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9787504372451
- 37225
- 2014-09
- G220
内容简介
目录
自序
导言概念的颠覆
第一部分 四度空间
第一章 直播
新型直播
现代直播特性
第二章 节目主持人
异军突起
实质
第三章 大板块
节目新格局
大板块的特性
板块的逻辑结构
第四章 听众热线参与
火爆的热线参与节目
面对面交流
新型的传播方式
满足听众多层次的需求
奇袭“地球村”
听众热线参与的风险性
第一部分结语:四度空间
第二部分 主持人节目元素
第五章 节目主持人·逻辑
逻辑——锋利的力量
正确概念
恰当判断
综合运用推理方式
自觉遵从逻辑规律
节目主持人要有渊博的学问
逻辑论证的典范
第六章 节目主持人·情绪情感
客观报道
感人者莫先乎情
千泓江水千江月
情感不可磨灭
具体分析分类定位
第七章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
语境·语体
语词·语句
语气·语调
第八章 节目主持人·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一翼
丰富多彩的非语言传播
第九章 节目主持人·节奏
节奏无处不在
节奏——丰富多彩的语言
节目节奏的定位和设计
第三部分 节目重构
第十章 现场直播
现场的“场效应”
实况转播
现场解说
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第十一章 现场评论
现场评论——现场报道和音响评论的攀结
现场评论的构成要素
现场评论的制作要领
实例评析
第十二章 阳光政务平台
一种崭新的行政方式
阳光政务平台—全新的节目机制
阳光政务平台——官民互动的平台
第十三章 广播“登闻鼓”——百姓热线寻呼
为民排忧解难的“六零三”
第十四章 汽车广播
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
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的博弈
广播——汽车空间的最佳选择
风生水起的汽车广播
热情管用的汽车广播
第十五章 生命的绿色通道
呼吁的力量——凝聚社会潜在的能量
整合的力量——自动组合的功能
速度的力量——救人于水火
搜索的力量——大海也能捞针
第十六章 恢恢“天网”
起于青萍之末
过江三尺浪
节目总监和节目主持人关于“天网”的理念
第十七章 抢险救灾的突击队
第十八章 温馨港湾——情感交流热线
应时而生的情感交流热线
温馨的港湾
心与心的交流
第十九章 多台联动
接替型联动
交替型联动
事件主导型联播
主题主导型联播
开放型联播
第二十章 超越
功能的穿越
从报道到被报道的穿越
从传播者到被传播者的穿越
从听觉广播到可视广播的穿越
主体的穿越
广播从新闻报道主体到收听主体的穿越
三级形态
第四部分 新时代的机遇
第二十一章 如虎添翼——广播对网络的吸纳和互融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功能
广播节目进人网络,扩展了覆盖范围
网络接人广播
第二十二章 视屏的忧患·麦克卢汉的见解
麦克卢汉的先见之明
过度视屏的摧残
附录1 现行大众新闻传播媒介的比较优势
附录2 广播及相关科技发展脉络(1800—2014年)
参考书目
后记
导言概念的颠覆
第一部分 四度空间
第一章 直播
新型直播
现代直播特性
第二章 节目主持人
异军突起
实质
第三章 大板块
节目新格局
大板块的特性
板块的逻辑结构
第四章 听众热线参与
火爆的热线参与节目
面对面交流
新型的传播方式
满足听众多层次的需求
奇袭“地球村”
听众热线参与的风险性
第一部分结语:四度空间
第二部分 主持人节目元素
第五章 节目主持人·逻辑
逻辑——锋利的力量
正确概念
恰当判断
综合运用推理方式
自觉遵从逻辑规律
节目主持人要有渊博的学问
逻辑论证的典范
第六章 节目主持人·情绪情感
客观报道
感人者莫先乎情
千泓江水千江月
情感不可磨灭
具体分析分类定位
第七章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
语境·语体
语词·语句
语气·语调
第八章 节目主持人·非语言传播
非语言传播——广播节目主持人的一翼
丰富多彩的非语言传播
第九章 节目主持人·节奏
节奏无处不在
节奏——丰富多彩的语言
节目节奏的定位和设计
第三部分 节目重构
第十章 现场直播
现场的“场效应”
实况转播
现场解说
现场报道
现场直播
第十一章 现场评论
现场评论——现场报道和音响评论的攀结
现场评论的构成要素
现场评论的制作要领
实例评析
第十二章 阳光政务平台
一种崭新的行政方式
阳光政务平台—全新的节目机制
阳光政务平台——官民互动的平台
第十三章 广播“登闻鼓”——百姓热线寻呼
为民排忧解难的“六零三”
第十四章 汽车广播
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
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的博弈
广播——汽车空间的最佳选择
风生水起的汽车广播
热情管用的汽车广播
第十五章 生命的绿色通道
呼吁的力量——凝聚社会潜在的能量
整合的力量——自动组合的功能
速度的力量——救人于水火
搜索的力量——大海也能捞针
第十六章 恢恢“天网”
起于青萍之末
过江三尺浪
节目总监和节目主持人关于“天网”的理念
第十七章 抢险救灾的突击队
第十八章 温馨港湾——情感交流热线
应时而生的情感交流热线
温馨的港湾
心与心的交流
第十九章 多台联动
接替型联动
交替型联动
事件主导型联播
主题主导型联播
开放型联播
第二十章 超越
功能的穿越
从报道到被报道的穿越
从传播者到被传播者的穿越
从听觉广播到可视广播的穿越
主体的穿越
广播从新闻报道主体到收听主体的穿越
三级形态
第四部分 新时代的机遇
第二十一章 如虎添翼——广播对网络的吸纳和互融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功能
广播节目进人网络,扩展了覆盖范围
网络接人广播
第二十二章 视屏的忧患·麦克卢汉的见解
麦克卢汉的先见之明
过度视屏的摧残
附录1 现行大众新闻传播媒介的比较优势
附录2 广播及相关科技发展脉络(1800—2014年)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