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1-09-0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下为《刑法总论》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9787040330397
  • 1
  • 24000
  • 0041155101-3
  • 平装
  • 16开
  • 2011-09-09
  • 600
  • 621
  • 法学
  • 法学
内容简介

本教材坚持理论与实务并重,强调突出法律硕士培养的根本目标:实务性和应用性。在内容上,本书尽可能回避纯粹的理论学派争议和差异化观点的列举和描述,突出法律应用与实务技能的培养,以实务问题的提炼和解决作为教材的重要特色。对于知识体系和基础理论的叙述,本书充分发挥案例方法的重要作用,以短小精炼的案例作为辅助工具和分析素材,力图收到原理叙述、案例解说并进和互补的功效,即:一方面兼顾法律硕士填补刑法知识体系的需要,另一方面结合法律硕士的思维特点,使之在理论层次上有所提升,并且着重突出教材的实践性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写作体例上本书有所创新:(1)在每章和每节中设置了“本章要点”和“本节要点”,对本章和本节的重点、难点进行概括;(2)正文中放置大量解释性、辅助理解的小案例,这些案例绝大多数取材于真实案件,引导读者读懂教材,建立对刑法学的直观印象,模拟司法实务中的思维模式;(3)每节后设置了“延伸思考”、“法条链接”和“扩展阅读”,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下深入学习。

