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家庭教育》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83319
  • 1-4
  • 48055
  • 41247592-3
  • 16开
  • 2015-08
  • 388
  • 教育学
  • 教育学
  • G78
  • 教师教育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作者简介
缪建东,教育学博士,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曾任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大中青年骨干教师。2002年赴加拿大安大略教育科学研究院做高级访问学者。出版专著《家庭教育社会学》、《中学教育力量整合》等,发表有质量的学术论文50多篇,多次荣获国家、省级、校级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奖励。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研究方向为:家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等 。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师教育精品教材中的一本,本套教材根据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的课程设置而整体规划,整套教材由北师大牵头,联合全国师范类高等院校,共同建设的一套作者权威、品种齐全、覆盖面广,体现新理念、适应新标准、满足新需求的精品教材。 《家庭教育》是《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设课程,对师范生的培养影响较大。
目录
第 一 章 课程概述
第一节 课程内容  3
一 、历史传承与实践创新   4
二、私人场域与公共场域   5
三、上慈下孝与家庭伦理   6
四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7
第二节 课程目标  8
一 、育万物,道并行  8
二 、中不偏,庸不易  9
三 、致广大,尽精微  10
四 、做中学,身家用 12
第三节 学习方法   12
一 、博于问学  13
二 、明于睿思  13
三、笃于务实  14
四 、志于成人  14

第二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婚姻的源起与演变  19
一 、婚姻的本质与缔结 19
二、婚姻的理念与艺术  22
三、婚姻的现代变革  24
第二节 家庭的产生与演变  26
一 、家庭的本质与结构  26
二、家庭关系与家庭管理  28
三、家庭的现代变革  31
第三节 家庭主体与家庭变革  32
一 、现代女性与家庭教育  33
二、现代男性与家庭教育  34
三、现代儿童与家庭教育  35

第三章 亲 职 教 育
第一节 亲职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43
一 、亲职教育的概念   43
二 、亲职教育的理念   44
三 、亲职教育的内涵与范围  45
第二节 亲职教育的主题与内容  48
一 、夫妻与父母角色的认知与适应   48
二 、树立现代的亲子教育观  50
三 、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的基本经验  51
第三节 亲职教育的主体与路径  54
一 、亲职教育的参与主体  54
二 、亲职教育的实施模式与方案  55
三 、亲职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交融   57

第四章 孕 育 生 命
第一节 胎教的意义与内涵  65
一 、胎教的意义  65
二 、胎教的基本理论  69
第二节 胎教的传统与研究  72
一 、中国古代的胎教传统  72
二 、中国近代的胎教研究  76
第三节 胎教的原则与方法  78
一 、胎教实施原则  78
二 、胎教实施方法  78

第五章 蒙 以 养 正
第一节 中国传统家庭德育   91
一 、家庭德育在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地位  91
二 、中国古代家庭德育思想   92
第二节 近现代家庭德育的转型  95
一 、发现小家庭  95
二 、发现个体   97
三 、发现儿童  98
四 、发现科学  99

第三节 当代家庭德育  101
一 、当代家庭德育环境变迁  101
二 、当代家庭德育的冲突  104
三 、家庭德育的未来走向  108

第六章 认 知 发 展
第一节 家庭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117
一 、家庭结构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117
二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118
三 、亲子关系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19
四 、家长素质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121
第二节 家庭中儿童认知发展的经典研究  122
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22
二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25
三 、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  127
第三节 家庭教育提升儿童认知发展的实践  129
一 、家庭教育要配合儿童的认知发展顺序  129
二 、注重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儿童的主动性  130
三 、重视活动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130
四 、家长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131
五 、让儿童的童年在游戏中度过   131
六 、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整与自身素质的提高  132

第七章 身 体 养 育
第一节 身体的意义  139
一 、身体与人  139
二 、身体与社会  140
三 、身体与教育  141
第二节 儿童身体养育的意义  142
一 、贵 生  143
二 、启 智  144
三 、育 心  145
第三节 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家庭教育  146
一 、学习医道  146
二 、回归自然  148
三 、亲近传统  151

第八章 心 理 健 康
第一节 家庭中的儿童心理健康研究  157
一 、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  157
二 、家庭中儿童心理健康的经典研究  158
第二节 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66
一 、家庭结构与儿童心理健康  166
二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  166
三 、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健康  167
四 、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   169
第三节 家庭教育提升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  170
一 、家长要重视自身的成长   170
二 、父母要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观  171
三 、家庭应保证沟通的时间和效果  171
四 、家庭应掌握科学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172
五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避免的几个误区  172

