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进入教材巡展
#

出版时间:2016-05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以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第3版)》的配套数字资源,这些资源在您购买图书后将免费附送给您: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9787303191468
  • 3-10
  • 21716
  • 60257933-6
  • 16开
  • 2016-05
  • 466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I209.6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本科
作者简介
刘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工程”《20世纪中国文学史》首席专家。
查看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探讨文学实践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动因,厘清文学发展脉络与趋势,在篇幅和结构设置上都紧密贴合教学实际。本次修订拟体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最近成果,并在体例设置上进行适当调整,突出老师教学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特点,更符合现代文学史教学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征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10年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建构的几点思考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章 从晚清到五四: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第一节 晚清启蒙运动与文学的变革
第二节 报刊与新小说的繁荣
第三节 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兴起
第四节 《新青年》与五四文学革命
第五节 外国文艺思潮的引进

第二章 五四初期的理论探讨与创作实践
第一节 现代文学观念的确立
第二节 白话新诗的最初尝试
第三节 现代小说的全面创新
第四节 新式散文的应运而生
第五节 话剧品种的逐步引入
第六节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第三章 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发展
第二节 《呐喊》与《彷徨》
一、权势者的形象
二、卫道士的形象
三、社会群体的形象
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形象
五、觉醒者的形象
第三节 《阿Q正传》
第四节 《野草》与《朝花夕拾》
一、自我主观感情情绪的象征性表现
一、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象征性肯定
三、对各种庸俗倾向的愤懑揭露和无情鞭挞
四、对反动统治者的揭露和控诉
五、对青年中某些思想倾向的批评和讽刺
第五节 《故事新编》
第六节 杂文创作
一、形成期
二、发展期
三、成熟期

第四章 郭沫若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二节 《女神》:新诗是可以这样写的
第三节 《屈原》:对历史的再创造

第五章 茅盾
第一节 生平及创作道路
第二节 《子夜》: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第三节 《腐蚀》:茅盾小说风格的深化
第四节 茅盾短篇小说及散文等创作

第六章 文学研究会及创造社
第七章 “新月”与“语丝”等社团流派的创作
第八章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左翼文学的创作
第九章 巴金
第十章 老舍
第十一章 沈从文与“京派”
第十二章 新感觉派及其他小说作家的创作
第十三章 曹禺与现代话剧地位的确立
第十四章 诗歌与散文的新发展
第十五章 全面抗战以后的文艺运动
第十六章 艾青及现代新诗的又一次高潮
第十七章 解放区的创作
第十八章 沦陷区与国统区的创作
结语 从现代到当代:30年文学的承载与余响
附录
第3版修订后记
Baidu
map