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5-03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以下为《城市道路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科学出版社
  • 9787030430960
  • 1-1
  • 37121
  • 45179820-1
  • 平装
  • B5
  • 2015-03
  • 416
  • 320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U495
  • 土木、交通
  • 本科 研究生(硕士、EMBA、MBA、MPA、博士)
内容简介
POD产品说明:
1. 本产品为按需印刷(POD)图书,实行先付款,后印刷的流程。您在页面购买且完成支付后,订单转交出版社。出版社根据您的订单采用数字印刷的方式,单独为您印制该图书,属于定制产品。
2. 按需印刷的图书装帧均为平装书(含原为精装的图书)。由于印刷工艺、彩墨的批次不同,颜色会与老版本略有差异,但通常会比老版本的颜色更准确。原书内容含彩图的,统一变成黑白图,原书含光盘的,统一无法提供光盘。
3. 按需印刷的图书制作成本高于传统的单本成本,因此售价高于原书定价。
4. 按需印刷的图书,出版社生产周期一般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除外)。请您耐心等待。
5. 按需印刷的图书,属于定制产品,不可取消订单,无质量问题不支持退货。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交通与交通控制
1.1.2 交通问题
1.1.3 交通控制系统与智能交通系统
1.2 交通控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2.1 交通控制的目的
1.2.2 交通控制的主要内容
1.3 道路交通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1.3.1 发展历史
1.3.2 发展趋势
1.4 常见的道路交通控制系统
1.4.1 SCOOT
1.4.2 SCATS
1.4.3 ACTRA
1.4.4 Intelliffic
1.4.5 其他系统
1.5 道路交通控制相关技术
参考文献

第2章 城市道路交通控制基础
2.1 道路交叉口
2.2 交通信号与交通信号灯
2.2.1 交通信号
2.2.2 信号灯类型
2.2.3 信号灯设置规范
2.3 交叉口交通参数
2.3.1 车辆类型与车辆折算
2.3.2 交通流参数
2.4 步与信号相位
2.4.1 步
2.4.2 信号相位
2.4.3 相序
2.5 信号参数与评价指标
2.5.1 基本时间参数
2.5.2 信号配时参数
2.5.3 交通控制性能评价指标
2.6 交通流理论
2.6.1 基本特性
2.6.2 统计分布特性
2.6.3 排队理论
2.6.4 跟驰理论
2.6.5 流体动力学模拟理论
2.7 道路交通控制
2.7.1 交通基本原理
2.7.2 交通控制类型
参考文献

第3章 城市道路短时交通流预测
3.1 短时交通流预测分析
3.1.1 交通流特性
3.1.2 预测流程
3.1.3 预测要求与特点
3.2 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分类
3.2.1 基于统计理论的模型
3.2.2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模型
3.2.3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模型
3.2.4 基于动态交通分配理论的模型
3.2.5 基于微观交通仿真的模型
3.2.6 基于新兴技术的模型
3.3 一种短时交通流智能组合预测模型
3.3.1 相邻交叉口流量关系
3.3.2 组合预测模型结构
3.3.3 单项预测模型
3.3.4 模糊综合预测模型
3.3.5 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第4章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控制
4.1 公交优先的实现
4.2 公交车辆的检测和定位
4.3 空间上的公交优先措施
4.3.1 交叉口渠化
4.3.2 交通流组织
4.4 时间上的公交优先控制策略
4.4.1 实时最小绿灯持续时间估计
4.4.2 通过延长绿灯时间实现公交优先
4.4.3 通过缩短当前相位实现公交优先
4.4.4 通过插入公交专用相位实现公交优先
4.4.5 通过绿灯重启实现公交优先
参考文献

第5章 交通控制子区划分
5.1 关键交叉口的选取
5.1.1 静态关键交叉口的选择
5.1.2 动态关键交叉口的确定
5.2 相邻交叉口关联度的计算
5.2.1 关联度定义与关联性分析
5.2.2 交叉口关联度计算
5.2.3 多交叉口总关联度计算
5.3 基于关联度的控制子区划分方法
5.3.1 约束条件及划分准则
5.3.2 划分流程
5.4 控制子区划分案例
参考文献

