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 #

出版时间:2010-06-1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以下为《外国近现代经济史(送教学课件)》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287233
  • 1版
  • 26669
  • 43231692-5
  • 平装
  • 异16开
  • 2010-06-18
  • 330
  • 251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F091
  • 经济学类
  • 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以外国近现代经济史为特定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阐明近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在经济上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从传统农业国向新兴工业国进而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历史过程,力求揭示各国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特有模式和独特的发展道路,进而为总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演变趋势提供历史依据,为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历史的经验与借鉴。

本教材根据我国高校经济学、历史学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了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印度、巴西和埃及九个主要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工业化为主线,重点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特点和规律;(2)在工业化带动下各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具体过程、特点与规律;(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经济结构与经济体制的形成、演变与特点;(4)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各国政府的政策与作用。

本教材力图在外国近现代经济史体系和内容上实现突破与创新,同时在教材编写的内容、形式和体例上也注重了完整性与实用性、科学性与前沿性、一致性与多样性、规范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本教材适合于我国高校经济学、历史学和其他相关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使用,也可供理论研究者和对外国经济史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前辅文
 导论
 第一章 英 国
  第一节 16—18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二、“圈地运动”与农业革命
   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四、殖民掠夺与奴隶贸易
   五、政府政策与市场制度建设
  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1764—1870)
   一、工业革命
   二、农业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通讯
   四、贸易与金融
   五、自由贸易政策与金本位制度
   六、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高涨和工业化的完成
  第三节 经济的缓慢发展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丧失(1870—1914)
   一、工业发展相对缓慢与世界工厂地位的丧失
   二、农业、对外贸易与金融
   三、殖民地与英国经济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经济(1914—194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
   二、20年代的经济萧条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
   五、贸易保护主义与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第五节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的曲折发展(1945—1973)
   一、重建时期的经济
   二、50—60年代经济的曲折发展
   三、企业国有化与社会福利制度
  第六节 70—90年代的经济滞胀、改革与增长(1973—1999)
   一、70年代的经济滞胀
   二、80年代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改革与成效
   三、90年代经济的稳定增长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二章 美 国
  第一节 北美殖民地时期的经济(1607—1783)
   一、北美的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二、农业、工业与贸易的发展
   三、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矛盾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1783—1865)
   一、工业革命
   二、西部农业的发展与南部的种植园经济
   三、贸易、金融与银行制度
   四、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特征
  第三节 工业化的完成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确立(1865—1914)
   一、工业化的完成与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地位的确立
   二、工业化期间的农业、交通运输、贸易与金融
   三、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转换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工业化期间的经济政策与政府作用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经济(1914—194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二、20年代的经济繁荣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经济
  第五节 20世纪50—6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1945—1973)
   一、工业的高速增长
   二、农业、交通运输与内外贸易的发展
   三、国际金融霸权地位的确立与衰落
   四、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五、政府的政策与作用
  第六节 70—90年代的经济滞胀、复苏与新经济(1973—1999)
   一、70年代的经济滞胀
   二、80年代的经济复苏
   三、90年代的新经济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三章 法 国
  第一节 16—18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二、封建制度和农业经济的缓慢发展
   三、重商主义政策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四、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海外殖民扩张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1789—1870)
   一、工业革命
   二、农业的发展
   三、对外贸易的发展与海外殖民扩张
   四、金融业与银行制度
   五、工业革命期间的政府政策
  第三节 工业化的完成与经济增长(1870—1914)
   一、工业化的完成
   二、农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三、对外贸易与金融
   四、工业化期间的政府政策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危机年代的经济(1914—194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
