、匈牙利事件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
  第三节 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巩固与经济建设
   一、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
    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
    政权建设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二、朝鲜人民抗美战争的胜利
    美国扩大侵朝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朝鲜停战谈判
   三、越南人民抗法战争的胜利
    越法协定
    边界战役和奠边府战役
    日内瓦协议
   四、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发展
    外蒙古宣布独立
    经济发展
    政局变化
  第四节 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关系
   一、《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莫斯科会谈
    中苏条约和协定的内容与作用
   二、苏联和南斯拉夫的冲突与和解
    情报局关于南斯拉夫的决议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南关系
   三、苏联波兰关系与苏联匈牙利关系
    苏波关系
    苏匈关系
   四、1957年莫斯科会议
    《莫斯科宣言》
    《和平宣言》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的不平衡发展
  第一节 原法西斯国家的经济困境与民主化改革
   一、日本的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
    战争经济的破产
    政治民主化改革
    经济民主化改革
    政党与人民运动
    朝鲜战争与日本经济的恢复
   二、联邦德国的“经济奇迹”
    德国的分裂与联邦德国的建立
    联邦德国的政党与政治
    艾哈德的经济改革
   三、意大利的政治和经济发展
    共和国的建立
    跃入富国行列
  第二节 西欧、北欧各国的经济恢复和社会改革措施
   一、英国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
    第三届工党政府
    国有化的措施
    社会改革与“福利国家”
    保守党重新执政及其政策
   二、法国的政权更替和经济发展
    战后法国的政治经济局势
    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三、北欧国家社会民主党政府及其福利国家政策
    社会民主党政府
    瑞典的福利政策
    职能社会主义与社会党国际
  第三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对内政策与美国社会经济
   一、反共、反民主浪潮和麦卡锡主义
    对内政策反动性的加强
    麦卡锡主义
   二、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杜鲁门政府面临的新问题
    “公平施政”的内容和实质
   三、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
    社会经济政策的二重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潮流
   四、20世纪40—50年代美国的工人斗争和民权运动
    工人斗争及其艰苦处境
    走向觉醒的黑人民权运动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帝国主义的一体化
   一、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战后垄断资本的新特点
    国家垄断资本体系的形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问题
   二、一体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殊趋势
    现代国际垄断同盟
    战后美欧经济合作与矛盾
 第五章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与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战后首批民族独立国家在亚洲诞生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
    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
    水兵起义与特仑甘纳起义
    英国对印政策与蒙巴顿方案
    印巴分治及其冲突
   二、印度尼西亚的独立
    印度尼西亚八月革命
    两次抗荷战争
    《圆桌会议协定》
   三、菲律宾、缅甸及马来亚的独立
    菲律宾的独立
    缅甸的独立
    马来亚的独立
   四、西亚地区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就
    叙利亚、黎巴嫩、约旦的独立
    以色列国的建立
    巴勒斯坦战争
  第二节 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亚洲到非洲的转移
   一、伊朗的石油国有化运动
    战后初期的伊朗石油问题
    摩萨台与石油国有化运动
   二、埃及共和国的成立与苏伊士运河战争
    七月革命的胜利
    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三、伊拉克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黎巴嫩的抗美战争
    伊拉克的“7·14”革命
    黎巴嫩起义与美国的干涉
   四、北非各国的独立与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
    北非的独立运动高潮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的爆发
    阿尔及利亚的独立
   五、撒哈拉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加纳的独立
    几内亚的独立
  第三节 民族独立国家在亚非拉和大洋洲的普遍建立
   一、“非洲年”与60年代独立的非洲国家
    法属、西属非洲殖民地的独立
    英属非洲的独立
    比属非洲的独立
   二、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最后胜利
    葡属非洲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最后阶段的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三、古巴革命的胜利及其保卫独立的斗争
    “7·26运动”与古巴的革命战争
    捍卫古巴共和国的斗争
    古巴与拉美游击中心运动
   四、古巴革命后拉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大胜利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的胜利
    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
    加勒比地区各国的独立
   五、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的胜利与亚太诸国的普遍独立
    越南南方人民反对美国特种战争的胜利
    老挝的抗美救国战争
    越南抗美救国战争的全面展开
    柬埔寨的解放与印支三国抗美战争的最后胜利
    亚太地区诸小国的独立
 第六章 第三世界的崛起与两大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第三世界的形成与发展
   一、亚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亚非会议的召开
