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8-05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中国当代史(第4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83234
  • 4-13
  • 60631
  • 43235626-9
  • 16开
  • 2018-05
  • 481
  • 历史学
  • 中国史
  • K27
  • 历史
  • 本科
作者简介
耿向东: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史学研究所所长,曾任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中国现代政治史。开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文化大革命”史》、《中国现当代政治史》等本科、硕士课程。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历史学专业基础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建国以来至2004年55年的发展历史。全书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第二章论述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的曲折历程;第三章论述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过程;第四章论述了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历程;第五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开展的成就。全书五个章节分别是共和国发展的历史转折点和创新历程的理性概括和总结,对于大学生和广大
目录
第一章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49.10-1956.9)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大陆的统一和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
三、国营经济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秩序的整顿
四、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五、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任务和策略方针
六、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和全国抗美援朝运动
七、土地制度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
八、合理调整工商业和“三反”、“五反”运动
九、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十、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完成和人民生活初步改善
第二节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现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定
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三、加强党的建设《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
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稳步前进
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打开外交新局面
六、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
七、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八、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956.9-1966.5)
第一节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提出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和科学文化事业的兴盛
三、中共八大
四、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五、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失误中的曲折
一、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对“反冒进”的批判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二、“大跃进”的发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教育文化领域“左”倾思想的泛滥和对“新人口论”的错误批判
四、炮击金门和西藏平叛
五、对已经察觉的“左”倾错误的纠正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六、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七、“大跃进”错误的继续严重经济困难局面的出现
第三节 战胜严重经济困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农村政策的调整
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制定和工业的调整
三、科学、教育、文化政策的调整
……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5-1976.10)
第四章 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1976.10-1992.1)
第五章 坚持改革开放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1992.1-2002.10)
第六章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2002.11-2013.3)

参考书目
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