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工业出版社
- 9787122103505
- 2版
- 65279
- 48250903-1
- 平膜
- 16开
- 2011-02
- 理学
- 生态学
- X32
- 环境类
- 本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在第一版基础上总结近年来生态规划应用研究发展和生态规划教学经验编写而成的。
全书共分13章。第一~三章主要介绍生态规划的概念、产生和发展过程、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生态规划的类型、生态规划的方法论以及生态规划的基本程序和内容;第四~七章介绍了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空间生态规划、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原理、步骤和常用方法;第八章介绍了3S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后5章是生态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全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映生态规划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等有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全书共分13章。第一~三章主要介绍生态规划的概念、产生和发展过程、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生态规划的类型、生态规划的方法论以及生态规划的基本程序和内容;第四~七章介绍了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空间生态规划、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原理、步骤和常用方法;第八章介绍了3S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后5章是生态规划在实际中的应用。全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反映生态规划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是高等院校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市规划等有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生态规划概述1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1
二、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2
三、生态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3
第二节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4
一、生态规划的萌芽阶段4
二、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阶段5
三、现代生态规划阶段6
思考题9
参考文献9
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10
第一节生态学理论10
一、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0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11
三、景观生态学理论13
四、复合生态系统理论16
第二节系统科学理论18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18
二、系统科学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20
第三节地理学理论20
一、地域分异规律20
二、经济地理学理论21
第四节环境容载力理论25
一、环境容载力的概念25
二、环境容载力的基本内容26
三、环境容载力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26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理论27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27
二、可持续发展的度量28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28
第六节循环经济理论29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29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29
三、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30
思考题31
参考文献31
第三章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32
第一节生态规划的内涵、目的与原则32
一、生态规划的内涵32
二、生态规划的目的与任务33
三、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33
四、生态规划的模式与主要类型34
第二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36
一、生态规划方法论的先决条件36
二、模式识别的方法36
三、关键因素辨识法37
四、局部行为模拟法37
五、面向过程的交互式优化法37
六、公众参与的综合规划法38
第三节生态规划的步骤与内容38
一、生态规划的程序38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41
思考题43
参考文献44
第四章生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45
第一节生态调查的程序和方法45
一、生态调查的程序45
二、生态调查的方法46
第二节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46
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7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49
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51
四、重点生态区调查51
五、风土人情调查52
第三节公众参与调查52
一、公众参与调查的主要方法52
二、问卷调查及其设计方法54
三、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处理58
思考题62
参考文献62
第五章生态评价63
第一节生态评价及其特点63
一、生态评价的意义、特点63
二、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63
第二节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65
一、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要求65
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65
第三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66
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主要类型66
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方法66
三、案例分析69
第四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70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70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71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73
四、案例分析75
第五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81
一、生态系统健康基本概念81
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82
三、案例分析83
第六节生态安全评价84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84
二、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85
三、案例分析86
第七节生态风险评价88
一、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与内涵88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89
三、案例分析91
第八节生态承载力评价95
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95
二、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96
三、生态足迹分析法99
四、案例分析101
思考题105
参考文献105
第六章空间生态规划106
第一节空间生态规划内容与程序106
一、空间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106
二、空间生态规划的编制程序与内容107
第二节空间要素规划的基本途径109
一、城乡聚居点布局109
二、生态战略点规划109
三、区域轴网规划109
四、生态敏感区域开敞空间规划111
五、案例分析111
第三节生态适宜性分析114
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程序114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因子的确定115
三、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115
四、环境承载力分析122
五、案例分析123
第四节生态敏感性分析126
一、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概念126
二、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内容与方法126
三、案例分析131
第五节生态功能分区135
一、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135
二、生态功能分区的方法136
三、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137
四、案例分析139
思考题143
参考文献143
第七章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144
第一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辨识144
一、系统边界的辨识144
二、生态系统结构的辨识144
三、生态系统功能评价145
第二节生态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147
一、生态规划的目标147
二、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147
第三节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方法148
一、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基本程序148
二、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主要方法150