第6章 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6.1 概述
6.2 单交叉口定时控制
6.2.1 信号相位方案
6.2.2 信号周期时间
6.2.3 绿信比
6.3 单交叉口感应控制
6.3.1 感应控制原理
6.3.2 半感应控制
6.3.3 全感应控制
6.4 单交叉口自适应控制
6.4.1 基本原理
6.4.2 信号周期计算
6.4.3 绿信比计算
6.5 具有相序优化的单交叉口智能控制
6.5.1 交通流延误模型
6.5.2 控制算法流程
6.5.3 模糊信号控制算法
6.5.4 模糊相序优化算法
6.5.5 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7.1 概述
7.1.1 基本控制参数
7.1.2 时距图
7.2 主干道协调控制类型
7.3 主干道动态双向绿波带协调控制
7.3.1 绿波带协调控制定义
7.3.2 系统结构
7.3.3 相位方案
7.3.4 信号控制算法
7.3.5 设计举例
7.4 主干道递阶智能协调控制
7.4.1 两级递阶协调控制原理
7.4.2 控制流程
7.4.3 模糊控制策略
7.4.4 人工神经网络实现
7.4.5 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 城市大交通网络宏观交通流模型
8.1 概述
8.2 城市区域交通流模型
8.3 城市快速公路交通流模型
8.3.1 路段模型
8.3.2 节点模型
8.3.3 匝道模型
8.3.4 模型小结
8.4 城市区域快速公路交通流模型
8.4.1 区域入口匝道模型
8.4.2 区域出口匝道模型
8.5 模型参数确定
8.5.1 参数确定方法
8.5.2 定量计算
8.5.3 定性校正
参考文献

第9章 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9.1 概述
9.2 基于绿波带原理的区域协调控制
9.2.1 控制原理
9.2.2 技术框架
9.2.3 控制策略
9.3 基于多目标模型的区域协调控制
9.3.1 技术框架
9.3.2 控制策略
9.3.3 仿真分析
9.4 方案选择式的区域协调控制
9.4.1 技术框架
9.4.2 控制策略
9.4.3 仿真分析
9.5 具有公交优先的区域协调控制
9.5.1 基本原理
9.5.2 系统结构
9.5.3 模糊控制策略
9.5.4 神经网络实现
9.5.5 应用分析
参考文献

第10章 快速公路交通控制
10.1 概述
10.2 快速公路神经网络控制
10.2.1 快速公路交通流神经网络建模
10.2.2 快速公路交通流神经网络控制
10.2.3 仿真分析
10.3 快速公路多层智能控制
10.3.1 问题描述
10.3.2 快速公路交通流模型简化
10.3.3 快速公路多层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10.4 区域快速公路联动控制
10.4.1 问题描述
10.4.2 B类和C类交叉口的模糊分散控制
10.4.3 人工神经网络实现
10.4.4 仿真分析
参考文献

第11章 城市道路交通诱导
11.1 概述
11.1.1 交通诱导系统的分类
11.1.2 交通诱导系统的总体架构
11.2 路网表达与存储技术
11.2.1 路网的连通性表达
11.2.2 路网的存储结构
11.3 交通诱导子区划分技术
11.3.1 交通诱导子区的性质
11.3.2 交通诱导子区划分的影响因素
11.3.3 交通诱导子区的划分方法
11.4 基于交通状态识别的诱导信息发布技术
11.4.1 交通数据的采集
11.4.2 交通状态的判别
11.4.3 诱导信息的发布
11.5 车辆路径规划诱导技术
11.5.1 基于时间最短的路径规划诱导技术
11.5.2 基于诱导子区划分的路径规划技术
11.6 信号控制与交通诱导协同优化技术
11.6.1 双层规划模型的建立
11.6.2 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
参考文献

第12章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2.1 概述
12.1.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发展
12.1.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标准
12.2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架构
12.3 现场控制系统
12.3.1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
12.3.2 交通流检测设备
12.3.3 其他主要外接设备
12.4 中心控制系统
12.4.1 中心控制系统架构
12.4.2 中心平台软件
12.5 典型应用案例
12.5.1 中小城市交通特性
12.5.2 案例背景
12.5.3 规划设计
12.5.4 系统实施与效果
参考文献

第13章 智慧交通
13.1 概述
13.1.1 智慧城市的发展
13.1.2 智慧交通的发展
13.2 智慧交通体系架构
13.2.1 智慧交通总体架构
13.2.2 智慧交通发展的重点
13.3 智慧交通的支撑技术
13.3.1 感知技术
13.3.2 通信技术
13.3.3 车联网
13.3.4 云计算
13.3.5 大数据
13.4 智慧交通的应用探索
13.4.1 车路协同系统
13.4.2 智慧公交系统
13.4.3 交通诱导系统
13.4.4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3.4.5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