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教程 / 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25.00定价
作者: 刘昌明
出版时间:2016-02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9787309051711
- 1-6
- 54817
- 51170085-8
- 平装
- 特32开
- 2016-02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305
- 公共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的科研成果之一。本书系统介绍了创新的特征、意义、动机、类型等内容,全面分析了创新主体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兴趣品质、创造意志等基本素质,着力探讨了若干行之有效的创新方法。内容详实、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创新概述
第一节 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创新的课题选择
第四节 创新的意义
第二章 创新类型
第一节 创新、创造、发明与发现
第二节 原始创新
第三节 改进创新
第四节 绝对创新
第五节 相对创新
第六节 自主创新
第七节 模仿创新
第八节 科技创新
第九节 制度创新
第十节 观念创新
第十一节 文化创新
第十二节 教育创新
第十三节 理论创新
第十四节 营销创新
第十五节 技术创新
第十六节 产品创新
第十七节 集成创新
第十八节 工艺创新
第十九节 市场创新
第二十节 广告创新
第二十一节 管理创新
第三章 创新素质
第一节 观察能力
第二节 创造与兴趣
第三节 创造意志
第四节 预见能力
第五节 动手能力
第六节 创新人才的道德修养
第四章 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特征
第二节 类比思维
第三节 联想思维
第四节 想象思维
第五节 直觉思维
第六节 灵感思维
第七节 求异思维
第八节 打破思维定势
第五章 创新技法
第一节 小处着手法
第二节 借鉴发明法
第三节 仿形创造法
第四节 仿生发明法
第五节 仿人创造法
第六节 放大发明法
第七节 缩小发明法
第八节 可大可小法
第九节 组合创造法
第十节 分离创造法
第十一节 智力激励法
第十二节 希望列举法
第十三节 缺点列举法
第十四节 特性列举法
第十五节 信息交合法
第十六节 移植发明法
第十七节 用途拓展法
第十八节 自动发明法
第十九节 价值分析法
第二十节 检核清单法
第二十一节 和田十二法
第二十二节 机遇发明法
第二十三节 科学假说
第二十四节 科学实验法
第二十五节 探求原因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创新概述
第一节 创新的特征
第二节 创新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创新的课题选择
第四节 创新的意义
第二章 创新类型
第一节 创新、创造、发明与发现
第二节 原始创新
第三节 改进创新
第四节 绝对创新
第五节 相对创新
第六节 自主创新
第七节 模仿创新
第八节 科技创新
第九节 制度创新
第十节 观念创新
第十一节 文化创新
第十二节 教育创新
第十三节 理论创新
第十四节 营销创新
第十五节 技术创新
第十六节 产品创新
第十七节 集成创新
第十八节 工艺创新
第十九节 市场创新
第二十节 广告创新
第二十一节 管理创新
第三章 创新素质
第一节 观察能力
第二节 创造与兴趣
第三节 创造意志
第四节 预见能力
第五节 动手能力
第六节 创新人才的道德修养
第四章 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特征
第二节 类比思维
第三节 联想思维
第四节 想象思维
第五节 直觉思维
第六节 灵感思维
第七节 求异思维
第八节 打破思维定势
第五章 创新技法
第一节 小处着手法
第二节 借鉴发明法
第三节 仿形创造法
第四节 仿生发明法
第五节 仿人创造法
第六节 放大发明法
第七节 缩小发明法
第八节 可大可小法
第九节 组合创造法
第十节 分离创造法
第十一节 智力激励法
第十二节 希望列举法
第十三节 缺点列举法
第十四节 特性列举法
第十五节 信息交合法
第十六节 移植发明法
第十七节 用途拓展法
第十八节 自动发明法
第十九节 价值分析法
第二十节 检核清单法
第二十一节 和田十二法
第二十二节 机遇发明法
第二十三节 科学假说
第二十四节 科学实验法
第二十五节 探求原因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