第四节情景分析与泛目标规划159
一、情景分析159
二、泛目标生态规划163
思考题168
参考文献168
第八章3S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169
第一节3S技术基本原理169
一、GPS技术系统基本原理169
二、RS技术系统基本原理170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理论174
四、面向应用的3S技术系统176
第二节基于3S技术的数据处理与产品输出177
一、基于3S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177
二、遥感影像的处理177
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179
四、3S技术系统产品输出181
第三节3S技术系统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181
一、空间分析建模181
二、应用案例182
思考题186
参考文献186
第九章区域生态规划188
第一节区域与区域发展规划188
一、区域与区域发展问题188
二、区域生态规划190
第二节区域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191
一、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辨识191
二、区域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选择191
三、区域生态分区与发展方向191
四、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191
五、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193
六、实施生态规划的保障措施193
第三节生态政区建设规划193
一、生态政区及其内涵193
二、生态政区建设规划的指标体系194
三、生态政区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程序199
第四节区域生态规划案例分析200
一、生态环境概况200
二、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201
三、生态县建设的指导思想201
四、生态县建设指标201
五、生态功能分区202
六、生态产业建设规划203
七、生态城镇建设205
八、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206
九、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06
十、生态文化建设207
十一、投资预算207
十二、效益分析207
十三、保障措施207
思考题207
参考文献208
第十章城市生态规划209
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209
一、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209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209
第二节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及调控途径211
一、城市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211
二、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212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目标与对策212
第三节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213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213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214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216
第四节案例分析216
一、规划的思路和方法216
二、广州城市生态系统状况及发展态势分析和评估216
三、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217
四、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217
五、生态系统管理217
六、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信息集成系统218
思考题218
参考文献218
第十一章产业生态规划219
第一节经济转型与产业生态规划219
一、经济转型219
二、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219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规划220
第二节区域产业生态规划221
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21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222
三、产业发展目标与指标222
四、产业发展规划223
第三节生态工业园区规划229
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原则229
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229
三、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关键环节230
四、案例分析232
思考题235
参考文献235
第十二章景观生态规划236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原理236
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236
二、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237
第二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原则及其内容238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238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238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239
第三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240
一、景观综合规划方法240
二、以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规划方法242
三、Metland程序242
四、基于系统分析与模拟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242
五、基于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法243
六、可辩护规划模式245
七、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246
第四节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248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248
二、农村景观生态规划251
三、风景园林区的景观生态规划252
四、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253
思考题254
参考文献255
第十三章保护区评价与建设规划256
第一节保护区的概念256
一、保护区概述256
二、建立保护区的条件和标准258
第二节保护区的评价259
一、生态评价259
二、经济评价262
第三节保护区规划与设计262
一、保护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262
二、保护区的面积和形状263
三、保护区功能分区264
四、保护区网络规划设计265
五、实例分析265
思考题268
参考文献268
第一节生态规划概述1
一、生态规划的概念1
二、生态规划与生态建设2
三、生态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3
第二节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4
一、生态规划的萌芽阶段4
二、生态规划的形成与发展阶段5
三、现代生态规划阶段6
思考题9
参考文献9
第二章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10
第一节生态学理论10
一、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0
二、生态系统生态学理论11
三、景观生态学理论13
四、复合生态系统理论16
第二节系统科学理论18
一、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18
二、系统科学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20
第三节地理学理论20
一、地域分异规律20
二、经济地理学理论21
第四节环境容载力理论25
一、环境容载力的概念25
二、环境容载力的基本内容26
三、环境容载力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26
第五节可持续发展理论27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27
二、可持续发展的度量28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28
第六节循环经济理论29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29
二、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29
三、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规划中的指导作用30
思考题31
参考文献31
第三章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32
第一节生态规划的内涵、目的与原则32
一、生态规划的内涵32
二、生态规划的目的与任务33
三、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33
四、生态规划的模式与主要类型34
第二节生态规划的方法论36
一、生态规划方法论的先决条件36
二、模式识别的方法36
三、关键因素辨识法37
四、局部行为模拟法37
五、面向过程的交互式优化法37
六、公众参与的综合规划法38
第三节生态规划的步骤与内容38
一、生态规划的程序38
二、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41
思考题43
参考文献44
第四章生态调查的内容和方法45
第一节生态调查的程序和方法45
一、生态调查的程序45
二、生态调查的方法46
第二节生态调查的基本内容46
一、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状况调查47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调查49
三、社会经济状况调查51
四、重点生态区调查51
五、风土人情调查52
第三节公众参与调查52
一、公众参与调查的主要方法52
二、问卷调查及其设计方法54
三、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处理58
思考题62
参考文献62
第五章生态评价63
第一节生态评价及其特点63
一、生态评价的意义、特点63
二、生态评价的基本内容63
第二节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65