第九章 艺 术 熏 陶
第一节 家庭艺术教育的意义  181
一 、家庭艺术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 182
二 、家庭艺术教育对提升家庭成员艺术素养的积极作用 182
三 、家庭艺术教育对支持和促进学校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  183
四 、家庭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183
第二节 家庭艺术教育的主要类型  184
一 、家庭音乐教育  184
二 、家庭美术教育  185
三 、家庭舞蹈教育  186
四 、家庭文学教育   186
第三节 家庭艺术教育的误区与策略  187
一 、家庭艺术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与问题  187
二 、家庭艺术教育开展的策略  189

第十章 家庭教育与社会冲突
第一节 代际冲突在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201
一 、家庭教育领域中的代际冲突  201
二 、代际冲突在家庭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202
第二节 婚姻冲突与家庭教育  204
一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分工和角色冲突  204
二 、父母角色分工的冲突理论分析  207
三 、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分工模式的重新建构  209
第三节 父母权威式微与家庭教育  211
一 、父母权威的式微  211
二 、父母权威在家庭教育中的合理性及其界限  215
三 、重塑家庭教育中的父母权威  217

第十 一 章 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 会 流 动 概 述  27
一 、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  227
二 、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   228
三 、社会流动的意义  229
第二节 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历史考察  230
一 、古代社会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  230
二 、近代社会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  233
三 、现代社会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  234
第三节 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的互动机制  238
一 、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流动秩序  238
二 、全面推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238
三 、保障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家庭儿童的发展权  239
四 、鼓励发展民间的家庭互助组织或联盟  239

第十二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第一节 历史视野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245
一 、家庭与学校关系变革的社会背景  245
二 、近代西方家庭与学校关系的历史嬗变  249
三 、家庭与学校关系变革的启迪  250

第二节 中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关系的现状  252
一 、学校治理结构与家校关系  252
二 、学校管理制度建设与家校关系  254
三 、家庭所处社会阶层与家校关系  255
第三节 家校合作的治理机制和实践模式  257
一 、从社会公平正义出发,重构家校合作的治理机制  258
二 、从教育规律出发,确立家校合作的共同价值  261
三 、从提升成人教育素养出发,营造家校合作的共同体   262

第十三章 家庭教育与社区建设
第一节 社会学视野中作为共同体的家庭与社区  271
一 、共同体的内涵  271
二 、作为共同体的家庭  273
三 、作为共同体的社区  275
第二节 中国家庭与社区之变迁   277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贬低家庭精神,打碎传统社区,重建国家秩序  278
二 、改革开放以后:家庭重新成为生产经营的共同体,其凝固力与分化力相持,
社区与单位高度重叠  279
三 、体制改革以后:单位制的解体和社会保障的滞后,导致家庭承担更多的责任,社区这一新型共同体建设面临困境  280
第三节 重建家庭与社区共同体的路径  282
一 、支持公民社会发育,赋予公民个人平等、自由、独立的价值  283
二 、尊重民间的“家族共同体认同 ”  284
三 、理顺社区治理机制,增进家庭福祉  286

第十四章 家庭教育与媒介发展
第一节 印刷媒介时代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295
一 、印刷媒介的特点  295
二 、印刷媒介对家庭的影响  297
三 、印刷媒介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  298
第二节 视听媒介时代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300
一 、视听媒介的特点  300
二 、视听媒介对家庭的影响  301
三 、视听媒介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  303
第三节 网络媒介时代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305
一 、网络媒介的特点  305
二 、网络媒介对家庭的影响  307
三 、网络媒介对家庭教育工作的影响  309
第四节 混合媒介时代的家庭与家庭教育  312
一 、混合媒介的特点  313
二 、混合媒介呼唤人的主体性建构  313
三 、混合媒介促使家庭中儿童中心回归  314
四 、混合媒介促使家庭中生活中心的回归   314

第十五章 家庭教育的政策法律
第 一节 家庭教育政策法律的历史追溯  321
一 、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政策法律  321
二 、中国近代的家庭教育政策法律  325
三 、当代家庭教育政策法律的发展演变  326
第二节 家庭教育政策法律的当代发展  328
一 、分析国家法律、政府文件中的家庭教育规定  328
二 、解读家庭教育工作主管部门的专门规章  330
第三节 家庭教育政策法律的建设展望  339
一 、转变固有的私观念,制定公共视阈的家庭教育法  339
二 、结合我国民间习惯法,制定有特色的家庭教育法  340
三 、关注家庭现实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法  340
四 、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制定公平正义的家庭教育法   341

参考文献  346
关键术语表  355
后  记   36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