    “万隆精神”的影响
   二、不结盟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形成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与特点
   三、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联合国的变化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
    第三世界国家为争取建立新的海洋法而斗争
  第二节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分歧的发展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不复存在
   一、中苏分歧和中苏关系的恶化
    中苏两党的分歧
    中苏两党论战
    中苏关系的恶化和恢复
   二、1968年苏联出兵侵捷事件
    《行动纲领》和《两千字声明》
    苏军武装干涉
   三、罗苏矛盾与妥协
    60年代的罗苏关系
    70年代以后的罗苏关系
   四、经互会与华沙条约组织的扩大及其内部矛盾的加深
    经互会的三个时期
    华约组织的历程
  第三节 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美苏争霸局面的逐步形成
   一、美苏关系的缓和与争夺
    赫鲁晓夫的外交战略
    对奥地利和约的签订
    四国首脑会议
    苏联与联邦德国建交
    第二次柏林危机
    戴维营会谈
   二、肯尼迪、约翰逊对杜鲁门全球扩张政策的继承
    肯尼迪的对外政策
    和平战略
    入侵古巴失败
    维也纳会谈
    柏林墙事件
    古巴导弹危机
   三、美苏的新交易和角逐
    关于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
    葛拉斯堡会议
  第四节 欧美矛盾与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一、欧共体的形成、扩大及其意义
    欧共体的成立
    七国自由贸易区
    英美特殊关系的解体
    欧共体的扩大过程与作用
   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法国戴高乐主义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
 第七章 世界科技革命的高潮及其社会影响
  第一节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进程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起因
    科学理论的准备
    技术与物质前提
    社会条件
   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核能技术与空间技术
    高科技群中的其他新技术
   三、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特点
    技术革命群体化
    科技社会化和大科学时代的开始
    发展进程高速化
  第二节 科技发展的社会作用与新产业革命
   一、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与新产业革命的开始
    新产业革命的特征
    电子计算机与自动化生产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二、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产力的变革与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经济结构的变化
    管理的现代化
   三、科技革命与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
    劳动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的现代化问题
  第三节 迎接科技革命挑战与维护全球生态环境
   一、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其竞争
    美国的科技政策
    苏联的科技体制与政策
    日本的科技政策
    西欧各国的科技政策
   二、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的日益严重化
    全球问题的提出
    世界人口问题
    粮食、能源、自然资源问题
   三、保护地球环境的努力
    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
    环境科学的兴起与保护环境的国际合作
 第八章 从经济繁荣到经济滞胀的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60—80年代末期的美国社会
   一、肯尼迪的“新边疆”和约翰逊的“伟大社会”
    “新边疆”政策的背景和内容
    “伟大社会”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二、以黑人斗争为主体的群众运动
    黑人民权运动的空前高涨
    “新左派”运动、反战运动和妇女运动的发展
   三、尼克松的经济政策和水门事件
    “新经济政策”和“新联邦主义”
    “水门事件”和尼克松的下台
   四、卡特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和“新保守主义”的“里根革命”
    卡特的中间道路的经济政策及其后果
    “里根革命”的内容及其后果
    美国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 繁荣与滞胀的西欧经济与政治
   一、西欧经济的变化
    60年代的经济繁荣
    7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黄金时代的结束
    经济滞胀的表现和原因
   二、西欧的政局和社会
    60年代以来的西欧政局
    西欧各国的社会阶级结构
    欧洲共产主义
  第三节 日本和太平洋地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一、日本的经济飞跃与社会问题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日本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的发展
    日本的社会问题与人民运动
    中日关系正常化
   二、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与对外政策
    政党和政府
    经济和外交
   三、新西兰的政治和经济
  第四节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新发展
   一、西方哲学新流派
    西方文化思潮的主要趋势
    存在主义
    结构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
    西方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经济学新流派
    现代货币主义
    供应学派
    新凯恩斯主义
    新制度学派
   三、西方史学新流派
    当代西方新史学概貌
    新社会史学派
    年鉴派史学
    计量史学
   四、西方文学新流派
    文学中的叛逆精神
    后现代派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
    新小说派文学
    荒诞派文学
    黑色幽默派和“垮掉的一代”
    “愤怒的青年”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和发展变化
  第一节 苏联的改革和苏联的解体
   一、1957年的“反党集团”事件与赫鲁晓夫的改革
    “反党集团”事件
    农业的调整
    工业的调整
    赫鲁晓夫被迫退休
   二、60—80年代中期的苏联
    勃列日涅夫的内政与外交
    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农业改革措施