目录

 第一章 刑法概述
  第一节 刑法的概念、分类和渊源
   一、刑法的概念与分类
   二、刑法的渊源
  第二节 刑法的性质、根据和任务
   一、刑法的性质
   二、刑事立法的根据
   三、刑法的任务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第三节 刑法的结构、规范和解释
   一、刑法的结构
   二、刑法的规范
   三、刑法的解释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产生和发展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渊源
   三、罪刑法定原则所导致的“文字困境”及对其合理性的限缩
   四、基本原则在新中国法制发展过程中的确立
  第二节 刑法的平等适用原则
   一、刑法的平等适用原则与差异性的关系
   二、刑法平等保护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罪刑相当原则
   一、罪刑相当原则的核心内容
   二、罪刑相当原则的历史发展与实质
 第三章 刑法效力范围
  第一节 刑法空间效力
   一、刑法空间效力的概念
   二、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
  第二节 刑法时间效力
   一、刑法时间效力的概念
   二、刑法的生效、终止时间
   三、刑法溯及力的问题
 第四章 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
  第一节 犯罪概念
   一、犯罪的一般概念
   二、犯罪的基本特征
   三、犯罪概念中的“但书”
   四、犯罪的分类
  第二节 犯罪构成
   一、大陆法系与前苏联犯罪构成体系的历史演变
   二、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理论
   三、犯罪构成的分类
   四、两大犯罪构成体系的比较
 第五章 犯罪客体
  第一节 犯罪客体概述
   一、犯罪客体的概念
   二、犯罪客体的特征
   三、犯罪客体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客体的分类
   一、犯罪的一般客体
   二、犯罪的同类客体
   三、犯罪的直接客体
   四、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
  第三节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
   一、犯罪对象概述
   二、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
 第六章 犯罪客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要素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第二节 危害行为
   一、危害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二、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作为
   三、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不作为
   四、关于持有的行为性质
  第三节 危害结果
   一、危害结果的概念与特征
   二、危害结果的分类
   三、危害结果的法律意义
  第四节 犯罪的其他客观要件要素
   一、因果关系概述
   二、因果关系的特点
   三、因果关系的认定
   四、不作为的因果关系
   五、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第七章 犯罪主体
  第一节 犯罪主体概述
   一、犯罪主体的概念
   二、犯罪主体的意义
  第二节 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
   一、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
   二、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三、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处理
   四、老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处理
  第三节 刑事责任能力
   一、刑事责任能力概述
   二、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三、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四、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第四节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
   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概念
   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分类
  第五节 单位犯罪主体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
   二、单位犯罪主体的范围
   三、单位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
 第八章 犯罪主观方面
  第一节 犯罪主观方面概述
   一、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
   二、犯罪主观方面的意义
   三、犯罪主观方面的司法要求
  第二节 犯罪故意
   一、犯罪故意的概念
   二、犯罪故意的类型
  第三节 犯罪过失
   一、犯罪过失的概念
   二、犯罪过失的类型
  第四节 无罪过事件
   一、无罪过事件的概念
   二、无罪过事件的类型
   三、无罪过事件的免责依据
  第五节 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
   一、犯罪目的
   二、犯罪动机
   三、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和区别
   四、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意义
  第六节 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一、认识错误的概念
   二、法律认识错误
   三、事实认识错误
 第九章 正当化行为
  第一节 正当化行为概述
   一、正当化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二、正当化行为的立法根据和意义
   三、正当化行为的类型
  第二节 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意义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
   三、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紧急避险
   一、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意义
   二、紧急避险的条件
   三、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四、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第四节 其他正当化行为
   一、法令行为
   二、执行命令行为
   三、正当业务行为
   四、被害人承诺行为
   五、推定承诺行为
   六、自救行为
   七、义务冲突行为
 第十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概述
   一、故意犯罪的阶段
   二、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三、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存在范围
   四、犯罪成立与犯罪停止形态
  第二节 犯罪既遂形态
   一、犯罪既遂的一般标准
   二、犯罪既遂的类型
  第三节 犯罪预备形态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二、预备犯的处罚原则
  第四节 犯罪未遂形态
   一、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
   二、犯罪未遂的类型
   三、几种特殊犯罪类型的未遂
   四、未遂犯的处罚原则
  第五节 犯罪中止形态
   一、犯罪中止的概念与特征
   二、犯罪中止的类型
   三、中止犯的处罚原则
 第十一章 共同犯罪
  第一节 共同犯罪概述
   一、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二、共同犯罪的形式
  第二节 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一、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标准
   二、主犯、从犯、胁从犯及其处罚原则
   三、教唆犯及其处罚原则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若干特殊问题
   一、共同犯罪与身份
   二、单位共同犯罪的处罚原则
   三、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
 第十二章 罪数形态
  第一节 罪数的判断标准、原则与罪数类型
   一、罪数的判断标准
   二、罪数判断的原则
   三、罪数的类型
  第二节 实质的一罪
   一、继续犯
   二、想像竞合犯
   三、法条竞合犯
   四、结果加重犯
  第三节 法定的一罪
   一、集合犯
   二、结合犯
  第四节 处断的一罪
   一、连续犯
   二、牵连犯
   三、吸收犯
  第五节 数罪的类型
   一、数罪类型的划分
   二、同种数罪的并罚
 第十三章 刑罚概述
  第一节 刑罚与刑罚权
   一、刑罚的基本问题
   二、刑罚权及其根据
  第二节 刑罚的目的
   一、刑罚目的的概念与内容之争
   二、刑罚目的究竟以惩罚为主导还是以预防为目的
 第十四章 刑罚的体系和种类
  第一节 我国刑罚体系的主刑
   一、管制
   二、拘役
   三、有期徒刑
   四、无期徒刑
   五、死刑
  第二节 附加刑
   一、罚金
   二、剥夺政治权利
   三、没收财产
   四、驱逐出境
  第三节 刑法上的非刑罚措施
   一、刑法上的非刑罚措施的概念及种类
   二、适用非刑罚措施的条件及其意义
 第十五章 刑罚裁量
  第一节 量刑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一、刑罚量刑的概念
   二、量刑的原则
  第二节 量刑情节及其具体适用
   一、量刑情节
   二、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
 第十六章 刑罚的裁量制度
  第一节 累犯
   一、累犯的概念
   二、累犯的分类和条件
   三、累犯的刑事责任
   四、关于累犯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 自首
   一、自首的概念与实质
   二、自首的种类和条件
   三、自首的刑事责任
  第三节 立功
   一、立功的概念
   二、立功的条件
  第四节 数罪并罚
   一、数罪并罚的原则
   二、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
   三、数罪并罚制度适用中解释规范的发展与适用
  第五节 缓刑
   一、缓刑概述
   二、缓刑的适用
   三、战时缓刑制度
 第十七章 刑罚执行制度
  第一节 刑罚执行概述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
   二、刑罚执行的原则
  第二节 减刑
   一、减刑的概念
   二、减刑的适用条件
   三、减刑的程序
   四、减刑后刑期的计算
  第三节 假释
   一、假释的概念
   二、假释适用的条件
   三、假释的程序、考验和撤销
  第四节 社区矫正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二、社区矫正的参与主体
   三、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四、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
 第十八章 刑罚消灭制度
  第一节 时效
   一、时效的基本概念及其规定
   二、追诉时效的计算方法
   三、时效延长
  第二节 赦免
   一、赦免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二、特赦和大赦的区别
   三、新中国赦免制度的适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