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3-02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法律方法阶梯(第二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9787301210512
  • 2版
  • 64198
  • 41159336-1
  • 平装
  • 16开
  • 2013-02
  • 427
  • 268
  • 法学
  • 法学
  • D90-03
  • 法学
  • 本科
内容简介
  法律方法既是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亦是法律人必备的实践技艺。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法律方法的理论要义,逐次展示出如何运用法律方法,可称精要:
  法律判断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建构小前提、大前提的方法?
  如何去理解法律行为?
  怎样适用法律原则与概念?
  如何得出法律结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律方法阶梯(第2版)》文笔轻快,编排新颖,便利教学,饶有趣味:
  章前提纲挈领,列出本章问题与要义,辅以精选法谚,助人体味;
  文中分析了七十多个案例,并运用五十多幅图表说明理论难点;


  法律方法既是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亦是法律人必备的实践技艺。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法律方法的理论要义,逐次展示出如何运用法律方法,可称精要:


  法律判断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建构小前提、大前提的方法?

  如何去理解法律行为?

  怎样适用法律原则与概念?

  如何得出法律结论?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律方法阶梯(第2版)》文笔轻快,编排新颖,便利教学,饶有趣味:

  章前提纲挈领,列出本章问题与要义,辅以精选法谚,助人体味;

  文中分析了七十多个案例,并运用五十多幅图表说明理论难点;

  章后备有推荐文献、阅读案例等,作为进阶指引;另附幽默小品,亦堪一乐。

显示全部信息
目录
导言 法律方法与法律人
1 何谓法律人
2 法律人为定分止争而生
3 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
4 法律方法与法治
5 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
第一章 认识法律方法
1 法律方法的发生
  1-1 事实与规范不对称
  1-2 事实与规范不对称的原因
2 法律方法及其体系
  2-1 法律方法是法律应用中的方法
  2-2 法律方法的体系
3 法律方法的功能
  3-1 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结论改变行为
  3-2 功能发生的机理
4 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
  4-1 同中存异
5 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
  5-1 中国合同法的解释条款
  5-2 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民法典的解释条款
6 法律方法论
  6-1 法律方法的性质
  6-2 法律方法的范围
7 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1 称谓
  7-2 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关系
  7-3 统合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4 法律方法论与法学
8 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8-1 思维
  8-2 法律思维
  8-3 法律思维的要义
第二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
1 判断力对法律人的意义
2 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
  2-1 处理事实
  2-2 提出案件问题
3 寻找规范
  3-1 法源
  3-2 法源的顺序
4 分析事实构成
  4-1 规范
  4-2 法律规则及结构
  4-3 法律原则及类型
  4-4 规则与原则比较及关系
5 建构大前提
6 涵摄
  6-1 含义
  6-2 涵摄的过程
7 作出结论
第三章 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
1何谓基础方法
  1-1 推论与亚推论
  1-2 推论--引出必然性结论
  1-3 亚推论--引出或然性结论
  1-4 “实质推理”非推理而是权衡
2 演绎
  2-1 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
  2-2 演绎结论的确定性
  2-3 演绎发生的时间
  2-4 演绎的类型
3 归纳
  3-1 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3-2 归纳的功用:一般规则的获取
  3-3 归纳的局限性:归纳不完全
4 设证
  4-1 设证的过程: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
  4-2 设证的功用:确定思考方向
  4-3 假设原因
5 小结
  5-1 演绎为推论,归纳和设证是亚推论
  5-2 演绎、归纳和设证的风险度
6 类比
  6-1 类比不是推论而是彼此比较
  6-2 类比的造法性
  6-3 类比与比喻、归纳
  6-4 类比与归纳、设证、演绎协同作用
7 论证
  7-1 论证的含义与法律论证的目的
  7-2 法律论证的对象
  7-3 法律论证的类型
  7-4 论证与其他方法
8 诠释
  8-1 诠释非方法
  8-2 诠释与解释
  8-3 诠释与论证、推论
第四章 小前提的建构及方法
1 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
2建构小前提的过程
  2-1 “评价”
  2-2 “求真”
  2-3 建构小前提的方法的类型
3 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
   3-1 前理解
   3-2 诠释循环与等置
   3-3 对生活事实进行法律评价
4 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
  4-1 查明
  4-2 证明
  4-3 推定
5 求言辞之真的方法
  5-1 认定言辞证据的工作方法
  5-2 认定言辞证据的逻辑方法
第五章 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
1 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
2 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
  2-1 法理学上的含义
  2-2 民法上的含义
  2-3 行政法上的含义
3 民法中的法律行为的解释
  3-1 意思表示解释的标准
  3-2 意思表示解释的对象
  3-3 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
  3-4 意思表示解释的方法
4合同解释的特别问题
  4-1 法律解释与合同解释
  4-2 格式条款和格式合同的解释
  4-3 合同漏洞填补
  4-4 遗嘱的解释
5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
  5-1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立场与方法
  5-2 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5-3 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第六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
1 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
  1-1 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文本
  1-2 法律解释的目的--确定立法者的原意
  1-3 确定立法者原意的方法--法律解释及体系构成
2 字义解释
  2-1 平义解释
  2-2 扩张解释
  2-3 限制解释
3体系解释
  3-1 体系解释的根据
  3-2 体系解释的效力等级标准
4 历史解释
  4-1 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
  4-2 历史解释使用的资料
5 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
  5-1 法院的意见
  5-2 立法解释与立法、司法解释之间的位阶关系
6客观目的探究
  6-1 客观目的探究的发生条件
  6-2 何谓客观目的
  6-3 客观目的探究的结果
7 法律修正及方法
  7-1 明显的内容错误
  7-2 条文编排疏忽
8正当违背法律
第七章 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
1 何谓法律漏洞
l-1 含义
  1-2 为何有法律漏洞
2 法律漏洞的类型
  2-1 原初漏洞与继发漏洞
  2-2 私法漏洞与公法漏洞
3 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
  3-l 制定法的类比
  3-2 法的类比
  3-3 轻重相举
  3-4 扩张解释与类比
4 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
  4-1 习惯法补充
  4-2 法官法补充
  4-3 法理、学说补充
  4-4 政策补充
5 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
  5-1 反向推论的原理
  5-2 法律对反向推论的规定
  5-3 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命题
  5-4 反向推论的结果不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5-5反向推论适用的条件
6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
第八章 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法
1 法律原则
  1-1 法律原则的特征
  1-2 法律原则之功用
2 原则的类型
  2-1 制定法外原则
  2-2 制定法内原则
3 原则与规则比较及关系
4 原则的适用
  4-1 适用条件
  4-2 制定法外原则的适用
  4-3 制定法内原则的适用
5 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
  5-1 原则冲突及冲突类型
  5-2 冲突的解决方法
6 一般条款
  6-1 含义
  6-2 区别
  6-3 一般条款的适用
7 不确定概念
  7-1 不确定概念实例
  7-2 不确定概念与法律漏洞
  7-3 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第九章 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
1 演绎前的等置
2 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
  2-1 在载人汽车中盗窃案
  2-2 泸州遗产继承案
3 法律方法体系大观
4 判决只是一种意见
5 案例分析示例
附 录
第一部分 索引
  一、术语索引
  二、图表索引
  三、重要案例及所涉主题索引
第二部分 法律解释的文件
  一、关于法律解释的规定
  二、关于法律概念的法律解释(选)
第三部分教学参考材料
  一、教学大纲
  二、课堂讨论案例
  三、课堂讲授:PPT
第一版后记
重印小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