一、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与要求65
二、生态评价指标体系65
第三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66
一、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主要类型66
二、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的方法66
三、案例分析69
第四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70
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70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71
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73
四、案例分析75
第五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81
一、生态系统健康基本概念81
二、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82
三、案例分析83
第六节生态安全评价84
一、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84
二、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85
三、案例分析86
第七节生态风险评价88
一、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与内涵88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程序89
三、案例分析91
第八节生态承载力评价95
一、生态承载力的概念与内涵95
二、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体系与分析方法96
三、生态足迹分析法99
四、案例分析101
思考题105
参考文献105
第六章空间生态规划106
第一节空间生态规划内容与程序106
一、空间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106
二、空间生态规划的编制程序与内容107
第二节空间要素规划的基本途径109
一、城乡聚居点布局109
二、生态战略点规划109
三、区域轴网规划109
四、生态敏感区域开敞空间规划111
五、案例分析111
第三节生态适宜性分析114
一、生态适宜性分析的程序114
二、生态适宜性分析因子的确定115
三、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115
四、环境承载力分析122
五、案例分析123
第四节生态敏感性分析126
一、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概念126
二、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内容与方法126
三、案例分析131
第五节生态功能分区135
一、生态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135
二、生态功能分区的方法136
三、生态功能区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137
四、案例分析139
思考题143
参考文献143
第七章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144
第一节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辨识144
一、系统边界的辨识144
二、生态系统结构的辨识144
三、生态系统功能评价145
第二节生态系统规划的目标与指标体系147
一、生态规划的目标147
二、生态规划的指标体系147
第三节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方法148
一、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基本程序148
二、生态关系规划与调控的主要方法150
第四节情景分析与泛目标规划159
一、情景分析159
二、泛目标生态规划163
思考题168
参考文献168
第八章3S技术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169
第一节3S技术基本原理169
一、GPS技术系统基本原理169
二、RS技术系统基本原理170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理论174
四、面向应用的3S技术系统176
第二节基于3S技术的数据处理与产品输出177
一、基于3S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177
二、遥感影像的处理177
三、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179
四、3S技术系统产品输出181
第三节3S技术系统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181
一、空间分析建模181
二、应用案例182
思考题186
参考文献186
第九章区域生态规划188
第一节区域与区域发展规划188
一、区域与区域发展问题188
二、区域生态规划190
第二节区域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191
一、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的辨识191
二、区域生态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选择191
三、区域生态分区与发展方向191
四、主要建设领域和重点建设任务规划191
五、经费概算与效益分析193
六、实施生态规划的保障措施193
第三节生态政区建设规划193
一、生态政区及其内涵193
二、生态政区建设规划的指标体系194
三、生态政区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要求和程序199
第四节区域生态规划案例分析200
一、生态环境概况200
二、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201
三、生态县建设的指导思想201
四、生态县建设指标201
五、生态功能分区202
六、生态产业建设规划203
七、生态城镇建设205
八、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建设206
九、生态环境保护建设206
十、生态文化建设207
十一、投资预算207
十二、效益分析207
十三、保障措施207
思考题207
参考文献208
第十章城市生态规划209
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209
一、城市与城市生态系统209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209
第二节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及调控途径211
一、城市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211
二、城市问题的生态学实质212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内涵、目标与对策212
第三节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和方法213
一、城市生态规划的内容213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214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216
第四节案例分析216
一、规划的思路和方法216
二、广州城市生态系统状况及发展态势分析和评估216
三、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217
四、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217
五、生态系统管理217
六、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信息集成系统218
思考题218
参考文献218
第十一章产业生态规划219
第一节经济转型与产业生态规划219
一、经济转型219
二、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219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规划220
第二节区域产业生态规划221
一、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221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222
三、产业发展目标与指标222
四、产业发展规划223
第三节生态工业园区规划229
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原则229
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229
三、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关键环节230
四、案例分析232
思考题235
参考文献235
第十二章景观生态规划236
第一节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原理236
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236
二、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237
第二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原则及其内容238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238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原则238
三、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与内容239
第三节景观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240
一、景观综合规划方法240
二、以适宜性评价为基础的规划方法242
三、Metland程序242
四、基于系统分析与模拟的景观生态规划方法242
五、基于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法243
六、可辩护规划模式245
七、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规划方法246
第四节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248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248
二、农村景观生态规划251
三、风景园林区的景观生态规划252
四、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253
思考题254
参考文献255
第十三章保护区评价与建设规划256
第一节保护区的概念256
一、保护区概述256
二、建立保护区的条件和标准258
第二节保护区的评价259
一、生态评价259
二、经济评价262
第三节保护区规划与设计262
一、保护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262
二、保护区的面积和形状263
三、保护区功能分区264
四、保护区网络规划设计265
五、实例分析265
思考题268
参考文献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