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岩土材料的本构理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60.00定价
作者: 席道瑛
出版时间:2015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9787312036910
- 63539
- 47168076-9
- 平装
- 16开
- 2015
- 工学
- 土木工程
- TU521
- 天文地球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席道瑛、徐松林编著的《岩石物理与本构理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围绕多孔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的建立,较全面地讲述了多孔岩土材料的实验现象和相关本构理论。全书共11章,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和野外实验,非线性弹性理论,经典弹塑性理论及其发展,多孔岩土材料的弹塑性本构,内变量理论,多孔岩土材料的动态响应及本构描述,颗粒材料的数值方法,以及相关工程应用。
本书包含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在内容的组织上注重追本溯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本书可供地球科学、岩土工程、环境、水利、矿山等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本书包含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在内容的组织上注重追本溯源,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本书可供地球科学、岩土工程、环境、水利、矿山等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
目录
总序
前言
绪论
0.1 发展多孔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0.2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3 发展历史及研究动向
第1章 岩土本构理论相关基础
1.1 应变与应变张量
1.2 应力张量与运动方程
1.3 偏应力张量与偏应变张量
1.4 主应力空间与π平面
1.5 一般力学分析体系
1.6 本构关系的一般理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岩土材料的实验研究
2.1 岩石的典型实验及相关讨论
2.1.1 加载路径与岩石力学实验
2.1.2 单轴压缩的控制条件及Ⅱ型全过程线的获得
2.1.3 Ⅱ型全过程线的存在性与岩石材料的结构性
2.1.4 等围压三轴压缩实验与岩石强度准则
2.2 多孔岩土介质的结构特性实验研究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镜下观察
2.2.2 CT扫描技术
2.2.3 压汞法与孔隙度测定谱
2.3 高孔隙度岩石局部变形带的野外证据和实验研究
2.3.1 高孔隙度岩石局部变形带的野外证据
2.3.2 高孔隙度岩石压缩带实验研究结果
2 3.3 高孔隙度岩石中的孔洞崩塌
2.3 4高孔隙度岩石中压缩带的传播
2.4 土体中的压缩实验
2.4.1 侧限压缩实验
2.4.2 土体中的常规三轴压缩实验(σ1≥σ2=σ3)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岩土材料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3.1 一般弹性
3.2 非线性弹性分析方法
3.3 岩土介质中典型非线性弹性分析
3 3.1 E-v弹性模型(双曲线模型)
3.3.2 K-G弹性模型
3.3.3 非线性的变弹性体模型
3.3.4 变模量模型
3.4 双曲线模型用于岩土材料的非线性弹性分析
3.4.1 双曲线模型用于饱和砂土
3.4.2 双曲线模型用于岩土体的各向异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 岩土材料塑性模型
4.1 流动法则与增量型本构关系
4.1.1 塑性应变增量
4.1.2 流动法则
4.1.3 屈服面与硬化模型
4.1.4 增量型本构描述
4.2 加、卸载条件
4.3 常用屈服面模型
4.3.1 Tresca屈服面
4.3.2 Mises屈服面
4.3.3 Mohr-Coulomb屈服面
4.3.4 Drucker-Prager屈服面
4.3.5 Hoek-Brown屈服面
4.4 岩土介质中的帽盖模型
4.4.1 剑桥模型
4.4.2 K-W模型
4.4.3 L-D模型
4.4.4 Rowe剪胀模型
4.4.5 几个帽盖模型实例
第5章 多孔岩土材料塑性理论及其应用
第6章 岩土材料内变量理论
第8章 脆性材料动力学特性研究
第9章 多孔材料动力学模型研究
第10章 岩土材料连续和离散模型模拟分析
第11章 岩土本构模型的工程应用
前言
绪论
0.1 发展多孔岩土材料本构理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0.2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0.3 发展历史及研究动向
第1章 岩土本构理论相关基础
1.1 应变与应变张量
1.2 应力张量与运动方程
1.3 偏应力张量与偏应变张量
1.4 主应力空间与π平面
1.5 一般力学分析体系
1.6 本构关系的一般理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多孔岩土材料的实验研究
2.1 岩石的典型实验及相关讨论
2.1.1 加载路径与岩石力学实验
2.1.2 单轴压缩的控制条件及Ⅱ型全过程线的获得
2.1.3 Ⅱ型全过程线的存在性与岩石材料的结构性
2.1.4 等围压三轴压缩实验与岩石强度准则
2.2 多孔岩土介质的结构特性实验研究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镜下观察
2.2.2 CT扫描技术
2.2.3 压汞法与孔隙度测定谱
2.3 高孔隙度岩石局部变形带的野外证据和实验研究
2.3.1 高孔隙度岩石局部变形带的野外证据
2.3.2 高孔隙度岩石压缩带实验研究结果
2 3.3 高孔隙度岩石中的孔洞崩塌
2.3 4高孔隙度岩石中压缩带的传播
2.4 土体中的压缩实验
2.4.1 侧限压缩实验
2.4.2 土体中的常规三轴压缩实验(σ1≥σ2=σ3)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岩土材料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
3.1 一般弹性
3.2 非线性弹性分析方法
3.3 岩土介质中典型非线性弹性分析
3 3.1 E-v弹性模型(双曲线模型)
3.3.2 K-G弹性模型
3.3.3 非线性的变弹性体模型
3.3.4 变模量模型
3.4 双曲线模型用于岩土材料的非线性弹性分析
3.4.1 双曲线模型用于饱和砂土
3.4.2 双曲线模型用于岩土体的各向异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章 岩土材料塑性模型
4.1 流动法则与增量型本构关系
4.1.1 塑性应变增量
4.1.2 流动法则
4.1.3 屈服面与硬化模型
4.1.4 增量型本构描述
4.2 加、卸载条件
4.3 常用屈服面模型
4.3.1 Tresca屈服面
4.3.2 Mises屈服面
4.3.3 Mohr-Coulomb屈服面
4.3.4 Drucker-Prager屈服面
4.3.5 Hoek-Brown屈服面
4.4 岩土介质中的帽盖模型
4.4.1 剑桥模型
4.4.2 K-W模型
4.4.3 L-D模型
4.4.4 Rowe剪胀模型
4.4.5 几个帽盖模型实例
第5章 多孔岩土材料塑性理论及其应用
第6章 岩土材料内变量理论
第8章 脆性材料动力学特性研究
第9章 多孔材料动力学模型研究
第10章 岩土材料连续和离散模型模拟分析
第11章 岩土本构模型的工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