    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时期的苏联
   三、从戈尔巴乔夫改革到苏联解体
    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政治体制改革和“新思维”外交
    民族分离运动的兴起
    “8·19”事变及其后果
   四、当代苏联文化
    教育
    图书出版
    哲学社会科学
    50年代后期的文学
    60—80年代的文坛变迁
    当代苏联艺术
  第二节 东欧各国的改革与各国剧变
   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试验和联邦的分裂及内战
    自治制度发展的三阶段
    联邦体制和议会改革
    南斯拉夫的分裂和内战
   二、波兰改革的三起三落和团结工会的上台
    哥穆尔卡的改革和“12月事件”
    盖莱克的高速发展战略
    团结工会上台
   三、匈牙利改革的成败和反对派掌权
    重建国家政治经济秩序
    新经济体制改革
    匈牙利政局的变化
   四、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和联邦一分为二
    诺沃提尼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
    “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
    捷克斯洛伐克的剧变
   五、民主德国的发展和德国的统一
    民德发展经济的措施
    开放“柏林墙”和两德边界
    德国的统一
   六、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的变化
    动荡的保加利亚政局
    走向自由市场经济之路的罗马尼亚
    未建立新结构前就破坏了旧结构的阿尔巴尼亚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最初十年探索中的两个发展趋向和建设成就
    建设中的两个发展趋向
    建设的成果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
    全国范围的大动乱
    严重的后果
   三、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拨乱反正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历史性的巨变
 第十章 发展中的民族独立国家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第一节 亚洲各国独立后的政治与经济
   一、印度独立后的政局演变与经济发展
    尼赫鲁执政时期
    英·甘地与拉·甘地执政时期
   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政治与经济
    苏加诺执政时期
    苏哈托执政时期
   三、“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飞
    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
    韩国的经济发展与民主运动
   四、亚洲国家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东南亚国家联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
  第二节 中东石油经济的发展与政局的动荡
   一、阿以冲突迭起
    “六·五”战争
    十月战争
    黎巴嫩战争
    巴勒斯坦人民的抗暴斗争
   二、海湾国家的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
    伊朗的白色革命与伊斯兰革命
    海湾诸国的“石油繁荣”
    阿拉伯世界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加剧
   三、海湾地区的冲突和战争
    两伊战争
    伊拉克、科威特冲突与海湾战争
  第三节 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
   一、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及其困难
    不同的发展道路
    发展民族经济的成就
    经济的困难与调整
   二、非洲国家政局的长期动荡
    频繁的军事政变
    内战、边界战争频仍
    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民主浪潮
   三、南非的发达经济与种族隔离制的危机
    种族隔离制的强化
    反种族主义斗争
    南非民主化的曲折进程
  第四节 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与政局的变化
   一、拉丁美洲的现代化、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成就和问题
   二、60年代后拉丁美洲政治的新特点
    政治民主化趋势
    自主外交与马岛战争
 第十一章 由两极走向多极化、合作、竞争和变革的世界
  第一节 旧国际格局的动摇与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
   一、国际政治力量的消长与美苏战略地位的变化
    美国地位下降
    苏联地位上升
    第三世界影响加强
   二、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
   三、苏联的全球积极进攻战略
    积极进攻战略的两根支柱
    加快向南扩张步伐
   四、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欧安会的召开
    东西方关系的第一次缓和
    欧安会和中欧裁军会议
   五、从僵硬对抗到第二次缓和
    里根的新遏制政策
    第二次缓和的背景和具体表现
  第二节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西欧独立自主倾向的日益加强
    欧共体成为多极世界中的一极
    依赖与竞争并存的对美关系
    有别于美国的对苏东政策
    发展同第三世界的经济政治关系
   二、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外交
    大国外交
    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环太平洋构想”
   三、美元霸权地位的丧失与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
    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
    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第三节 南北关系和南南合作
   一、苏联在亚非的攻势和失败
    苏联、越南侵略柬埔寨
    苏联侵略阿富汗战争
    苏美对非洲的争夺和非洲人民的反霸斗争
   二、西方大国的经济霸权主义与南北对话
    经济霸权主义是新殖民主义的表现
    南北对话的历史进程与曲折
   三、南南合作的发展
    南南合作的会议和纲领
    合作的领域
    合作的困难和阻力
  第四节 新旧格局交替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的影响
    缓和与紧张并存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经济利益与经济“冷战”
    东西方力量失衡
    南方战略地位的暂时下降
   二、世界多极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与区域集团化
    区域集团化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
   三、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对国际战略平衡影响的增强
    中国面临的挑战
    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
 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