   二、20年代的经济繁荣
   三、30年代的经济危机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
  第五节 战后初期至70年代的经济增长(1945—1979)
   一、政府的国有化与计划化政策
   二、工业的高速增长
   三、农业的发展
   四、对外贸易与金融业的发展
  第六节 80年代的经济滞胀与90年代的改革调整 (1980—1999)
   一、80年代的经济滞胀
   二、90年代的改革与调整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四章 德 国
  第一节 16—19世纪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德意志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16—18世纪经济的衰落与缓慢发展
   三、19世纪的农奴制改革及其影响
  第二节 工业化与欧洲强国地位的确立(1834—1913)
   一、工业化的进程
   二、农业、第三产业和城市化的发展
   三、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形成
   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914—194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后果
   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
  第四节 战后联邦德国经济的发展(1945—1990)
   一、战后初期的经济衰退
   二、50—6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
   三、70—80年代经济的缓慢增长
  第五节 战后民主德国的经济发展(1945—1990)
   一、战后民主德国的经济重建
   二、60年代的“新经济体制改革”
   三、70—80年代经济的发展
  第六节 德国统一后的经济发展(1990—1999)
   一、两德的统一
   二、统一后的经济发展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五章 俄 罗 斯
  第一节 17—19世纪中叶的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与资源禀赋
   二、农业、工业与贸易的发展
   三、彼得一世与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
  第二节 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发展(1861—1917)
   一、工业革命
   二、农业、交通运输、贸易与金融
   三、农奴制改革与政府扶植工业的政策
  第三节 苏联工业化时期的经济发展(1917—1937)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二、农业集体化
   三、交通运输、贸易与金融
   四、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确立
  第四节 备战时期与战时的经济(1938—1945)
   一、备战时期的经济
   二、战时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战时经济的发展
  第五节 战后重建与赫鲁晓夫时代的经济(1945—1965)
   一、战后重建与工业化的完成
   二、赫鲁晓夫时代的经济发展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六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1965—1984)
   一、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经济发展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七节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与俄罗斯的经济转轨(1985—1999)
   一、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解体
   二、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经济衰败
   三、俄罗斯的经济转轨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六章 日 本
  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社会经济状况(1603—1867)
   一、江户时代的日本社会结构与幕府统治的解体
   二、农业与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三、商业、交通运输业及城市的发展
   四、对外文化交流与知识教育的普及
  第二节 明治维新与工业革命的开展(1868—1894)
   一、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措施
   二、工业革命的开展
   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四、政府推动下市场经济制度的初步建设
  第三节 工业革命的完成与经济的发展(1894—1914)
   一、中日甲午战争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二、日本近代工业的特点
   三、农业生产的缓慢发展
   四、日俄战争与日本财阀势力的增长
  第四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1914—194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经济
   二、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动荡与垄断资本的势力膨胀
   三、全面侵华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统制经济
  第五节 战后初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复兴(1945—1955)
   一、战后初期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工业生产的增长和经济的恢复
   三、产业合理化投资与经济的全面复兴
  第六节 重化工业化的实现与经济赶超(1956—1973)
   一、赶超时期的国内外环境与政府政策
   二、技术革新带动下重化工业化的实现
   三、小农经营现代化的实现
   四、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城市化的推进
   五、经济自由化和向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
  第七节 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际竞争强势地位的确立(1974—1989)
   一、以石油危机为契机推进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国民经济整体上的结构调整
   三、贸易摩擦、海外投资和成为世界头号债权国
   四、日本的全球出击和80年代后期的资产泡沫
  第八节 90年代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1990—2000)
   一、90年代的“平成萧条”与政府的刺激政策
   二、政府为推进发展所进行的战略与政策调整
   三、公共与民营领域的组织机构改革与业务重组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第七章 印度、埃及和巴西
  第一节 印度
   一、前殖民地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经济(1757—1947)
   三、工业化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1947—1990)
   四、经济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新增长(1990—2006)
  第二节 埃及
   一、阿里改革和经济的半殖民地化(1805—1882)
   二、英国占领和殖民地经济的形成(1882—1952)
   三、经济体制改革和进口替代工业化(1952—1970)
   四、经济改革与调整(1970—1990)
   五、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型(1990—2006)
  第三节 巴西
   一、葡萄牙统治下的殖民地经济(1500—1821)
   二、独立后经济的发展与早期工业化(1822—1930)
   三、进口替代工业化与经济发展(1930—1964)
   四、“巴西经济奇迹”与负债增长(1964—1980)
   五、债务危机和经济的调整与改革(1980—2002)
  名词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